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3
著胤礽回去乾清宮。 康熙才剛回宮,還有一大攤子的事情等著他去辦,一堆的人等著他召見,并沒有太多閑暇時間,能抽空親自過來看望弘昭,已經是莫大恩寵了。 胤礽仔細匯報了康熙離京期間所發生的各項事務,除了朝廷上的正經公務,也有皇室中事情。譬如有關五阿哥和七阿哥以及八阿哥三人之婚事,欽天監已經算好了幾個吉日,胤礽精準的將幾個日子一一報給康熙知曉。之后又稍提了幾句五阿哥的庶長子已經兩個月的事,至于康熙會何時給賜名之類,胤礽并不多說,他知道汗阿瑪自有決斷,說多了反而惹人厭,顯得康熙不周到一般,很不討喜。 第九十六章 議功 康熙對胤礽一向很滿意, 胤礽匯報所提到的事情,康熙都有很認真聽取并不時指點批示, 或者糾正指導, 對太子的培養一如既往十分用心。 至于胤祺等三個兒子的婚事, 康熙心中思量了片刻, 很快便從欽天監所給日子里圈選出了三個吉日, 并命內務府好生準備著。 五子胤祺和七子胤祐這次都有隨他御駕親征, 期間二人表現雖然不能說多么亮眼出彩, 可也算得上是可圈可點。起碼從小到大養尊處優慣了的兩個皇阿哥, 出征期間并沒有抱怨條件艱苦,也無人退縮認慫,而是十分勇敢的披甲上陣,真刀真槍奮勇殺敵,真正見了血, 立了功。 康熙對兒子們如此英勇有男兒之血性的表現非常滿意, 所以, 對于兩人大婚一事,康熙很是爽快立刻作出了批示。 而胤祺家庶長子名字一事, 康熙倒是無有多說什么。也非是他就忘了自己還有這么一個小孫子, 以康熙強悍記憶力,多少才見過一面的官吏都能記住的能耐,哪里就能忘了自家孩子。而是這孩子出生時候, 康熙正在前線統帥督軍,戰事正緊, 日理萬機,這孩子又只是個庶子,康熙自是沒怎么在意上心,所以至今也未開始給他想名字。 倘若他沒記錯,胤褆家福晉和胤祉家福晉是有了身子的,這兩胎生下來,再是不濟也該有個男孩兒出生吧,屆時再一塊兒給賜名也不妨事。 當前最重要的還當屬慶功和議功兩件事。作為戰后勝利一方,不論出征沒出征的,誰還不是伸長了脖頸等著呢。 議功之事比較繁復,需得召集朝臣相議討論,不是一會兒半會兒就能出結果。慶功一事卻是不能拖太久,如今正值大軍凱旋而歸,滿城歡喜,氣氛濃烈,拖來拖去沒得給拖沒了那份熱鬧和期待??滴醍敿幢阕屫返i著手負責慶功事宜,胤礽恭敬領命。 乾東頭所,胤褆因為康熙老爺子又一次嚴重偏心,親臨毓慶宮看望太子家嫡子弘昭一事攢了一肚子的氣,心情很不美妙,一張黑沉著的臉直至見到門口相迎出來、小腹凸起已經顯懷的伊爾根覺羅氏才緩和的收斂幾分。 胤褆加快腳步,牽著伊爾根覺羅氏就往屋子里走,語氣不贊同的道,“外面天氣那么悶熱,你身子又重,安心在屋里等著爺便好,怎么還出來了?” 福晉的身體本就虧損得厲害,如今瞧著臉色依舊蒼白的沒血色,便是懷了身子,身材也沒見一般尋常婦人那樣的發胖圓潤,反而更加瘦弱了幾分,這由不得胤褆不擔心。 伊爾根覺羅氏能感受到胤褆的關心,心里微暖,懷孕的各種辛苦也不覺得多么難受了。微微一笑,聲音溫柔,“我想早一些見到爺?!?/br> 胤褆心里驀然軟了幾分,牽著伊爾根覺羅氏進到屋里安坐好,夫妻倆才開始說起貼心話來。除了將這幾個月內皇宮里和乾東頭所里發生的各件大事小事說予胤褆,伊爾根覺羅氏說的最多的事便是關于自己肚子里的小生命。 時隔三年又一次有孕,伊爾根覺羅氏心里既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自己肚子里孩子有一半可能會是胤褆的嫡子。擔心的也是這只有一半的可能。 萬一想要嫡子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伊爾根覺羅氏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再堅持下去。她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除了身體上的依舊虛弱,大病小病不斷,懷這一胎的感覺明顯就比以前四胎更加吃力。 說句悲觀的話,她這副身子也不知道還能再堅持幾年,倘若這次依舊不能如愿,她還能有下一次機會嗎? 伊爾根覺羅氏只要稍作一想,瞬間就悲從中來。尤其孕婦又是最易敏感多思的群體,伊爾根覺羅氏整日里患得患失的憂心不安,心理壓力過大,以致她一見到家里主心骨的胤褆,沒說上多少話就控制不住紅了眼眶。 胤褆十分耐心溫言安撫著,他理解福晉的不易以及苦楚,便是他身為堂堂男子,無子的壓力和困擾也一直壓在心頭,更不用提身為他正妻嫡福晉的伊爾根覺羅氏。 尤其他最大的死對頭胤礽已經搶先一步得了嫡長子,占去了他覬覦已久的皇長孫之位,無形中給太子一系增加了不少政治資本,這令成婚更早的胤褆心里別提有多憋屈了。 從小到大,什么事都要被胤礽壓過一頭,搶先一步,胤褆哪里能忍。 再想起之前令他耿耿于懷的汗阿瑪親臨毓慶宮探望太子家乳臭未干的臭小子一事,胤褆盼子心切的心情愈發強烈,他由衷的希望福晉這一胎能給他生下一個兒子。 看著臉頰瘦弱,膚色蒼白的伊爾根覺羅氏,眉宇間縈繞著散不去的淡淡愁苦,胤褆有些心疼的拍了拍她的手,“福晉別想太多,好好靜養安胎,爺有預感,這一胎定然是個兒子?!?/br> 即便不是兒子也能變成兒子。胤褆眸光微閃,想到之前從草原上聽到的一則消息。蒙古有一喇嘛,據說道行和法力很高,在蒙古一帶很有威望名氣,倘若誠心供奉,能讓人心想事成。 胤褆心里琢磨著,若是他命人去將這喇嘛帶回來,在福晉產前給作個法事,沒準真能得償所愿,一舉得男呢。 六月的天氣極為熱辣,而比之更熱辣的卻是人們喜悅狂熱的心。在一派喜氣洋洋中,由康熙帝親自出席,王公皇子、文武群臣到位列席,全程溢美慶賀之詞不斷,氣氛熱鬧喜慶,慶功儀式辦得極為成功。 慶功儀式熱熱鬧鬧結束之后,議功之事也正式提上日程。但凡論功行賞,都有個功過是非,賞罰獎懲,這場大勝也不例外。隨著議政王大臣們商討統計,康熙帝一道道旨意下去,各人有喜有憂,有功記功,有罰領罰,各府人來人往,互相走動,或是上門祝賀或是走后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