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
選親身到歸音堂見識一份能賺錢的雜報從源頭起是如何運作把控,過后還會長期定時派人前往上陽邑指導他們做調整改進。 與此同時,夏儼需要付出的代價是—— “從今往后,你們的每年盈利,我要分兩成??谡f無憑,若你答應,咱們就訂契約?!?/br> 如此空手套白狼的要求讓夏儼大開眼界:“你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無jian不商’?” “因為你是夏儼,我才只要兩成的,”趙蕎笑得坦然,“已經是很厚道的人情價了?!?/br> 夏儼稍作斟酌后,鄭重點頭。 雙方就這樣愉快地達成了共識,舉盞相慶。 見夏儼非但沒有挨罵,趙蕎還笑臉相迎地與他談定合作,賀淵頓覺才抿進嘴里的每口鮮湯都像是被放過了夜,透心地酸。 不過他眼下是個隨時可能會被下鍋燉的大可憐,除了狂飲“酸湯”之外,沒有吱聲的權利。 慘還是他慘。 ***** 既口頭達成合作,便算是“自己人”了。酒過數巡后,氣氛明顯熟稔許多。 “對了,你之前好端端的,為什么要故意擺脫內衛的保護,讓刺客有機可趁?”趙蕎突然想起這個。 “因為我進京那日在碼頭瞧見了有人想殺我,”夏儼放下酒盞,輕聲笑笑,“之后面圣時斗膽向帝君陛下打聽了兩句?!?/br> 他從蘇放口中得知,京中追查這批刺客背后深藏的那名暗線人物已有數月,奈何對手藏得太深,雖彼時賀淵與秦驚蟄已大致鎖定幾個懷疑對象,但一時沒拿到準確實證,奈何不得。 “于是我便想,既他們盯上了我,不若就拿我下個餌,早些拔除掉這個隱患,大家也好早些高枕無憂?!?/br> 不過他也知道,若他當真在京中出事,對昭寧帝來說將會是個棘手的麻煩,所以即便他親口說是自愿,也沒人會同意他走這步險棋。 于是就自作主張了。 他盤算著,對方既要借由刺殺他來給朝廷造成麻煩,若給對方太多時間做周密部署,那就更不容易抓到對方把柄,還不如他主動露出破綻,讓對方在頭腦發熱的情況下貿然出手,如此逮對方個現行就稍容易些。 “那日多虧賀大人及時帶人趕到,不然我就不會只是臂上被劃一刀了。還未多謝賀大人救命之恩?!?/br> 先前一直沒吭聲的賀淵怒從心頭起,冷冷瞪他:“若不是你特地派人通知我,我管你死活?!” 賀淵至今都沒明白夏儼當時到底在想什么。 那時夏儼分明就是故意甩掉了林秋霞親自派去暗中保護的內衛,卻又派人來通知他前去相救,實在古怪得緊。 不過賀淵看夏儼是哪兒哪兒都不順眼,并無興趣細究他的心思。反正如今事情已了,陳尋已經落網,當初夏儼想了些什么已經無所謂了。 趙蕎若有所思地淺啜一口杯中酒,忽地輕笑出聲。 “夏世子,你不惜以身犯險,除了想幫朝廷早些揪出那個暗樁,也是有心送誰一個人情,對吧?” 夏儼與賀淵雙雙愕然地望著她。 “我瞎猜的,”趙蕎不以為意地挑眉笑,“若猜得不對,當我沒說?!?/br> ***** 雖然趙蕎完全不知前因后果,但她猜對了。 夏儼此次進京,除了為赴帝君壽宴外,另有三個私人目的:一是想碰運氣看能不能見到某位數年前曾在原州鄴城有一面之緣的故友;二是向趙蕎討教,如何才能辦一份不虧損的雜報。 第三,則是為自己多年前某次不經意的言行傷人,向當初那個被當眾傷及自尊的小少年做出歉意彌補。 武德元年春,夏儼隨母進京參與武德帝登基大典后,在京中又逗留了月余。 期間恰逢武德帝的meimei,長慶公主趙宜安在府中擺春日宴。 當時長慶公主向許多勛貴世家都下了請帖,十七歲的夏儼自也隨母親赴宴。 正宴后各尋玩樂時,年輕后生們自是湊做了堆。 彼時大戰初定,他們中有的出自前朝名門后裔,也有出自新崛起的功勛新貴之家,彼此間并不太熟悉,許多人算是初次相見。 玩的是“賭香挖花”,前朝貴胄之家常見的助興游戲。 每人擇一種香草,兩兩捉對以單株香草的重量定勝負,所持香草輕者認負,以“挖花調”現作吟唱“挖花詞”。 其中有位十四五歲的少年人是臨時被人拉來湊局的,不知為何對這簡單的游戲也顯笨拙生疏,屢屢弄錯規則或曲調,鬧得大家也跟著一起手忙腳亂。 彼時的夏儼尚余幾分年少輕狂,毫不克制地第一個捧腹笑出聲,由此引發了哄堂大笑。 那少年在眾人的嘲笑中憋紅了臉,一遍遍小聲問,所以,到底該怎么玩? 沒有人認真回答他的請教,只顧著笑。包括夏儼。 后來夏儼才知,那位少年雖也是前朝名門后裔,但他非但不懂得“賭香挖花”這種吃飽了撐的才能玩的游戲,也不懂得大多嬌養的世家子們習以為常的繁縟講究。 不是他天生木訥笨拙,而是因為他出生時正逢前朝亡國,他的家族又因故蒙難凋零,他幼時許多年里一直隨家人在戰火中輾轉逃命,哪有機會消遣與講究。 對長在路途與山林的少年來說,沒有比活下去更重要的事。他的笨拙不會玩樂與不識繁縟虛禮,有什么好值得嘲笑的? 回到上陽邑后,夏儼為此很是自責了一段時日。但到底年歲輕,想寫信向那少年致歉卻總也抹不開面子,拖久之后,這事便漸漸被他淡忘了。 直到昭寧元年春,他獨身游歷至原州鄴城,在酒肆中遇見一群趁著換防休整稍作玩樂的戍邊將士。 “……我好交友,便過去搭桌與他們一同飲酒玩樂。玩的是他們軍中常見的‘手球戰陣’,”夏儼酒至半酣,帶著自嘲笑意的雙眸有些迷離,“那對他們是一種很簡單的游戲,可我初次見識,一時沒能悟透個中規則?!?/br> 如此當然屢屢出錯,加之敗者罰烈酒,飲多后手腦俱慢,更是笨拙到令人發嚎狂笑。 那時他忽然想起當年那個狼狽無措站在嘲笑聲中的少年。 總算明白當初那個少年難堪地漲紅著臉,在嘲笑聲中一遍遍執拗追問“所以,到底該怎么玩”,沒有拂袖而去讓大家下不來臺,是怎樣的勇氣與善意。 “我比他運氣好,”夏儼心事沉沉地笑望賀淵一眼,“當我問出了‘到底該怎么玩’時,有位小將軍耐心地為我做了一遍演示講解?!?/br> 這讓他明白了,當年的那個只顧傲慢大笑的夏儼,有多面目可憎。 年少輕狂時不懂得關切他人感受,沒有耐心細致去體察他人說不出口的苦楚與不易,只會洋洋得意于“我會,你不會”,卻始終沒有耐下性子告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