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5
的學員,包括石小六和馬小七,就算沒有進水利局也給各縣想方設法留下來當了干部。 這年月的特殊人才有這么吃香,李惜文完全沒想到。 沙峪公社的第二期學習班是上期沒有結業的學員再添上二十多考進來的本公社學員。這期學習班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第一期學員成了香餑餑,第二期連學員帶老師就被省水利廳接手轉移到附近的部隊招待所封閉上課。 這期學習班結束,考核通過的學員分到各市區的水利局參加抗旱工作。李惜文則被安排進了省水利技術學校,學校新給三百多即將畢業的學生開了一門的必修課,李惜文和一位中年專家同時開課,各教一半畢業生。 短短兩三個月,沙峪公社就有幾十個人走出去當了干部,這是非常激勵人心的,各生產隊的小學又紛紛辦起來了,曹月英總算如李振華所愿,成了村小的脫產老師。 第107章 專家和雜家 水利學校宿舍緊張,給李惜文和另一位專家沈直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李惜文先報到,學校的秘書估計另一位專家可能會帶家屬來住,就把兩間房子里較小的一間房子分給了她。 這間房是大雜院中的一間,房間里除了一盤兩個人睡都嫌擠的小炕也只能擺一張學生書桌和一把椅子。但是門外有一個小院,關上院門外面就看不見院子里和房間里的情況,很合適女孩子曬曬衣服什么的。再說這房子還通電呢,可以放心的用電腦了。 所以李惜文一點都不計較房間小,就帶著鋪蓋卷和水壺臉盆飯盒住下來了。 學校發給李惜文三十斤教職工食堂的飯票和五十塊錢,吃飯問題也算解決了。 李惜文估計自己上完了課不回梨樹村生產隊也是去別的地方上課,也沒想過她能成為水利學校的正式老師什么的。除了以確定她講的內容是不是和學生的課程有重復為理由向學校要來兩套教科書看,李惜文什么要求都沒提,就是問了問文具店和新華書店在哪兒。 安頓下來她先去新華書店買了幾本和農業生產有關系的書籍,再去買了一堆鉛筆和本子給她爸媽寄回去。 李惜文估計師伯沒有被放出來她都一直會被人盯著,她也不想給別人惹事,并不敢和誰交朋友。不過一個人悶在家里,閑著沒事干也很無聊的。 李惜文把教科書翻過一遍,確定上課用她的初稿草稿完全可以,就給自己另外找個工作打發時間,她打算利用這段時間把農民生產勞動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總結成若干道應用題,編寫一本。 對有事可做的李惜文來說,關門獨處是最理想的工作狀態,問清楚上課時間和教室,她就只有早上去學校食堂打一飯盒稀飯和三個窩頭,中午和晚上就不去食堂打飯了。 沈直帶著老婆和兩個孩子到省城來, 第一天全家在省城逛一圈,第二天再去水利學校逛一圈,新鮮勁和興奮勁過了,對比水利學校正職教職工住的前幾年建的筒子樓宿舍,還有在學校生活的各種便利,這個亂糟糟的、房子又破舊的大雜院就很不能讓人滿意了。 三百多的畢業生和另一位專家一人教一半的安排更讓沈直不滿意。 全部的學生都讓一個人教,教出來的學生找不準地下水那是學生的水平問題。兩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自然會被拿出來比較,學生找不準地下水那就是老師的水平問題了。 牛皮都是吹給外人聽的,自己是個什么水平,自己心里還能沒有數? 另一位“專家”要是更會吹牛當然更好,就怕人家是真比他有本事,比得他顏面無光。 沈直心里的小算盤打了一晚上,第三天早上專程在小院門口等著李專家一塊去食堂打飯。 李惜文開門出來看見一個矮又瘦的中年男人,手里還挎著一個籃子,真是嚇一跳。 沈直看見天仙似的女娃娃也嚇一跳,退了兩步。 李惜文把院門鎖上往外走,邊走邊琢磨她可能是遇到猥瑣大叔了,必須要撿根棍子回家。 到教職工食堂打飯的也就兩百來人。再看到中年男,李惜文冷靜了一點,估計這位就是沈直。 兩個人各教一半畢業生,免不了要被各種比較,彼此就是競爭關系。 李惜文上輩子有爺爺給她加持的金錢光環護身,還因為她確實沒有拿得出手的學術成果沒有利用價值,人人都對她挺好的,她自己沒遇上什么事,但是熱鬧真的看的不少。她回家跟家長說一說學校里的事情,爺爺和爸爸每次都會費好大勁舉例子打比方教育她這個傻白甜不要給別人當槍,那些正大光明或者上不得臺面的小手段她都略知一二。 在前途和事業面前,才沒有人會因為你是女的、長得好看就讓著你,想拿走你的工作成果、順便睡你當是占便宜的猥瑣男倒是一大堆。 所以她才會在實驗室留假的實驗記錄,搞那么多份論文寄出去。 估計這位沈直可能會搞事,李惜文現在編數學實用手冊正在興頭上呢,讓她中斷有意思的工作,浪費時間做個假教案她就很煩躁了。她看見沈直只當沒看見,直直的出去沒有半點停頓。 明天上午就要正式上課,但是估計今天沈直就會來打探。李惜文不想把自己的真實教案給別人看,寫假教案又來不及,再說她也不想沈直有什么借口搬弄是非,她想想就沒有直接回去。 她把裝滿的飯盒放進飯盒袋子里,其實是放進了空間,然后就啃著窩窩頭去逛街,逛到省圖書館就去辦了一張借書證,在省圖寫假教案到傍晚六點半才回家。 六月中旬天氣炎熱。大雜院里各家都在院子里吃飯,李惜文回家端著臉盆去唯一一個水龍頭打水,大雜院的“院長”張嬸就問她:“小李老師,你白天到哪里去了?” “去省圖書館找資料,為了節省時間就沒回來?!崩钕膶垕鹦π?,“您有事找我呀?” “是你們水利學校的沈老師找你。他也住在我們院里,東跨院東廂第一家。找你好幾回你家小院都鎖著門,問我呢。我說你平時都不出門的,今天不在是不是有事?” “還真是有事。明天要上課了,我備課呢,圖書館的閱覽室條件好,我就在那兒待著。嬸嬸,我過去找他去,水盆就擱這兒?!崩钕倪B水盆都不端了,就在滿院子的飯桌中找到同樣在外面里吃飯的沈直一家。 沈直的太太看上去和他差不多大,又黃又腫。兩個孩子大的孩子是個女孩,估計也有十三四歲了,特別特別廋,小的是個七八歲的男孩,雖然也廋,看上去倒還好。他們家兩張方板凳拼在一起,擺著一個盛稀粥的小臉盆,現在臉盆是空的。一個小筐子,里頭也是空的,沈直本人和小男孩手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