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9
書迷正在閱讀:打造計劃+懲罰的夜晚(新)(H)、朔云飛渡(全)(H)、末世之拂曉、王爺,你也重生???、大佬為我競折腰/女配的逆襲(快穿)、鳳在上,凰后要翻身、程老師和衛老板的小日子、一個戶口本、被主席的愛意糊了一臉、[HP]貴族
京城外國語大學的負責人哭暈在廁所。 政績??!沒了…… 第一??!也沒了…… 哆嗦著手指點開新時代掌機上自動推送的‘好好學習’智能教育系統,他期盼著自己能夠發現一些還未開發的功能,然后單獨開發一個比這‘好好學習’智能教育系統更有用的,然而越看越絕望。 他能想到的東西,這個智能教育系統中都有,他想不到的東西,這個智能教育系統中也全都有……用他的眼光來看這智能教育系統,簡直就是完美。 京城外國語大學的負責人神情呆滯地枯坐了好久,才慢慢接受了這個現實,苦澀地自言自語,“不管怎樣,這都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與所有學生的福音,我不能太狹隘了,不能太狹隘了……既然這條路走不通,那就走別的路,政績不能丟!” 化壓力為動力,京城外國語大學的負責人很快就又想出一個給自己添政績的招數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越來越多,提升全民的語言能力迫在眉睫! 京城外國語大學作為國內最頂尖的語言研究學習高校,怎么可以不為國家的建設發光發熱、添磚加瓦? 京城外國語大學的負責人咬咬牙,提筆在本子上寫下幾個想法。 1.重新編寫全套英語教材,實現從小學、中學、大學以及研究生階段的全覆蓋; 2.制定統一的語言能力考察標準,量化學生的語言能力,并且將外語能力列入所有學生的培養計劃中,再次加重權重,爭取將外語成績提升到與語文、數學同樣重要的地步; 3.實現外語教學的本質提升,對接國際化標準,培養真正的語言運用人才。 作者有話要說: 京城外國語大學負責人:反正學生學又不是我學,怎么難怎么來! 第98章 公開撕逼 京城外國語大學的負責人痛定思痛, 生怕這次機會再被人捷足先登, 因此辦事效率極快, 直接召開了教職工大會。 這次教職工大會的內容是不對外公開的。 京城外國語大學的負責人在教職工大會中發話,“所有英語系的老師全都動起來,我們需要盡快提出一套英語考核標準來!作為華國最高的語言類研究院校, 我們必須承擔起這部分社會責任,為華國的所有英語學習者提出一套檢驗自身水平的標準,聽說讀寫全部兼顧, 明白不?” “宣傳部的老師們也都別閑著,你們的本事都在宣傳上,務必要將我們做這件事的意義渲染上去,拔高到不能拔高為止!現在是國際化社會, 我們這些研究語言的人務必承擔起文明橋梁的架構義務來!這是國家賦予我們的責任, 是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是人民賦予我們的責任!” “其它語系的老師也都別閑著,發揮你們的所長,一邊幫助英語系的老師創建考核標準,一邊就自己的專業領域提一套標準出來!雖然世界通用的語言是英語,但不可否認的是, 世界上依舊有許多母語非英語的國家?!?/br> “我們國家需要語言人才來與這些非英語國家交流, 所以這些小語種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只不過我們現在需要集中力量將大事辦好,小語種的研究摸索工作也不能停!” “記??!” “一定要記??!” “集我們所有人的力氣, 先將英語的考核標準提出來!這是當務之急!當務之急!” 京城外國語大學的負責人在可以容納數百人的大會議室中聲嘶力竭地吼著,可見他心里有多么急。 這個活兒雖然催的急, 但摸著良心說,單獨并沒有那么大。 華國人最擅長地就是總結規律了,這些英語系的老師們從上學到工作,從答題人變成命題人,總結出來的規律可以寫幾十萬字,如今讓她們根據這些規律提煉出一套考核標準來,容易得很。 既然校領導說要一套全新的標準,那就要破除所有的‘舊標準’,重新建立英語分級制度。 華國人自古就喜歡‘九’這個數字,那就將考試標準定位九個不同的級別,從一到九,難度依次遞增。 應運而生的,是各種各樣的詞匯書。 ! ! ! ! ! ! 英語系的老師十分賣力,紛紛拿出壓箱底的本事來,詞匯書編寫一本又一本,語法書編寫了一套又一套,標準也從粗略版編制成精細版,甚至于連考試大綱都規劃出來了。 歷時一月,完整的材料摞在了京城外國語大學的負責人書案上,看得那負責人眉飛色舞。 當天下午,京城外國語大學的負責人就親自把這份標準交到了教育部。 ‘教育接軌國際化’這個命題就算放到教育部,那也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沒人會忽視這份標準,相關工作人員快馬加鞭地將標準錄入到電腦中去后后,當天晚上就開始全網搜尋語言學專家來對這份標準進行評審。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語言學專家都是教育系統中的人。 大家接受的是一樣的教育模式,慣常使用的也都是一樣的考核模式,對于這套標準自然是相當認可的,簡直就是全票通過,一眾語言研究者都在贊嘆這一套語言考核標準的正確性,唯獨顧玄芝沒有吱聲。 顧玄芝為什么沒有吱聲? 因為在那些語言學專家眼中,顧玄芝是一個純粹的野路子,她能學好英語,但這并不代表她能教的好英語,她連進入教育系統的資格都沒有,根本不可能收到那套標準的評審邀請,再加上顧玄芝最近每天都在忙著磨制藥茶的事兒,白天還需要給人看病,自然沒時間關注這一套引起全民熱議的語言考核標準。 許多英語學習者一直都在社交媒體上公開@顧玄芝,然而顧玄芝鮮少上社交媒體,這些英語學習者收不到顧玄芝的回復,居然跑到了醫療系統的掛號去來‘召喚’。 當顧玄芝發現醫療系統的掛號區有一堆人花錢掛號只是為了喊她去看社交媒體時,有那么一瞬間,她是完全懵逼的。 啥? 果然日子過好了啊,看這些人吃飽了撐的,沒病掛什么號? 這事兒怪她,提出個精細化種植,讓糧食產量翻了幾番,不然這些人現在肯定在地頭種地呢! 連飯都吃不飽,怎么可能有精力搞這些玩意兒? 家里一點余錢都攢不下,怎么可能有閑錢來掛空號? 顧玄芝毫不客氣地給那些掛空號的‘病人’提出了診斷意見——建議這些病人去看看腦科或者神經科,腦子有問題是病,得治! 不過好奇心還是驅使她去社交媒體上轉悠了一圈。 京城外國語大學提出的這套標準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贊譽,儼然已經成為社交媒體中的熱搜,在實時搜索榜單上高高掛在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