分卷閱讀19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美受愛忠犬、這個發展有點不太對勁、暴躁的他說愛我、桃源、魚躍龍門記、炮灰女配養娃日常[穿書]、淮南有魚、青蔥、重生夫婦掉馬日常、出發吧!兄弟
希望他們能走出去?!?/br> 蘇永勝說出了心里的顧慮:“讀書要是能走出去倒是好,就怕萬一走不出去,回家來又什么都不會干,那就麻煩了?!?/br> 唐慶國笑他:“這你就想太多了,誰知道以后是不是還像現在這樣干活,包產到戶才多少年變化就這么大,以后的事都是說不準的,退一萬步說即使還這樣你也不用cao心,就這點活現學都能學會,你還怕會餓死不成?!?/br> 蘇永勝想了想,訕笑道:“那倒也是?!?/br> 唐慶國又補充道:“外面人家種田都用機器了,說不定過幾年我們這也要用機器了呢,到時候只怕不會干活的都是我們這一輩人,沒文化連機器都不會使?!?/br> 唐慶國雖說是個很低調的人,但就是喜歡跟別人講那些書里看到的東西,覺得書里講的都是知識,知識可以武裝自己。 唐嘉木心想都說人窮多讀書,自己父親不就是活脫脫的例子嗎,雖然條件有限也沒讀過幾本,思想和見識的局限還很嚴重,但跟山里其他人比起來也能高下立判。 唐慶國勸了那么多蘇永勝多少能聽進去一些,但也很難真正改變他那些根深蒂固的想法。 唐嘉木覺得蘇永勝還有一個沒說出來的難處就是家里的經濟條件,兩個孩子都上學,越往后越要花錢,如果經濟條件跟得上,他也許不會非不讓孩子上學。 唐嘉木想了想問蘇永勝道:“永勝叔,您家里養了多少只羊?有幾只可以賣?” 蘇永勝不知道他問這個干什么,不過自家羊有幾公幾母幾大幾小幾黑幾白,想都不用去想就能說出來,他頓了頓:“也就十四五只,長大了能賣的有個七八只吧?!?/br> 唐嘉木說:“賣了吧?!?/br> “???” 兩個大人都扭頭看他,不知道這孩子在說些什么。 山村里每家每戶養的羊,不多不少都保持在十幾只左右,多的也不過二三十只,不到逼不得已一般也不賣,只在實在急用錢時偶爾賣一兩只,逢辦喜事或請工干活時宰殺一只兩只的。 他們似乎是為了養而養,不養就不像山村農人家,不會去考慮花了勞動力卻沒什么產出合不合理。 這個現象放在他們重田種地上也是一樣,每年辛勞耕作,夏天青黃不接時又去買糧,周而復始,卻從來沒想過這有什么不正常。 不種地不種田還是農民嗎,買一兩個月糧食總比一年到頭都要買來得強。 這就是可怕的思維固化吧,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唐嘉木心里想。 第18章 第18章 唐嘉木建議蘇永勝把能賣的羊都賣了,兩個大人驚訝的表情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接著說道:“永勝叔,您看您家里有八只已經長大能賣的羊,母羊可以繼續養著產仔,公羊再養著就沒什么意義了,現在一只羊可以賣兩百多塊呢,賣了羊您就有錢了,不用再為強強和小芹的學費發愁了?!?/br> 蘇永勝覺得他說得好像挺有道理,但總覺得哪里不對,他沉默了一會,說道:“我們家十五只羊,一下子就賣掉八只,就只剩下七只羊了,七只里邊只有三只母羊,要想再養到十五只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這些錢花完了就沒了,以后要有個急用錢的時候,想辦點事情要用羊的時候,都沒辦法了?!?/br> 唐嘉木給他算賬:“您那是死算法,您看您賣了羊就有一千六百多,您花一半的錢都能買十來只小母羊回來養了,加起來您不就有17只羊了?這些小母羊明年長大了又能產仔,生的小羊長大后公羊趕去賣,母羊繼續留著生小羊。過不了幾年您的羊就越來越多,每年還可以賣很多羊,您看您光養羊就能掙很多錢了,您還怕什么?” 這個道理蘇永勝是聽懂了,但他還是覺得這個太虛幻,沒有好好把羊養著來得踏實,錢要是這么好掙那還能輪到自己?還能等到今天都沒人去掙?他笑了笑說道:“這個…我再想想吧?!?/br> 他的反應也在唐嘉木意料之中,要想打破山里人的固有思維,沒那么容易。 蘇永勝無動于衷,一旁聽著的唐慶國卻活了心思,他接話說:“這個以前確實也沒人這么想過,我覺得可以試試,順利的話一年能掙不少錢呢?!?/br> 唐嘉木心想,還是自己的父親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下個趕集日賣羊的事情看來有著落了。 …… 回程的路大部分都是上坡,比早上下山要多花一個多小時,唐嘉木他們到家時已經是下午六點多。 流了太多汗水,臉頰摸上去都是薄薄的一層鹽,唐嘉木換了短褲,燒了熱水在院子里從頭到腳沖洗了一個遍,才感覺渾身解了乏。 山里人家連個洗澡的地方都沒有,實在不方便,男人可以直接沖,女人們要洗澡得到隱蔽的小河水塘里。 李秀英還沒從地里回來,家里打雜做飯的事情有爺爺奶奶幫忙,唐慶國覺得時間還早還要下地干一會活,唐嘉木全身都發軟,只等著唐穎把羊趕回家,好去看看那幾只準備趕去賣錢的羊。 晚飯過后,唐慶國先開口,一家人討論起賣羊的事情來。唐嘉木很欣賞父親這一點,說干就干,從不拖拖拉拉。 方案也很簡單,正如唐嘉木白天所說:多養母羊多產仔,公羊絕育后養到成年就賣。 俗話說“貓二狗三豬四羊五”,說的是這些動物的懷胎時長,母羊懷一胎需要五個月,一只母羊一年也就能產兩胎,有時候一胎產一只有時候一胎產兩只,產雙胞胎的幾率取決于基因遺傳。 唐嘉木建議優選雙胞胎的種公羊和母羊,提高產雙胞胎的幾率,還給父母解釋了一番遺傳學知識,唐慶國和李秀英聽后更加覺得堅持讓孩子讀書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唐慶國邊說還邊算起賬來:“假設一年產二十只小羊羔,一歲成年,每年就能賣二十只羊,一只羊兩百多塊錢,一年就有四千多的收入?!?/br> 這個數目在當年的山里人看來絕不是小數目了,再加上其他收入,生活就能過得很滋潤。 唐嘉木知道一年幾千塊收入算不了什么,按他的設想,肯定不會滿足于這些,不過父母能做出改變,他已經很高興了,一口吃不成個胖子,一步一步來吧,何況這一步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下定了決心,就得行動起來,唐嘉木道:“下個趕集天就把那八只羊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