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4
木和林溪父子倆回來的時候,秋收早就已經過去了,但是這時候林石和林澤還在縣里頭待著呢。 林大力一瞧這父子倆的臉色, 就差不多知道這一次鄉試是什么情況,這要是中了的話, 倆人肯定都興高采烈的,而且也不會空著手回來, 怎么著也會從府城買些東西。 但是現在這表情, 都和三年前第一次鄉試落榜的時候一樣, 臉都是僵的,垂頭喪氣,無精打采。 林大力心里頭咯噔一下, 這段時間, 他偶爾也會想小孫子落榜怎么辦, 但是每次腦子里有這個想法的時候, 都會忍不住敲一下自己的額頭,覺得自己不應該想那么晦氣的事兒,而且還是那么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當年把小孫子送去何秀才的學堂之后,何秀才可一直都很看重他小孫子,說小孫子在讀書上的天分是萬里挑一,日后必然是可以中舉的,運道好的話,還可以中進士。 在鄉試之前,小孫子一路都是順風順水的,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秀才公了,就跟何秀才說的一樣,在讀書上的天賦是萬里挑一。 但是到了鄉試就不成了,三年前還能說是準備的時間太短,過于倉促,所以才會落榜,但是三年后,再次落榜總不能說是準備的時間還短吧。 林大力不是不知道舉人難考,像是何秀才從三十歲一直考到四十八歲,每三年一次,硬是沒考上,家底倒是差不多都花進去了,最后只能放棄,安安分分的開學堂教書。 但是小孫子跟何秀才不一樣啊,小孫子在讀書上的天賦那可比何秀才好多了,不應該一再落榜的。 林大力都沒心情跟這父子倆說話,喪著一張臉直接轉身回屋了。 林溪嘴里心里都發苦,他也沒想到自己會再一次名落孫山,而且和上次一樣,不光沒有在舉人名單的正榜上,連副榜也沒有上。 這要是名字在副榜上,他還能算一算跟最后一名錄取的舉人差了幾個名次,但是現在正副兩榜都沒有他的名字,這還怎么算,參加鄉試的秀才多了去了,不在榜單上的學子,考官又不會逐一列出名次來。 所以林溪還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 在岳父學堂讀書的時候 ,他是名正言順的頭名,不管是比他年紀大的,還是比他入學早的,都沒有他背下來的文章多,也不會像他一樣在課堂上記筆記,把先生講過的每一句釋義都記下來,私底下反復翻看、記憶。 也正是憑借這些,他年紀輕輕就從一介白丁考到童生、秀才。 只是沒想到鄉試這個劫,一直都沒能邁過去,三年一次,難道他真的會跟恩師和岳父何秀才一樣,這輩子都只是一個秀才。 林溪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命定的主角,雖然沒想過當皇帝那么虛無縹緲的事情,但是考狀元、做權臣,甚至是做駙馬、或者是做未來皇帝的老丈人,這些他都曾經在腦子里想象過。 突然受困于一個小小的鄉試,這落差實在是太大了,林溪沒辦法接受。 這樣的情況都不需要解釋,光是瞧臉色、看氣氛,家里三個女人就知道發生什么事兒了,一個個全都老實的跟鵪鶉一樣,原本準備好了rou和蛋,這會兒也不敢拿出來了。 林木和林溪從村頭一路走過來,遇見了不止一個人,有湊過去問兩句的,有瞧著臉色不對,打個 招呼直接走人的。 這世上沒幾個傻子,路上遇到這父子倆的人,誰猜不出來是什么情況,一想到前段時間林老爺子還在村里頭信誓旦旦的跟大家說什么火候到了,可以下場試一試,大家還都以為這次村里可以出一個舉人了,沒想到居然是瞎說的,林家小子壓根就沒考中。 其實這些年不管是林溪自己,還是何秀才,還是林家人,還是整個村子里的村民,都對林溪的期待值很高。 萬里挑一的讀書天分,好好培養那肯定跟尋常讀書人不一樣,考舉人在別人那里千難萬難的事情,但是放到林溪這兒,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之前的期望有多大,現在的失望就有多大。 李氏在旁人那里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強忍著沒笑,回到家直接打了六個雞蛋**蛋羹給她們娘仨吃。 要知道家里頭一只雞都沒有,早在分家之前,就已經被李氏宰了,那些雞蛋可全都是花銅錢買來的,李氏和兒媳婦兩天才吃一個,也就只有小孫子有一天一個雞蛋的待遇。 能一口氣拿出6個雞蛋來**蛋羹,可見李氏心里頭有多開心了。 黃氏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感同身受的,老爺子太過偏心,先不說以前怎么區別對待小叔子和夫君的,光是分家這事兒就分的很讓人惡心了。 其實按道理來說,小叔子中舉,對她們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就算不沾人家的光,二房發達了,也就不會在大房身上拔毛了。 但小叔子沒有中舉,黃氏就算是知道這種想法不應該,也控制不了心里頭的那點兒喜悅。 還在家里頭守著的三個人里,也就只有年紀尚小的林楓對二叔中沒中舉這事沒有太多的觀感。 縣里,林澤正在書肆里頭抄書,這個年代人口沒有辦法跟后世比,讀書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哪怕一整個縣城就只有兩家書肆,進來買書的顧客也不是特別多,不過現在凡是進來的,總不會空著手出去。 林澤不光是在書肆里頭抄書賺錢,還負責賣書和收錢、算賬,一人身兼數職。 不過后邊這三樣賺的銀子加起來,才跟抄書賺的差不多,差十幾天不到三個月,九兩銀子就已經到手了。 他爹林石是沒法干這個活的,一開始就直奔著人家糧店去了,秋收過后最容易找到活干的就是糧店了,當然不是算賬這樣的輕巧活,而是搬上搬下運送糧食這樣的體力活。 好歹是親爹,林澤不想自己舒舒服服的坐在書肆里頭,讓他爹去出苦力,所以在書肆隔壁那條街市上給他爹找了一個活計,給人家包子鋪打雜,具體要做的事情就是刷鍋、刷碗、擦桌子,還有就是掃地,后廚是不允許進的,說是怕泄露了秘方。 比起去糧店搬糧食,這活兒當然就輕松多了,但是工錢也少,一般沒有男子來干這樣的活,女的又都怕拋頭露面,縣里的人家條件要好一些,不樂意為了這么點兒工錢拋頭露面,縣城以外的人家,又不值當的為這些工錢每天來回跑,這才讓林澤父子倆撿著漏。 每天能拿到的錢確實不多,但是也總比在家里閑著強,而且包子鋪還把父子二人的伙食給解決了,就是一天三頓只吃包子,哪怕是不一樣的餡料,這將近三個月的時間也真的是快吃膩了。 “爹,我今天下午找了一處不錯的院子,加上廚房總共有五間房子呢,租金也合適,你明天跟我一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