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
道:“朕知道你們昨晚受驚了,你們參與朝政,有生命危險,從一開始就應該知道,但是昨晚目的不在你們,我也知道,若不是我多心讓程璧留下來,也許今日被刺殺的是程璧?!?/br> 沈贏心里發堵,皇帝說的太直白了,動作太迅速了,下一步他要做什么,沈贏幾乎都能說的出來了。 皇帝又道:“朕已經吩咐下去,徹查此事,還你一個公道?!?/br> 沈贏皺眉,不敢說什么,只能叩頭拜謝。 顧南枝見皇帝根本沒有問沈贏昨晚的事情,想必他根本就知道,宣他來也只是作秀給大臣們看,或者是二皇子和三皇子看。 皇帝頓了一下,意識到自己不對,然后開口問道:“昨晚你們遇見那些刺客,可有什么發現?” 沈贏頓了一下,搖搖頭道:“回皇上,昨夜來的太快了,幾乎是一息之間發生,臣沒有看清楚?!?/br> 顧南枝見他隱瞞,知道他另有計劃。 皇帝嗯了一聲,轉頭問顧南枝:“你呢?我聽禁衛軍說你的功夫不錯,輕功也好?!?/br> “皇上您謬贊了,草民只是跟著劉大哥的父親學過幾年,所以會些拳腳功夫,昨夜里好多人沖上來,我什么都沒顧上,就拉著相公跑了?!?/br> 皇帝也沒在意兩個人的話,似乎是另有安排,不過樣子要做足了,又問了許多話,關于劉程璧,關于沈贏。 顧南枝到最后吸吸鼻子,和皇帝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皇上您不知道,沈贏是沈家唯一的血脈,自小身子不好,養在莊子上的,劉大哥那時候一個人和師傅住在山上,沒有田地,沒喲糧食,只能進山去打獵換錢買點糧食,一出去就幾天幾夜,有時候還會受傷” “草民一行被刺殺數次了,不僅僅是這京城內,大大小小至少有六七次了,還一次在省城,兩個彪形大漢話也不說,沖過來就打我們,他們武功特別厲害,一掌就把劉大哥給打倒了,登時就吐了好多血,養了近半年才好” 皇帝問一句,顧南枝回十句,一句比一句可憐。 看的邊上兩個人目瞪口呆,倒是皇帝一臉愁容,眼神更家憤然,他重重一拍椅子,咬牙切齒的喊一定要徹查! 不過,徹查也是好的,在朝為官都知道危險,可是你皇家人打來殺去,干嘛牽扯到大臣們???可是仔細一想,沈贏和劉程璧關系極好,昨晚刺殺也許是為了劉程璧而去。 這事情指不定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干的,二皇子穩健,不會干這么出格的事情,不過二皇子就不好說,素來是無法無天,也許昨天皇帝太喜歡劉程璧,讓三皇子惱了,一怒之下才讓人去殺劉程璧,可是卻沒想到劉程璧被皇帝留在宮中了。 皇帝自小就被眾臣猜忌,只要抬抬手,下一刻筆都要遞上來了,所以他只要一病,眾人反而松了一口氣。 但是大理寺和禁衛軍所行動十分迅速,順著留下來的箭宇,順藤魔抓直接抓到了那八個人,八個人被抓也是嚇了一跳,拷打之下,紛紛指認是三皇子府上的幕臣指使。 皇帝立刻派人去捉拿三皇子的幕臣,但是去的時候,三個幕臣已經全部上吊自殺了,還有一個姓吳的幕臣已經逃跑了。 眾臣心里都已經認定是三皇子做的了,嫁禍別人的本領是越來越熟了,只要皇帝念著情誼,懲罰一番也就過去了,畢竟沒有親口指認三皇子。 可是這一次的事情涉及了劉程璧,不知道皇帝會怎樣做。 可不巧的是皇帝病了,劉程璧日夜伺候在床邊。 朝臣們一問,太醫們直搖頭,皇帝年紀本來就大了,這乍暖還寒的時候,就該注意著,之前就沉湎舊事,一蹶不振,現在又大怒,這樣一折騰,整個人就倒下去了。 皇帝在殿上聽了大理寺稟報,眼冒寒光,轉頭看向三皇子。 三皇子撲通跪下去,“父皇!兒臣絕沒有授命他們刺殺沈贏!” 皇帝冷哼一聲,臉色越發白了,“大理寺卿,還與其他線索嗎?” “回皇上,現在只有一姓吳的幕臣在逃,若是” 不等大理寺卿說完,皇帝直接道:“找!掘地三尺也要找出來!” 從頭到尾,皇帝也沒有看三皇子一眼,也沒有叫他起來,直接退了朝,留三皇子一個人跪在了殿上。 皇帝下了朝以后,由胡總管攙著回了內殿,在椅子上歇了許久,屏退了眾人,一個人在嘆氣。 ☆、第一百零四章皇帝暴怒 三皇子府上的人,除了說出來的幕臣,又拖走了十幾人,搞的人心惶惶,做事也戰戰兢兢。 三皇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和皇后商量了幾次,都沒有主意。 方家也不敢說什么,這幾年皇帝忌憚他們家族,已經明升暗降幾次了,慢慢在架空他們勢力,現在要是站出來說什么話,那就是往自己身上潑臟水,洗也洗不清,不如靜觀其變,這事情不是三皇子做的,二皇子肯定也逃不了關系,也不會有什么好果子吃的,唯一有好處的就是那個野種劉程璧了。 徹查之下,實在可怕,那些人也是罪有應得,偏偏很多罪名都是無中生有出來的。 大理寺一律按照知情不報打了幾十板子送回了三皇子府邸。 三皇子是又氣又怒,可倒也不敢做什么。 這邊沈贏他們倒是有幾日輕松日子過了,除了劉程璧每日在皇帝身邊,連行李都搬進去,常住在宮內了。 這也沒什么好說的,畢竟是起居郎,所有朝臣見他們日漸親密,也不敢說個不字。 只是沈贏閑起來了,四品侍講是階級高,但是線下皇子沒有在宮內讀書的,有的只是親王家的孩子,皇帝的旨意又是叫他歇著,也是忌憚他,便像是放假一樣和顧南枝天天湊在一起。 唯獨黎晏書一個人忙的很,他考中了一甲進士,殿試成績也不差,成了庶吉士,現在等著進 翰林院。 本朝翰林院職位都是選進士之長于文學及書法者充任。由科舉進士中排名前列,有潛質者被授予庶吉士的身份,讓他們先在翰林院內學習,之后再授各種官職。 入選翰林院被稱為“點翰林”,是非常榮耀的事情。翰林學士不僅致力于文化學術事業的傳承,更踴躍參與政治,議論朝政。 黎晏書對外和沈贏并不熟悉,所以一直都是兢兢業業的跟著朝廷的步子走,沈贏看了,讓劉程璧在皇帝面前說了幾句,提攜黎晏書。 很快黎晏書就被點進了翰林院,成為翰林院學士屬官,擔任五經博士一職。 這可是風光無限的事情,進入翰林院的庶吉士都是由皇帝直接統領,參與撰寫文書等等,接觸內政,內閣首輔等老臣都是從翰林院內出來的。 除了皇帝之外,朝中大臣、封藩王爺等人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