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去,很多東西都會不一樣了。匆匆忙忙地回到宮里,還沒來得及接風洗塵就被人拖進了封王的寢宮。一打開門,封宸就被迎面而來的濃重的藥味熏得一陣惡心,封成王躺在華美寬大的床榻上,白發蒼蒼,瘦骨嶙峋,早已不復往昔的高大威武,二皇子封祀靜靜地立在一旁,面無表情,見封宸來了,點一點頭,悄悄地退了出去。封宸跪在床前,認真地磕了一個頭,輕聲叫道:“父王?!?/br>封王睜開眼,招了招手讓他過去,封宸跪在地上乖乖地膝行向前。封王滿意地點點頭,問了問封宸的近況,又詢問了一些邊境的事,封宸一五一十地認真作答。兩人聊了片刻之后,封王有些疲倦地揮了揮手說:“退下吧?!?/br>封宸欲言又止,最后還是一聲不吭地行禮退下。第二天,封王下旨,封四皇子封宸為敬王,就藩錦川二州,同時保留衛將軍一職,鎮守北陵要塞。錦、川二州地處封國的最北方,與虞國接壤,此二州雖幅員廣闊,卻是一片極盡荒涼之地,大部分土地都常年為風沙所覆蓋,夏季干旱少雨,冬季氣候嚴寒,只有南邊的幾個城鎮里有人居住。過去三百年間,還從來沒有藩王被冊封到這個地方。而北陵正位于錦、川二州的腹地,此處群山環繞,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是封國抵御虞國的主要屏障。封宸曾一度認為,父王將他冊封為敬王只不過是一種障眼法,一個掩飾而已,真正的目的是將他名正言順地送到北陵,送到這個對封國來說極為重要的邊境要塞。因為父王認可他的才能,也相信他是最能備侮御邊,夾輔王室之人。他將會在這里為封國建立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然而,他很快就發現,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半年后,封國國力強盛,士民富庶,四海升平,八方寧靖,封王下令攻打覃國,封宸領兵一千前往支援。一個月后,封軍大獲全勝,舉國歡慶。三個月后,封王薨。封宸回宮處理完葬儀、入陵、守孝等事宜后又匆匆回了北陵,而后,太子封祀即位,大赦天下。很快,虞國揮師南下,大舉入侵。想來,是想在封國權利更替,時局不穩之時,乘機得利,而此時,朝廷剛以南方防守薄弱為由從北陵調走了一萬兵力,加上那原本隸屬封宸麾下的一千精兵仍滯留在覃國,封宸手上此時僅余一千兵馬。而虞國的兵力是兩萬,號稱八萬。封宸在得知虞國即將南侵之時就馬上派將士快馬加鞭,前往朝廷請求支援。然而,半個月過去了,朝廷音訊全無。封宸帶領著一千將士,一邊想法設法地抵抗虞軍一邊苦苦等待著朝廷的支援。某天早上,當封宸站在墻頭上,看到城外的敵軍聲勢浩蕩,喊殺聲響徹天際,而城內的士兵和百姓饑腸轆轆、負隅頑抗的那一刻,他猛地意識到——援軍不會來了。這是一步早已埋下的暗棋。他的父王并非出于認同或者信任才把他派到北陵,一切都只不過是因為在這座荒涼古城的背后,有一只兇殘的惡狼在虎視眈眈,一旦時機到了,這只惡狼就會張開血盆大口,揮舞著利爪將他撕成碎片。虞國和封國之間必然已經達成了某種協議,封國將會在一個合適的時刻,以求和為由將封宸拱手送上,然后借虞國之手,殺了他。封宸終于明白了,他之所以能幸存至今,沒有像自己的大哥和三哥那樣莫名其妙地死去,僅僅因為四個字——時機未到。時機未到,他的父王不知道如何下手,他的哥哥不敢下手,如今時機到了,他必定難逃一死。于是,封宸叛變了。第二日,他領著城內所有的士兵、百姓,拖著滿滿的幾車糧草和物資,浩浩蕩蕩地奔向了虞軍軍營。虞國全軍上下都對封宸的叛變表示難以置信。封宸拖家帶口地走進虞國軍營時,虞軍主將賀鴆剛巧站在大帳外,他聽屬下通報完,一轉身就看到了封宸,然后他看著滿車的物資和黑壓壓的人群沉默了良久,最后指著封宸身后說:“你是不是走錯路了?你的駐地在那邊?!比缓笥种钢硪粋€方向,說,“封國國都在那邊?!?/br>封宸叛變的消息也同樣令封國上下難以置信。天子震怒,派出精兵兩萬,誓要一舉殲滅虞國軍隊并捉拿判將封宸。只可惜,封國軍隊還沒有進入北陵就在峽口處遭到了伏擊,傷亡慘重,被逼退至錦州南邊的城鎮。幸存的封國兵士剛退到錦州就發現糧草被燒,糧道被劫,所處的城鎮已經是空城,所有的糧食都在封宸離開時被運走,就連狗骨頭都沒留下一根,田里則散滿了石灰。虞軍圍而不攻,五日后發動突襲,封軍全軍覆沒。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朝廷出兵北陵后不久,原本駐守覃國的北陵軍就發動了叛變,大軍一路東行,旌旗所指,所向披靡,很快就擊潰了封國西邊的防線。而此時,封國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北陵,其余兵力又分散在不同地區,調配需時,所以一時之間,朝廷竟無兵可用,眼看著叛軍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就要兵臨城下,封王封祀無可奈何地派出了使者,前往北陵請求議和。虞軍主將賀鴆拿著議和書掃了一眼,隨手往地上一扔,慢悠悠地說道:“現在把封國打得鬼哭神嚎的是你們自己的軍隊,怎么跑到我這兒來議和了?你回去跟封王說,他找錯議和的對象了?!?/br>封宸在一旁向他豎起了大拇指,笑得見齒不見眼。兩日后,朝廷再次派出使者議和,只不過這次,使者見的是封宸而不是賀鴆,很快,封宸答應了議和的條件。三日后,已經就快攻入國都的叛軍突然停止了進攻,繞著都城轉了個大彎,向北陵進發。半個月后,虞軍不戰而退,全部撤離封國。朝廷下令,撤銷封宸敬王封號,收回封地,同時封其為大將軍,領兵一萬,駐守北陵,日后若非朝廷召見,不得回到國都。☆、第11章隨后幾年,封宸在北陵練兵、挖河、筑城屯田忙得不亦樂乎,閑時帶著幾個部下在荒漠上縱馬奔馳,晚上在月下圍著篝火喝酒吃rou。這樣的日子,轉眼就過了四年,這期間,虞國沒有再犯,封宸也一次都沒有回過國都。那些曾經對他忌憚萬分的人似乎都慢慢忘了他,言官們不再處心積慮,想方設法地挖他痛腳,而那些曾對他十分欣賞的文武大臣也漸漸不再對他議論不休,感慨萬千。封宸像一縷青煙,飄飄蕩蕩地飄出了國都,飄出了人們的視野,最終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封宸對此沒有任何不滿,他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對的——放棄了爵位,放棄了虞國許諾的高官厚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