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時候,尸體都已經涼了,而且僵硬的不行,連換壽衣都費了好大一番功夫。 高陽公主逝世,因為是自戕而亡,并不體面,生前又做出了那樣的荒唐事,所以葬禮是相當的簡陋,也沒能被埋進黃陵,而是埋在了尼姑庵的旁邊,用不了幾代,大概就會被人遺忘了。 第95章 我爹是雍正(1) 上輩子成了歷史上有名有姓的房遺愛, 這輩子也不例外, 林澤是穿在了一個孩子身上, 只有八歲的孩子, 但是身份可不一般。 阿瑪是如今的四貝勒,未來的雍正皇帝,額娘則是四貝勒府名正言順的女主子,未來大清朝的皇后, 這具身體也就歷史上早亡的愛新覺羅弘暉。 作為未來雍正帝唯一的嫡子, 而且還是嫡長子,身份上可謂是得天獨厚了。 若不是早亡的話, 或許會有一番大造化。 可惜, 一場風寒便要了一個小孩子的性命,林澤也才得以從這個身體上醒過來。 “暉兒, 來把這碗藥喝了?!彼母x滿臉的關切, 又帶著劫后余生的慶幸。 太醫說, 暉兒已經大好了,可算是闖過了這一道鬼門關,之前病的已經連話都說不清楚了, 她雖然心如刀割, 但是未嘗沒有想到最壞的結局, 好在這一關已經過來了。 許是小孩子的味蕾過于敏感, 林澤如今對這些苦藥汁還真有些難以下咽,但是這副身體確實需要吃藥,原本就不是特別康健, 又染了風寒,必須得好好養著。 林澤一口氣將藥汁喝光,眉頭忍不住皺緊。 四福晉趕緊往兒子手里遞了一塊蜜餞,“快甜甜嘴,等病好了咱們就不吃這藥了?!?/br> 老話說的好,‘是藥三分毒’,這總吃藥對身體也不好,等風寒徹底痊愈之后,只吃一些養生的藥膳就可以了,用不著再喝這些苦藥汁。 如果說,四福晉之前對兒子還有些嚴苛的話,如今就全都變成了寵溺,她以后不求兒子能在朝堂上有多大的作為,也不求兒子能讓爺有多看重,只要日后能夠平平安安的,她這個做額娘的就心滿意足了。 事實上,弘暉這一病,不光是把四福晉的心給揪起來了,四爺也是一樣,這不,原本一個月要在書房歇半個月的人,如今幾乎是見天的往正院跑,可不就是為了這個兒子嗎。 摸摸額頭,再摸摸手心,就差上手摸脈搏了,連給兒子開的方子,四爺也都是跟太醫討論過的。 林澤不太自在的被摸來摸去,上輩子他死于靈氣枯竭,不過那時早就已經過了千年,千年里,他有時候會待在山上修煉,有時候也會去俗世行走,吃吃喝喝玩玩,相當的逍遙自在,如今突然又變成一個小孩子,還真有點兒不適應。 他這輩子的父母,也就是阿瑪和額娘,看起來都是很內斂的人,對外時常端著,但是對內,尤其是這行為舉止上,就跟天底下普普通通的父母一樣,額娘還能理解,阿瑪就真的不太像是這個時代的皇子了。 林澤這個披著小孩殼子的老妖精,一邊兒不太適應,一邊又樂在其中。 作為群居動物,一個人呆的久了也會寂寞,尤其他還待了上千年,那個世界沒有同他一般的修士,也沒有什么草木鳥畜修煉成形,在俗世行走的時候,他也要百般注意不能泄露身份,否則的話,容易引來麻煩。 所以,林澤還真的有些向往人世間的溫情,尤其是父母對于孩子的感情,大概是最純粹的了。 也不知道還能享受多久,等阿瑪做了皇上,感情可能就沒這么純粹了吧。 林澤不無遺憾的想道。 不過,眼下還是要好好享受的。 這個世界沒有靈氣,林澤沒有辦法修煉,只能在院子里打打拳,而且打的還只能是武師傅之前交給原身的拳法,他自己知道的那些精妙有效的養生拳,這會兒確實不能夠拿出來了。 四貝勒府處處都是人,林澤連私底下偷偷練都不可能。 不過,活動活動筋骨對身體總歸是有好處的,四貝勒府也不缺藥材,對于府上的嫡長子就更是舍得了,所以把身體徹底養好只是時間的問題。 重新回到小孩子的狀態,林澤難得有些叛逆,讓他乖乖吃藥可以,乖乖用藥膳也行,每日去院子里打拳都是主動去,但唯獨讀書這件事,林澤態度不怎么積極,不主動,還有些逃避。 這要是在生這場大病之前,四爺雖然疼孩子,但是管教同樣嚴格,肯定要罰了,但是兒子好不容易從鬼門關闖過來,而且好不容易有些活潑樣子了,不像之前,板板正正的像個小大人一樣,功課再多,也會咬著牙寫。 這段時間,他有時候都覺得是把孩子逼得太緊了,所以一場風寒才會把身體搞垮。 如今好好松快松快也行,反正年紀還小,皇上春秋鼎盛,對下邊兒的兒子都不怎么放權,更何況是孫子,他如今都撈不到什么正經差事做,等兒子入了朝以后,恐怕頭些年也是一樣的待遇。 有時間慢慢成長。 四爺對兒子的管教都沒之前那么松了,更何況是四福晉,如今她大半的精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衣服鞋襪親手做,每日的膳食親自安排,連兒子打拳,她也要在一旁圍觀。 至于府里頭的那些鶯鶯燕燕,她如今是真不怎么放在心上了,跟兒子比起來這些都是次要的,李氏實在是得寵,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個側福晉而已。 更何況,爺還年輕,日后府上不知道還要進來多少人,如今得寵的人,日后未必還會得寵,以前她是想不開 ,所以才會糾結這么多事情,兒子大病的時候,她才想明白過來,跟李氏、宋氏這些人比起來,她更多的精力應該放在兒子身上。 當然了,想要心無旁騖是不可能的,她要管家,還要負責四貝勒府對外的應酬,拿不出來全部的精力,只能盡可能的把重心偏移到兒子這邊來。 四福晉的態度,對于李側福晉和幾個格格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了,誰不樂意活得松快些,大阿哥病重的時候,府里頭的兩個正經主子全都變成了一點就炸的□□桶,半點都惹不得,她們恨不得把自己變成個小鵪鶉,省得惹了這兩位的眼。 如今大阿哥痊愈了,這府里頭可真是和風細雨,讓人輕松自在多了。 不過,自在是自在,但瞧著正院,這心里頭也免不了酸酸的,福晉如今是有子萬事足,就連爺爺如今也因為大阿哥隔三差五的就要去正院,哪怕不留宿,也會留在那里用膳。 以前正院哪有這待遇啊,爺是不愛往后院來的,一個月里頭有大半個月都是在書房,剩下的,也就只有三四天是往正院去。 這嫡長子的分量果然是不一樣。 李氏心里頭酸澀,她為爺生了三子一女,可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