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5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炮灰她好蘇[娛樂圈]、歧靈、穿成炮灰公主、穿成女主的嫡姐、兄不友,弟也攻、男主別玩我、【豬爪家族系列之一】純鼠意外、像我這般熱切地愛你、宦官天下、【豬爪家族系列之一】小流氓的愛情攻略(H)
馬同意讓人詔書發出去,婁師德進太師,鄭玘進太傅,李顯……頭上就多了個太保的名號,只不過這只是他要保證自己對李重義的思想教育能夠插得進手,還要在找幾個人真正的給李重義講課才行。畢竟如今婁師德在外面跟大食死磕,鄭玘身為宰相忙了個底朝天,李顯就更不用說了,這三個人都沒什么功夫跟他講課。不過駱賓王雖然是才子,李顯也沒打算讓他去教李重義,皇帝可以文采不好不會寫詩也沒什么,但是萬萬不能變成榆木腦袋,駱賓王在朝堂之上混的這么艱難,真讓他一朝去當皇帝的老師,只怕沒過兩天就被人給弄下來了。李顯有些同情駱賓王轉眼就給他請了個閑職回來:朝議大夫。因為駱賓王沒啥突出的政治事跡,倒是詩文寫的不錯,李顯就給了他這么一個職銜,不是很高正五品下階,卻也比他之前的官職要好很多了。駱賓王十分感激李顯,他這輩子大部分時間都過的貧困交加,晚年也不知何去何從,如今李顯給了他這么一個職銜就是讓他養老的意思了。駱賓王今年已經七十一了,李顯看著他身體似乎不太好,想想他以六十多歲的高齡謀反然后逃亡估計路上的日子也不好過,不過李顯看他獨個前來,以為是他不放心便溫言問道:“老翁親友如今都在何方?我派人將他們接到長安同老翁一家團圓吧?!?/br>駱賓王聽了之后不由得老淚橫流:“臣的家人……都已亡故?!?/br>駱賓王當年能夠逃走已經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因為太過匆忙凌亂,家人在路上就失散了,等他跑到西邊安定下來之后也曾經打探過家人行蹤,最后得到的結果十分不好,家里人都被抓了起來,因為他謀反的緣故,他的家人也沒別的好說的了,皇室謀反還能留一條命被貶為庶人流放,他這種就是只能是一死一戶口本了。李顯聽了之后心下惻然,一邊給駱賓王選了處好的房子送給他,一邊安排了侍婢小廝都是按照他的品級來定的,駱賓王新下感激更甚,甚至還寫了幾篇詩文稱贊李顯。駱賓王當官的本事不行,但是他寫詩作文的水平可是一等一的高,而且也是士人認證的,大概因為他人品好的關系,他說李顯好,有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就真的覺得李顯好了,于是長安又來了一波人過來投奔。李顯心里松了口氣,該說是善有善報嗎?雖然他一開始只是可憐駱賓王,卻不想他那糊了一半的名聲又給轉回來了,李顯眼睛轉了轉就去找駱賓王問道:“不知老翁可愿將自身所學授與別人?”駱賓王聽了之后連忙擺手,自嘲笑道:“我這一生須臾蹉跎,有哪里能夠為人師表?”李顯微微一笑:“老翁為天下讀書人典范,乃我輩楷模,書院之中學子望眼欲穿只盼老翁能不吝賜教?!?/br>別的不說,如果能學到駱賓王寫文作詩的本事,文科在文采這方面那就不用擔心了,至于時政方面那只能是看個人的領悟能力,這個有老師教卻未必還能教好了。駱賓王聽了之后頗為心動,他也知道自己不適合當官,然而學成文武藝買與帝王家,他既文采斐然也是想要在官場上一展身手的,如今熄了那個心思,想了想若是能夠教書育人也是不錯。李顯開開心心的將駱賓王介紹到了梅花書院,一時之間梅花書院也門庭若市了起來——一開始這地方就是李顯為了培養那些有潛力的孤兒用的,到了后來因為他當上了攝政王這里也跟著水漲船高,一些普通平民家或者是富商家的孩子也給送了過來,而駱賓王來了之后,很多讀書人也都愿意過來了。駱賓王日子過的滋潤起來,還給李顯推薦了三個人:富嘉謨、吳少微以及谷倚。這三個人在后世名聲并不如駱賓王大,但是在當下他們卻是和駱賓王其名的文學大家,被稱為北京三杰,尤其是富嘉謨和吳少微寫的詩作更是被并稱為吳富體。不過大概是文辭華麗的人在政治道路上都不太順利,這三個人的生平經歷不如駱賓王坎坷,卻也并不十分順遂,官職不是很大,因為年紀也不小了,上進心沒有年輕時那樣強,在看到駱賓王寄來的書信之后思考了一下梅花書院的來歷,也就帶著包袱直接跑到了李顯那里。李顯同樣收留了兩個人,賜給了他們房子,這兩個人比較幸運家當什么的都帶出來了,所以也不用李顯過多安置。休戰之后的長安城和洛陽城漸漸的開始有了不同的景象,長安這邊舊族門閥都隱隱靠攏了過來,而洛陽那邊則是各種新貴,大概還是跟出身有關系,舊族門閥都看不慣武曌很久了,只是之前沒得選,現在終于有的選了,趕緊過來吧。而對于李顯光明正大的從自己這邊挖人的舉動,武曌也沒辦法,那些人要么就是一個人光桿司令無牽無掛,要么就是居家遷移,還有一些沒有居家遷移的是因為人家是世家!所謂的世家就是地盤賊大人口賊多,雖然被武曌打擊了這么多年,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能因為一個人遷怒整個家族,如果真的這樣的話……洛陽的朝廷就也要空一半了。“壓制世家果然任重而道遠?!蔽鋾讎@了口氣說道:“只是不知長安那邊作何打算?”武玄輝說道:“只怕要多有掣肘了?!?/br>從太宗開始到武曌一直走在打壓世家的道路上,成效也是有的,只是不知道李顯抗不扛得???洛陽很多新貴都在等著看長安的笑話,那些世家他們了解的很,都是一副你不用我就不是明君的嘴臉,當然也有好一點的世家人家埋頭苦干真的憑本事往上走,還有一些除了個姓氏基本上沒什么拿得出手的,偏偏還想要大塊的蛋糕,武曌這么務實的人能留他們?滾吧你們,大周不需要你們來指手畫腳。這些人只能憤憤不平的去長安了,結果……到了長安也碰了一鼻子的灰!首先攝政王不是想見就能見到的,皇帝也不是他們能夠隨便見的,他們能夠見到的大多都是從李顯的攝政王府提拔上去的,這些人大多出身不是特別好,很多都是梅花書院出來的,沒有背景就只能依靠攝政王或者鄭相,他們的立場還用說嗎?武曌好歹還要想想朝堂平衡,一些沒啥本事但是不能趕走的人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收了,但是李顯這邊比武曌那邊還干脆,手上沒有真本事的一概都不要,雖然給這些人特赦不用必須科舉,但是也要通過考試的,那個考試實際上也不比科舉簡單到哪里去。那些本來打著長安人少他們到這邊就能得一二官位的人瞬間傻眼了,不少人都憤憤不平的表示李顯這是倒行逆施,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