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
哇哇好一派田園風光! #客家人吃米,當然鎮子外種的全是稻子。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起蛙聲一片。 幾人走在田埂上,稻苗已經出到人半身處,梁雯蹲下來看,只見秧田里似乎有魚的身影。這就是傳說中的稻花魚。 “雯雯!” 梁雯頭一轉,看見應舜臣手里拿著兩枝長長的蘆葦正向她走來。 剛走過來時,路邊長著一大片蘆葦,微黃穗子低著頭,迎風搖曳著,如雪花飄落,分外美麗。 只是,他怎么知道自己喜歡? 屈思陽回頭一看,立馬蹦蹦跳跳沖過來,“應哥哥!可不可以給我一枝蘆葦?” 梁雯起身,應舜臣笑:“可以。你和雯雯一人一枝!” 梁雯接過來,笑著說了聲謝謝。家里剛好有個瘦長花瓶,非常適合插一枝蘆葦。 #哎呀屈思陽這個電燈泡一點自覺性都沒有嗎? #我去鄉下玩也特別喜歡拽兩枝蘆葦帶回家。 #這一期節目也太舒適太悠閑了。美景美食還有……我的臣美人! 遠遠一處建筑矗立在稻田中央,周邊無任何其他建筑,唯獨這一棟。 說它是一棟,是委屈了它。一圈四四方方的高大白墻里儼然是一座城堡。 丘寶:“今晚我們就要在這棟客家建筑吃晚餐以及休息?!?/br> 大家繞過青瓷花柱圍墻走了進來,見到如此高大宏偉的客家古建都震驚了。 中間大門門額上上寫著四個滄桑大字:棣華又堂。四字為楷書,蒼勁有力,古樸灑脫,看得出建筑主人的人生格局。 丘寶:“大家猜猜這棟建筑里有多少間房?” 屈思陽:“49間。中國人喜歡7這個數字,這么大的面積至少有這么多間房?!?/br> 丘寶搖搖頭,“錯!” 屈思陽啊了一聲,“難道還更多?!” 應舜臣出聲道:“164間!” 丘寶一愣,“你怎么知道?” 應舜臣指了指門口,“剛走過來的時候,那里有解說牌!上面寫著這座建筑占地12000平,共有房間164間。是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民居之一?!?/br> 眾人:“……”跪了! 大家都被這建筑的宏偉給吸引了,哪里注意到什么解說牌。 #哈哈哈哈我臣優秀! #這建筑太牛逼了。在哪??!我也想去看看! #我查了下,這座棣華又廬來頭不小。當地一位潘姓下南洋掙了錢回來在老家蓋的。當時據說運了十萬白銀從南洋經汕頭運回松口。修了二三十年,但可惜的是這位潘大佬沒住一天人就沒了。 丘寶咳咳兩聲,“舜臣厲害。這棟建筑方方正正,三縱兩橫,除去中間這一縱的建筑是會客廳、祠堂、主人房外,左右兩縱總共有八個四方小院?!?/br> 梁雯震驚,“八個?” “對,因為建筑的修建者總共有八個兒子。他想讓所有的兒子都住在一起。所以這座建筑叫做棣華!” #臥槽。真是有錢人,給八個兒子修八個院子! #必須啊。主人家就是南洋富商,他們講究落葉歸根,即便在外面再風光,年齡大了也要回來住到死。 #客家人果然有中原遺風,文化底蘊深厚。棣華可是出自詩經小雅,說的是兄弟情深。印證八兄弟同住一起要和和睦睦,兄恭弟謙。 “又,又是什么意思?”葉音希問。 丘寶笑了笑,“因為距離這里不遠處還有一座棣華廬,所以這座叫做棣華又廬!” 眾人點頭了然。 大家感嘆完后,隨著丘寶一起走進。 中間大門常年關閉,只有祭祖或是重大事件發生時開啟。幾人從偏門進,越過高高的臺階,迎面而來的是一天井,四周屋檐低垂,中間四方花臺,上面幾盆花,還有一池大魚缸。四周圍廊又避雨又遮陽?;ㄅ_四周凹陷一圈水溝。據說百年前這水溝里的水由近山泉水引來,甚至可以直接飲用。不過現在水斷溝干,再無這一盛景。 越過一院,又是一院,每一院形制一樣。若關上小門,每一院自成封閉空間。 #處處都是錢的味道。 #我怎么覺著有點南洋的風格?并不全是傳統客家圍屋。 #肯定了。潘姓人在南洋生活多年,帶點南洋風回來也是正常。不然松口老街上那些騎樓怎么來的。 #跟中午看到的客家圍屋不同。這個更氣派更洋氣,但它中軸對陣,中間設主房和祠堂,又有傳統民居的文化含義。 丘寶引著眾人來到西北角的院落,其中一間大房中間已經上好了菜,只等眾人來品嘗。 這座棣花又廬如今還在潘姓后代人手中,目前八個院落中拿出了四個院子開發成餐廳和民宿。因它名氣大,又挨著松口古鎮,所以慕名而來的游客非常多。 幾人落座,棣華又廬的主人親自來打招呼。 “大家好,我叫潘從翔。是棣華又廬建造者潘家棟的重孫子。我是從字輩的,以后各位要是見到潘姓,名中帶從字的,絕對是我親戚?!?/br> 大家笑著說好。 這位潘從翔四五十歲,看長相倒有點南洋人的長相。想必潘姓人在南洋娶了妻,血液里有了異國的基因,后代與本土的客家人長相有些不同。 “今天我們棣華又廬大家準備的是百年前我們潘家人祭祖時吃的最豪華的潘家宴?!迸藦南杞榻B道:“那時候方圓二十里都是潘姓人,就屬我們家有錢。祭祖時我們出大頭,小頭有其他族人出。但中午這頓飯必須我們這一房宴請。久而久之,我們家的潘家宴就出名了。用好料,味道好,花樣多,這是我們潘家宴的特色。今天請各位品鑒!” #哇哇哇一看就特別好吃。 #滿滿一桌,但感覺和粵菜還是有很大差別。不像粵菜那么小盤,那么精致。 #客家菜偏肥,偏咸,偏熟,入菜的都是家禽和山味。而且每次必有雞鴨??雌饋砗茑l土,吃起來很美味。 丘寶喊著大家動筷。 鹽焗雞、大盆菜、全豬套餐等等客家招牌菜都有。 吃飽喝足,主人點亮了門口的紅燈籠,屋檐翹角的古老房子顯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