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7
的人家,三餐不繼衣不敝體,窮得很。一聽說有地方住,有田種,還先提供飯食種子等,這兩家人恨不得把耿秋當神仙呢。要不是因為家境地位太低,耿秋完全可以把這兩家人買下來。家里只有個秀才,是不能用這么多下人的,按照規定最多只能用一人。這樣的人家,又有曾大山在一邊看著,完全不怕他們搞出什么花樣來。三叔三嬸與曾大山也算是舊相識,見了面,一時感概萬分,有說不完的話。因為多出了曾家七口再加兩戶佃農,這里余下的一點糧食不夠了,耿秋特意買了三百斤粗糧和一些日用品過來。如此就把手頭上的最后一點兒積蓄花光了。還好曾家這一大家子人,帶來了好幾大包衣服與被褥等用品,不需要他重新添制。要不然,他得去找余明儀支一個月的月銀來應付了。趁著耿秋分發物品交代兩戶佃農時,曾大山也從三叔口里得知了他們如今的家境與狀況,雖然他也阿昊見了面,但這些事也沒有細談過。阿昊上學很忙,還是帶了口信令耿秋去書院找他,然后再把曾大山交給耿秋帶回來。所以曾大山還以為,耿秋和阿昊手頭有不少銀子呢?,F在知道,耿秋一個月不過賺三兩月銀,他當即拉過耿秋,悄悄的說:“秋哥,我手頭還有銀子,不用擔心沒銀子花,可別讓昊公子和小爺們省著?!?/br>“哦,那你們自己用吧。我們一家子的生活還過得去?!惫⑶锊灰詾槿坏恼f,他以為人家不過是有個三五十兩就了不得呢。結果,曾大山說:“前頭忘記和昊公子說了,我也不知道你們手頭緊張。我這里還有兩千多兩銀票呢?!闭f完,掏出來拿給耿秋。他雖然不清楚耿秋是如何與阿昊成親,但現在人家兩口子關系好,還生下了小爺,他決定還是把銀子交出來,這筆銀子拿在手中,他也沒花用。他自己積下的也不少,雖然養傷吃藥,和養著這群孩子,花去了百多兩,可現在還剩下一百多兩呢,夠他養大這群孩子了。“哇,這么多?”耿秋驚訝極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銀票呢,一共二十多張呢,面額最大的是一百兩,最小的是二十兩,很顯然當初是特意換成這些小面額的,方便路上花用。這要全換成銀子,五兩一個銀元寶也得有400多個呢,他只是想了想,就覺得眼前銀光閃閃。“恩,當初花用了不少,就剩下這點兒了。你拿著,給主子們花用。往后的日子,有這片山頭,再多進幾趟山,一年下來總能積累個百八十兩銀子,也夠主子們生活?!痹笊秸f。耿秋一時語塞,不知該說什么好了,自己這頭正在愁沒銀子花,人家就送上門來了,還是這么一大筆,他都有種中彩票的感覺呢。再想想周老爺與余男爵,兩人居然只能湊出八百兩銀子,他就覺得自己成了大富豪,有些飄飄然了。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下來了,開始盤算如何花用這筆銀子,現在有了兩個家,三叔管的那個家基本上是齊全的??蛇@里,就太簡陋了,而這里離縣城近,以后產出的東西都是要拉到縣城去賣掉的,起碼得先置兩頭騾子。聽說這可是貴重物品,起碼得個五六十兩吧,并且他也不懂行,不知道好壞啊。結果,他把這話一說,曾大山就說:“改天我和你去,這個牲口我最懂了,要是能買到馬就最好了。還得置辦些弓箭刀槍,訓練孩子們呢?!惫c大刀什么的,都屬于管制品,不能大咧咧的拿出來,以前他根本就不敢制辦,訓練孩子們都是用棍子。但這里偏僻,自己家又與縣太爺搭上了關系,完全可以放開手腳訓練嘛。隔壁的余家山頭,雖說是鄰居,其實也隔了幾里遠呢,并且兩家關系又好。在自己家的山頭上,訓練幾個孩子,完全不會讓外人發現。“要弓箭刀槍做啥?又不用去打戰?!惫⑶锊唤獾膯柕?。“我們將軍府世代靠軍功立腳,現在將軍被人誣陷,主子九死一生,哪能就這樣輕易放手,過安穩日子。還是得早做準備的好。你回去,也盡量在村子里找些人cao練一下?!痹笊秸f,他最后的一句話可是沖三叔說的。“怎么cao練?那都是些地道的農戶人家?!比鍐?。其實就連他自己也不太懂,他會的也不過是三招兩式。“就說為了帶他們去打獵,沒點功夫打什么獵?!痹笊酱?。耿秋一看這個曾大山也是個有主見的人,沒和他分辨,反正做決定的是阿昊,等他回來再說,而且cao練一下也沒什么妨礙,就象曾大山說的,身手好,打獵也能事半功倍嘛。而且村子里的人一直羨慕他們家人能進山打獵,現在把大家訓練出來,以后他們就算離開了小村子,村子里的人討生活也更容易些,算是為大家做點好事吧。“三叔就回去和村長說,想帶幾個跟著學打獵,抽點時間訓練幾個人,射箭什么的,就連縣學也開了騎,射課程呢?!惫⑶镎f。“好?!比宕?。今年還沒去打過獵呢,因為阿昊與耿秋都不在家,他一個人也不敢帶著大家進山,村里人已經明里暗里掏過他的口風,想知道他們是不是準備搬走了。不過很顯然,耿秋和阿昊目前都沒有這個打算。雖然村子里只剩下三叔兩口子了。耿秋把阿牛帶到縣里來住了,寧哥兒也是縣學讀書。阿牛帶來主要是給阿晚做伴,余明儀可不敢隨意讓外人的孩子陪同自己家的心肝寶貝,阿牛卻正合適。而且縣里環境什么的都比村子里好,耿秋和阿昊平時也難得回一趟村子里,把阿牛帶出來,他倆也認為更好。阿昊學院偶爾休假,他回縣城來,可比去村子里花的時間少多了,也給他省了不少事。余明儀不是蓋了兩座宅院嗎,原本山南鎮的人大多數跟著余明儀到了北縣來住,余明儀那兩進的院子就住不開了。他直接把簡單裝飾好的那座給耿秋和李大夫,周管家三家人住,反正大家都要幫他辦事。他原先住的寬敞,到了這里也不適應一堆人擠在一起,干脆把他們分到了旁邊的宅院里住。另外,還在院子里安排了兩個粗使mama,幫著打掃院子,做些粗活,另有一個門房與一個廚房煮飯燒水的人,總共加起來也不過十余人,很安靜。耿秋有空時也會煮飯菜給李大夫和周管家吃,阿牛白天在余家,晚上才和耿秋回自己屋睡覺。要是遇上耿秋晚上有事不回來,就把阿牛交給李大夫幫著照顧幾晚。阿牛無論呆在哪里,和呆在自己家沒什么區別。這孩子,是個天生的開心果,也不認生,整天樂呵呵的,也不愛哭鬧,很得大家的喜歡呢。每每這種時候,耿秋就會特意做幾個拿手好菜感謝李大夫,當然也會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