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5
一年后,其妻病故。 這其中也許有貓膩,也許沒有,但林如海妻與子的死亡,與江南這邊盤根錯節的勢力糾葛有著最直接的關系卻是無可推托的。 所有人都感覺到,風雨欲來。 果然不久之后,林如海不顧賈家怠慢,直接將女兒送上了去往京城的船只。 在之后不久,江南這邊的勢力來了個徹底的大清洗。不論是明正帝還是太上皇的勢力,沒一個討到了好處。 但也因此,他一口氣得罪了兩方人馬,最后只能“病重”而亡。 不過就算林如海將江南這邊盤根錯節的勢力攪和得亂七八糟,但不得不說,他這樣舉動對這個國家的老百姓來說卻是好處頗多。 他沒有對不起身上的官服。 其他人如何看待林如海的舉動,賈數不知,但她作為前軍人,一生為國為民,自然對此十分欣賞。 為此,她特意來到姑蘇,為林如海上了一炷香。 賈數本就對林黛玉頗有好感,又有林如海的濾鏡加成,她干脆打破自己不管原著劇情的想法,在黛玉回到榮國府后,在暗中對其頗多照顧。 后來黛玉險些病死,她干脆想辦法將人偷走,帶到了自己后院養病。 一養,就是十年。 這個時候,黛玉二十五歲。 因為不打算與周宇成為真正的夫妻,賈數干脆抱養了兩個庶子庶女,都是母親難產留下的可憐孩子,從小被她養在身邊,與親生的也沒什么差別。 不過因為被賈數帶在身邊言傳身教,這兩個孩子的思想都有些超前脫俗,兩個孩子到了成婚的年紀就向賈數辭別,去了其他地方游歷。 女兒在游歷途中找到了真正的良人,就在當地嫁人成親,只每月都會寫信告訴賈數自己如今的生活。兒子有些放浪不羈,從小的理想型就是賈數這樣的鋼鐵女漢紙,不管游歷多久,大約也是找不到合適對象的。 用賈數的話來說,注孤生! 誰知道黛玉過二十五生日那天,賈數的養子突然好奇母親收養的三個女兒究竟長什么樣,于是提前好幾個月趕了回來。 面對惜春和巧姐,養子仍和之前一樣,眼神平靜,沒有任何波動。 但在看到黛玉已經長至青年,徹底平和超脫起來的黛玉,他直接就走不腿兒了。鋼鐵女漢紙什么的,哪有水靈靈的林meimei好看? 經過幾年相處,黛玉到底拋卻了對賈寶玉的情思,接受了賈數的養子。 周家為二人挑了個良辰吉日,定下了成婚的日子。 二人成親當天,賈數坐在主位上,等兩位新人拜了高堂,笑瞇瞇地說了兩聲好。 無論好壞,真正在意之人都有了自己的歸宿。而此時,賈數也有五十余歲。她坐在窗前,在蔚藍的天空之下,給每一個人都寫了一封信,然后帶著金銀和行李,頭也不回地離開京城,踏上了遠航的帆船。 她是天上飛翔的鳥,就算年老,也有翱翔九天的本事。 ☆、·圓滿·全文完 等到事業走上正軌,所有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歸宿, 賈數的心情就逼得更加放松, 甚至有閑情逸致開始打聽原著里面那些下場不太好的姑娘在她這只蝴蝶翅膀的煽動下, 結局究竟變成了什么樣。 第一位, 因為之前有過交集,賈數直接讓人打聽的元春。 在經過一系列的“作妖”之后, 元春似乎終于意識到了得意夫婿與她的野心不能共存, 再加上其夫君在元春多次將家里鬧得天翻地覆之后終于冷了心, 不顧元春臉面與王夫人的威脅納了幾房小妾,許是有人爭搶, 元春才終于意識到了自己的丈夫有多搶手,于是放下自己的野心與身段, 開始修復夫妻關系。 一開始自然矛盾頗多,她丈夫也沒那么容易原諒元春。但王夫人是真的疼愛元春, 在發現她醒悟之后, 親自上門說和,又許下諸多好處, 這才終于將女兒的生活導入正軌。 但這并不是說元春放下了野心。 她雖然不再奢求從夫家獲取自己想要的榮華富貴與權勢地位,卻將主意打到了孩子身上。 正巧元春的夫家也有望子成龍的念頭, 于是默許鼓勵她教導鞭策孩子。 只是她也許真的不太適合教導孩子。因為過幾年孩子長大后,雖然能看出天資不錯,學業在同齡人當中也算得上是上等,但其本人卻對學習一事頗為抗拒。后來與寶玉接觸了一段時間,竟也變得滿眼瞧不上汲汲營營之人。 不過元春的兒子到底不必原著中寶玉的地位, 后來還是被逼著科舉,也僥幸得了個舉人。只是在娶妻之后,他便再也不曾拿起過書,開始在家混日子。 迎春與暖春二人有張氏在旁看著,本身又都是感恩之人,明白張氏對他們的好,就算嫁的丈夫并不是常人眼里的好夫婿,卻也認認真真過日子,后來兩人也都過得不錯。 探春的婚事被王夫人拿捏著,為了給賈珠寶玉兩兄弟的仕途添幾分助力,王夫人將人許配給了一位三品大員的嫡次子做填房。 嫡次子性情懦弱沒才學,還整日招貓逗狗惹人嫌。探春出嫁之前幾乎要哭瞎了眼睛,她秉性好強,處處討好王夫人,最后卻被她嫁給這樣一個人,如何甘心?她幾乎以為自己這輩子就要毀了。 但可能有元春在旁對比,王夫人對探春也多了幾分善意。 這位旁人眼里幾乎一無是處的紈绔廢物,竟是個癡情種子,在探春嫁給他后,雖然鬧了一陣兒,但在喜歡上探春后竟是遣散了妾室,只留正妻一人。并且那紈绔還是個大度的,并不介意妻子比自己更出眾,探春想要苦讀參加科舉,他竟也同意了。 惜春因為是長輩,在寧國府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又因為秦可卿管家有道,倒是不曾產生出家的念頭,后來也順利嫁給一位意趣相投之人,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還有邢夫人和李紈,因為賈史氏早死,張氏還在,賈政地位提高,兩人沒能嫁進榮國府。但這對二人來說反倒是好事。 邢夫人愛財小氣,仍舊找了個高門做填房。只是這次的人家不如榮國府門第高,也并非狗眼看人低之人,更重要的是其丈夫前妻去世,并未留下嫡子。邢夫人嫁進去后,很快有了孩子,加之家庭和睦,雖然仍有些貪財,卻變得大度許多,反倒贏得許多夸贊。 李紈父親迂腐之極,偏偏家中清貧,于是給她找的人家仍是想要改換門庭,走清流一道的落魄勛貴。李紈嫁進門后,因為不通詩書,與丈夫實在談不到一起去,很是自卑了一段時間。慶幸的是她很快就有了學習的念頭,而她的丈夫也愿意私下教妻。李紈本就性情柔順,如今又有紅袖添香之意趣,自然很快與其丈夫情投意合,有了結晶。 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