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書迷正在閱讀:打造計劃+懲罰的夜晚(新)(H)、朔云飛渡(全)(H)、末世之拂曉、王爺,你也重生???、大佬為我競折腰/女配的逆襲(快穿)、鳳在上,凰后要翻身、程老師和衛老板的小日子、一個戶口本、被主席的愛意糊了一臉、[HP]貴族
,叔來縣里,是有事同你商量。你們家不是在養蝦養蟹么?我看你們家養的挺好的,算是養出了名頭來,咱們村有不少人都跟著養起了蝦蝦蟹蟹,可問題就在于咱們村里那些人沒有你們家的養殖手藝,白忙活半天,蝦蝦蟹蟹賣不掉,本錢都收不回來,你看你能不能想想辦法,幫幫咱下洼溝的人?” 杜振華明白了村長的來意,他搖頭說,“這可不是我能管的。要是誰家的土地、林地出了問題,那您找我或許還能有點用處,可這養殖的事情我也不懂,叔,您還是回去吧?!?/br> “振華,你不懂,可你媳婦兒懂??!你媳婦兒能耐,讓她幫幫大家,你覺得怎么樣?一個村里住了這么多年,情分擺在那兒,你們明明有辦法幫,可卻是不愿意出手相助,那日后見了面多難堪?!?/br> 這話糊弄糊弄別人或許還行,但放到杜振華這兒,他還真不吃這套,“叔,你這不是讓我難做么?我媳婦兒卻是懂養殖蝦蝦蟹蟹的事兒,但那又不是我懂,就算我懂,但公私得分開,也萬萬沒有拿出來的道理?!?/br> 村長板住臉,拿出長輩的威嚴來,“振華,男主外女主內,難道你連這點兒家庭地位都沒有?” “嘿,您還別說,我真沒有家庭地位。叔,您體諒體諒我的難處,成不?我住的房子是我媳婦兒掙錢蓋的,人家新時代集團給我媳婦兒開出的工資比我高了不知道多少……我倒是想有家庭地位,可沒那個本事,這腰板挺不起來??!”杜振華故意這樣說。 下洼溝的村長差點把鼻子給氣歪了,他重重的一拍辦公室的沙發扶手,“不想幫就不想幫,扯什么犢子借口。振華,是叔看錯你了?!?/br> 杜振華臉上的笑僵了一下,低頭翻了翻文件,同老村長說,“公事公辦,私事私辦,我公私分明,對得起天地良心。難道做這么一份工作,我還得掏空家底來換一個好名聲了?” “叔,你不用說錯不錯看我,我不在乎,你看對我看錯我,對我沒啥幫助也沒啥壞處。不過我得提醒一句,咱們村的公糧可還沒交呢,要不是看在農村的份上,我不可能寬限了一天又一天,馬上就到截止日期了,叔,你是不是得趕緊催催?總不能讓全縣的人都等著咱們村吧!” “要是逾期了,我們就得出錢去買糧食來填補這個窟窿,買糧食的錢先由我們這邊墊著,等來年的各種農耕補助、地畝錢之類下來時,村里人可就別想要了,逾期一年押三年的說法,叔,你不會不知道。要是湊不夠,那明年的農耕補助和地畝錢就只能等到明年把公糧按時按量地交夠,然后再扣除了今年先墊上的錢,這才能發,連續三年,這是文件上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叔,你說對不?” 下洼溝的老村長這才發現,當初他隨隨便便就能訓斥一頓的小后生已經長大了,而且人家很有本事,一張嘴就拿捏住了他的七寸。 “哎……” 老村長嘆了口氣,一瞬間仿佛蒼老了數歲,他說,“今年遭了天災,下了恁大一場雨,我看老百姓可憐,就沒催著交糧,不過你放心,糧食會按時交上來,不會讓你難做的?!?/br> …… 杜振華回到家之后,就把這件事拿出來同顧玄芝商議,想找顧玄芝討個法子。 顧玄芝琢磨了一會兒,同杜振華說,“振華,要不咱開個蝦蝦蟹蟹的養殖飼料廠吧,我去一趟京城,找高新技術研究院看看,能不能定做一批機器出來,然后把這些蝦蝦蟹蟹的養殖飼料賣給其他人,應當就能緩解這陣子的壓力了吧?!?/br> 杜振華搖頭,“緩解不了的?!?/br> “玄芝,你想錯了,你要是把那種蝦蝦蟹蟹的養殖飼料弄出來,蝦蝦蟹蟹降價是必然的事情,到時候分到大家手里的利潤勢必會變薄,你覺得有幾個人會愿意?大家想的都是掙大錢??!” “如果能把蝦蝦蟹蟹的價格整體降一降,其實也挺好。通過這樣的手段,刻意去淘汰掉市場上一些劣質的蝦蝦蟹蟹,讓老百姓都能吃得上味道好還有營養的蝦蝦蟹蟹,這不是更好嗎?就如同那黃豆一樣,我們不僅有浩瀚的國內市場,還有廣闊的國際市場等著開闊?!?/br> “就算我們開始了飼料廠,那產量也是有限的,都在可控范圍之內。更何況商人逐利,老百姓們若是覺得養蝦養蟹掙不了錢,自然就會改行,留下來的人就好好做……而且,如果咱們村和隔壁村的這些問題解決不了,你的名聲也不好聽。如果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對你有幫助?!?/br> 杜振華心里暖暖的,主動去切菜做飯,又問,“如果你這么做了,大嫂他們會怎么想?我看咱哥嫂可都準備大干一場呢,二哥整個人木木呆呆了好一陣子,最近賺了錢,人看著也活泛過來了,你開了飼料廠,那他們還不得急死?” 顧玄芝胸有成竹,“怎么會?要是掙的錢比養蝦養蟹少,我何苦折騰呢?到時候讓哥哥嫂嫂們來飼料廠做,掙得只會比原來多,不會比原來少?!?/br> …… 還未等到顧玄芝去京城,京城就來人了,不過不是高新技術研究院的人,而是農業大學的人。 農業大學的人是帶著問題來的,他們試著在實驗室內用營養液以及多種植物激素來模仿顧玄芝精細化種植大豆的過程,想要沿著這樣的套路去實現旱稻的精細化種植,卻發現實驗總是失敗,查遍各種文獻,就快將顧玄芝編寫的那本書翻爛了,愣是沒有找到癥結所在。 看著農業大學派來的那幾個研究生帶著的種植記錄,顧玄芝面色古怪,“你們懂什么叫旱稻,什么叫水稻么?” 作者有話要說: 開始捉蟲233333,明天可能就兩更啦,我會盡快放出更新來的,因為明天晚上輪到我們萌新請畢業的大佬們吃飯。 第40章 略短小更 能將旱稻和水稻給搞混, 顧玄芝覺得這些農業大學的研究生都挺神奇的。 你們這些年學到的東西都用到哪里去了? 顧玄芝耐下性子來同那幾個農業大學來的學生解釋, “旱稻雖然是水稻在無水層的旱地條件下長期馴化演變形成的一個生態型作物, 但與水稻并不一樣?!?/br> “你們是專業的人才,應該明白,旱稻的莖葉粗壯繁茂, 根系發達,根毛多,根的滲透壓和葉片的細胞汁濃度較高, 耐早、耐熱,吸水力強。若是吸水量太多的話,會導致植株的根系進行無氧呼吸,最后導致爛根病?!?/br> “你們究竟是怎么想的, 為什么會給旱稻選擇水培的方式?這不是給自個兒制造難題么?” 那些農業大學來的研究生一臉黑線, 就讓仿佛突然被命運扼住喉嚨一般,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顧玄芝檢查了幾遍那學生帶來的實驗方法,又發現了好些問題,“關于精細化種植,你們的理解貌似走上了偏差。精細化種植并不是這樣分的,不同農作物的生長階段不一樣, 你們需要根據它們的生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