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9
歲大寒,又剛過雪災,楚少淵便沒叫弄什么歌舞,只叫奏些佛樂,倒也還挺好聽的。 隨著絲竹聲響起,殿中便更熱鬧幾分。 朝臣們越發活躍起來,陸續有人起身相互敬酒,這也是宮宴的常例,倒也不算違制度。 太后正跟陛下說著話,余光一閃,便看到瑜王妃寬大的身影往臺上走,頓時皺了皺眉。 楚少淵知道母親很煩她,便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慰。 太后瞪了他一眼,轉頭就聽到瑜王妃掐著嗓子說:“娘娘今日真是紅光滿面,光彩照人。剛我我還聽謹郡王妃說今日菜色換了,定是娘娘甩開手,不再cao心這些瑣事?!?/br> 瑜王妃若有所思看了看滿臉不高興的宜妃,又在淡然的貴妃臉上掃過,最后意有所指道:“也不知是哪位娘娘出的手,今日這菜色當真很好,吃得人心里頭舒服?!?/br> 太后卻不上她這挑撥離間的當,反問:“瑜王妃那么聰明,不如你說說,你覺得哪位娘娘最體貼?” 作者有話要說: 安嬪娘娘:我,安嬪,萬眾矚目。 陛下:媳婦好棒,媳婦好美,媳婦頂呱呱。 第134章 瑜王妃微微一愣, 隨即便笑起來。 她的笑聲有些尖銳, 又帶這些讓人不喜的嘲弄, 太后用力忍著,才沒皺眉頭。 所幸這時瑜王領著瑜王世子上前, 才沒叫場面太過難看。 “娘娘、陛下, 給您二位敬杯酒, 上次是少澤不懂事, 全賴陛下耐心教導,若不然他以后指不定闖什么禍?!?/br> 瑜王一開口就是楚少澤年少不懂事,楚少淵自然不會多說什么, 也只端起茶杯, 道:“王叔客氣了,少澤是朕的弟弟, 朕自然應該管教他。晚宴結束還有要事忙,朕便以茶代酒, 王叔不介意吧?!?/br> 瑜王滿面笑容:“咱們都是一家人,陛下太過客氣了?!?/br> 說著,他主動舉起酒杯,自己一飲而盡。瑜王世子跟在他身后,抬頭飛快看了一眼楚少淵, 也低頭喝了口茶。 他還在閉門思過中, 這么長時間也就今天出來參加宮宴,自然不敢飲酒。 等敬完楚少淵和太后,瑜王轉向蘇輕窈, 道:“還要敬安嬪娘娘一杯酒?!?/br> 他沒說為什么敬酒,但再坐幾位心里都明白,他是為了上次報恩寺的事,特地跟蘇輕窈道歉。 蘇輕窈剛要端起酒杯,楚少淵便開了口:“你不宜多喝酒,以茶代酒吧?!?/br> 喝什么蘇輕窈無所謂,便端起茶杯,沖瑜王敬了敬,瑜王淡笑著把酒喝了下去。 待敬完酒,瑜王就要拉著瑜王妃退下,瑜王妃卻是個臉皮厚的,根本就不理他。 “我留下來陪太后娘娘說會兒話,你們爺倆先走吧?!辫ね蹂?。 她當眾給瑜王沒臉,根本不顧他氣得鐵青的臉色,自己倒是很得意,仿佛她多有能耐,多么御夫有術。 瑜王臉上一僵,卻不愿意這場面鬧不愉快,只得勉強說了一句“你說幾句就退下”,便領著兒子走了。 于是太后就只能讓宮人加一把椅子,放在自己身邊。 瑜王妃道:“瞧娘娘這桌上的菜品,倒是同我們的全不相同,安嬪娘娘有心了?!?/br> 剛才誰也沒說今日宴會是安嬪cao辦的,現在被瑜王妃直接說出口,大殿中陡然一靜,不過片刻之后,便復又熱鬧起來,大家的心思卻都飄遠。 蘇輕窈抿嘴一笑,也是落落大方:“多謝王妃稱贊,能給太后娘娘當差,是咱們的福氣?!?/br> 瑜王妃嘆道:“太后娘娘一向疼你,這么重要的差事也交給你做,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孝順太后娘娘才是?!?/br> 她這話一說,若是尋常宮妃定要生氣。蘇輕窈就看宜妃氣的白了臉,心里頭無奈搖頭。 太后今天心情好,實在懶得跟瑜王妃說這些廢話,蘇輕窈便想張口擠兌她兩句。 接過蘇輕窈還沒來得及說話,貴妃便開了口:“王妃說得是呢,安嬪meimei可是我們宮中數一數二的好姑娘,上敬太后,下慈小主,宮里人人都喜歡她?!?/br> 瑜王妃被貴妃一句話噎住,難以置信抬頭看了她一眼,就見貴妃端起一杯秋露白,一口悶進去:“好酒??!” 瑜王妃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她突然發現,宮中這些妃子,不是低頭吃自己的菜,就是相互小聲說著話,對于她的話頭,大部分人都不感興趣,少部分例如貴妃,居然還會幫著蘇輕窈。 這一發現,令瑜王妃倍覺不可思議。 但她卻不能在這種場合問出口,訕訕坐了一會兒,見沒人理她,就只能退下來。 待她走了,旁的朝臣們才陸續上來敬酒,他們都是沖著太后和陛下來的,蘇輕窈樂得沒人搭理,自己開開心心用晚膳。 就在這時,有個翰林院的老大人上來,先跟太后和陛下敬茶,然后卻又舉杯,對蘇輕窈道:“多謝安嬪娘娘,特地給咱們這些老臣安排的淡粥,您真是蕙質蘭心?!?/br> 老大人瞧著都是知天命的年紀了,蘇輕窈半站起來,也舉起茶杯:“大人謬贊了,祝您福壽康健?!?/br> 老大人的頭發和眉毛都白了,笑起來的樣子特別像是彌勒佛,很是富態,他舉了舉茶杯,仰頭一飲而盡,顫顫巍巍下去了。 蘇輕窈小聲問楚少淵:“這位是?” 楚少淵笑著看她,說:“這就是你喜歡的那個的作者,翰林院的名譽院正,也是史學博士張壽張大人?!?/br> 蘇輕窈十分吃驚:“哇,沒想到老大人這么風趣,佩服佩服?!?/br> 楚少淵道:“他是個很幽默的人,朕若是得了閑,偶爾會請他進宮說說話,能漲不少見識?!?/br> 張壽進入翰林院前就很有名,他早年父母雙亡,十幾歲時便游歷天下,三十歲歸京趕考,一舉中了狀元郎。 他中了狀元,卻無心當官,只在翰林院掛了個編修,開始修起史書來。 當時還是厲平帝在位,他看中張壽的人品才學,便特地給了他一個史學博士的官位,允許他每年有一半時間可出訪各地,探尋大梁風土人情。 這樣過了二十年,他終于寫完一部,也算是個很灑脫的人物。 蘇輕窈早年看過,現在被楚少淵重提,不由又有些心癢癢,道:“回去要找出來再看一遍?!?/br> 楚少淵想了想說:“朕那里有一套老大人的簽名版,回頭送給你?!?/br> 兩個人說得熱火朝天,那邊忠勇伯領著夫人上了前來。 他也算是皇親國戚,自家又跟皇室有親,太后自也不會冷臉,很是客氣。 忠勇伯沒看女兒,只領著夫人同太后、陛下敬茶,然后便要退下。 就在這時,宜妃開了口:“父親、母親?!?/br> 忠勇伯身形一僵,他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