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3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炮灰她好蘇[娛樂圈]、歧靈、穿成炮灰公主、穿成女主的嫡姐、兄不友,弟也攻、男主別玩我、【豬爪家族系列之一】純鼠意外、像我這般熱切地愛你、宦官天下、【豬爪家族系列之一】小流氓的愛情攻略(H)
現在唯一還在他手里的就是瓷磚了,只是這年頭也沒有啥專利一說,瓷磚在唐朝賣的是創意,能夠弄出來的人還是很多的,他這里前頭弄出來了,賣了沒兩天別的地方就有人開始山寨了,雖然入賬依舊多但是李顯依舊很郁悶。到了造船這里……李治找來的工匠一張嘴一連串的專業術語頓時把他弄懵了——這年頭的很多專業術語跟后世他不一樣??!李顯也想過設計圖交給他們,直接讓他們去弄好了,他對自己的設計圖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宅男愛模型,買來的模型還都是需要自己拼裝的,那些精裝模型都是等比縮小的,畫出來基本沒問題。李顯為了讓大家明白一些,甚至讓手下的工匠照著一個比較簡單的貨輪弄了一個縮小版的模型出來了。模型是木質的,略有些粗糙,但是基本都涉及到了,最主要的還是能拆,這樣就讓李顯給他們演示的時候更加方便了。船工們都是老手了,這年頭能干技術活的人其實也沒有笨人,更何況李治怎么可能找笨人來?可現在問題來了,親,你這一艘模型好做出來,但是想要直接按照這個模型做船……那是癡心妄想??!很多零件現在根本造不出來,因為很多地方都需要精密到一定程度,而這是個沒有機器沒有電腦的時代,那些精細的零部件根本弄不出來!最坑爹的是李顯在描述船的時候習慣性的用排水量這個單位,但是……大家都聽不懂!李顯苦逼兮兮的還要先科普一下排水量的概念,可是這年頭……噸這個單位還沒出現呢??!李顯:媽蛋!他現在撂挑子不干還來得及嗎?第87章87說實話按照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而言,唐朝的船其實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船了,畢竟水密艙結構、榫釘接合與油灰捻縫技術、防浪板以及大臘都已經出現了,老實說成承載量什么的是沒問題的,可是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在唐朝的海運并不發達,這些船更多的是走河運的。而河跟海還是不同的,尤其是楊廣鑿出了京杭大運河之后,國內的漕運變的更加發達也更加不用依靠海岸線了。畢竟海比河更加的神秘莫測一些,而現在漕運的船一般都是用的沙船,也就是平底船。平底船適合在淺水域航行,如果想要在深水航行的話最好還是尖底船,唐朝初期廣船已經漸漸的有了點樣子了,李顯對比了一下自己的設計圖,在對比一下沙船,然后果斷決定要在廣船的基礎上改進——一口吃個胖子什么的不現實,這個時代跟他手上模型圖的時代差著一千五百年呢。這么多年的代溝,不是他說努力就能做到的,更何況他本身知道的也就那么一點,之所以能有發明創造更多的時候就是提供了一個點子,然后剩下的很多東西都是依靠這個時代的人民智慧去搞定的。所以說,不要小瞧古人啊,在沒有電腦沒有各種機床現代化數控設備的時代,古代工匠的技藝也是非常精湛的。這里負責在李顯和工匠們之間溝通的是都料匠,這位都料匠長得還行,就是有點禿頂,此人姓梁,名義。說起來梁義也是很糾結的,一開始他聽說周王要來造船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應付一個熊孩子的準備,心里也覺得圣人娘子對周王殿下太過溺愛了,一個小毛孩子造什么船?梁義唉聲嘆氣的接了任務,然后就看到了周王設計的船的構造圖,說實話,在梁義看來很多地方都是異想天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那個設計圖看上去真是精美的很,并且在很多地方都給梁義很大的啟發。他開始轉變自己的想法,看起來……周王似乎還真的懂造船?可是這就更稀奇了啊,誰家父母沒事兒教孩子怎么造船啊,別說皇家了,就是小一點的世家都不可能這么干啊,哪怕做到了都料匠也不過就是個手藝人,并不十分光彩。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會設計船的皇子,梁義總覺得十分詭異。而且這位王爺要求還忒高,什么叫一定能經受住更大的風浪啊,您這是要把船開到哪里去?只是哪怕心里的疑問已經開始刷屏了,梁義也十分盡職盡責的回應著李顯,李顯倒沒有好高騖遠的心思——哪怕來的時候他已經幻想著開著大船遨游大海了,在現實的打擊面前也就什么都不剩了。所以船造好肯定要在內河淺海先試行的——其實如果有條件的話,李顯還真想弄個試驗場,就為了看船的牢固程度,但是就算他再有錢也不帶這么作的,更何況現在距離工業時代太遠了,沒有各種機器做輔助是不可能模擬出來海上的大風大浪以及各種危險情況的。先在內河實驗第一是檢驗防水性和平衡性,李顯哪怕真的掌握著先進的造船技術,都不得不入鄉隨俗一把,更何況他掌握的那些……也就是比不知道的人知道多一點而已,在真正的專業人士面前,他就是被完爆的節奏。一邊學習著古代造船的各種術語,李顯一邊跟梁義溝通這艘船要什么樣的。只不過說是溝通,其實都是梁義跟手下的人商量的差不多了然后來跟他報告,李顯就是個外行人啊,雖然不恥下問,但是問得多了自己都煩了,想要真的弄明白他還要補好多作業,沒個一兩年不可能搞的定,在加上他又不想要弄的太明白,再明白難道他還能去造船?想也不可能啊,李治派他來最主要的還是隔離他和鄭玘,要不然都不用他親自來這里的。于是李顯熱情了倆月之后,就只能放手交給梁義去做了,當然他也是有底線的,別的他不管,要錢他可以給,但是他最后是要看成果的,誰要是糊弄他,那就別想好過了。只不過在偶爾過問船塢的流水賬的時候,李顯才心疼的發現造船這種事情真的是……太燒錢了,而在他生辰的時候收到的禮物忽然讓他發現李治讓他過來不會就是知道造船費錢,然后讓他過來撈錢的吧?畢竟這船塢的建造一開始是李治花內庫的錢弄的,到了現在就是李顯在維持了,是啦,他現在的確不窮,但是想要支持一座船塢,尤其是正在發明創造只花錢不賺錢的船塢,實在是太難了。想到這里對于揚州官員給他的孝敬他也就毫不手軟的收下了,反正他這也算是另類方式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時間不緊不慢的走,說實話在揚州的日子還是挺不錯的,一開始李顯因為換了一個新地方不適應了很久,但是時間長了他就放松了——在這里他壓根就不用那么小心翼翼!時不時的跟李治和武后通通信,說實話離得遠了不怎么見到他們,寫信的時候他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