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
,你們想買糧! 李大海:我害怕我哥覺得我有錢,我要借錢蓋新房。 李大山:呵呵,借錢蓋房誰不會?借錢我才是專業的! 李大江:我早就想蓋新房子了,我也借錢! 李惜文:隨便吧,攔不住我給爸爸你搬磚。 第22章 住在農業局大院子里有點小動靜躲得開別人的眼睛也躲不開門衛的眼睛,畢竟報紙上天天都是“全國形勢一片大好,畝產又創新高”,李大海有心囤糧也不敢動。 搬進新家之后都不用提醒,李大海就開始了找中間人買高價糧的小動作。他給自行車加裝了側貨架。哪次下鄉調研都要在斜挎包里揣上兩個布口袋,天黑以后再悄悄搬糧食回家。 曹月英回娘家討了一袋紅薯苗,把院子里的菜秧撥去一半種紅薯,圈養了十只小雞崽,還在院子一角挖了個坑埋缸存雞糞。 李惜文和李振強因為家里蓋房子退出新陽市打魚界的這段時間,市里一些初中畢業和小學畢業沒有安排上工作的小青年置辦了漁網和撈網,三五成群到處游蕩,既打魚也打架,打不著魚就去偷河邊湖邊江邊村子人家養的雞鴨,搞得城郊的社員同志們看見背網提水桶的人就想打。 就算蓋房子花了不少錢,家里也還有兩千多塊的積蓄。外面形勢不好,李大海和曹月英就不愿意讓孩子們再去掙錢了。他們給倆孩子布置了考跳級下學年讀初三和高三的任務,把兩個孩子,確切的說是把李振強和曹正道和曹偉都困在了家里學習。 每次賣兩三塊錢,蚊子腿再小也是rou啊,都是可以拿得出手花的錢啊。李惜文很郁悶,和小哥訴說苦悶怕影響小哥的學習,她就給大哥和二哥寫信,吐槽本地打魚界的不專業和不敬業給家庭收入帶來了重大損失。 李振華和李振國的回信大同小異,都叫meimei莫慌,他倆回家肯定能說動爸爸mama讓meimei重cao舊業。同時為了激勵meimei好好學習,他倆還在學校搜集了一些舊課本和舊畫報舊資料寄回家。 李惜文在李振華寄回來的資料里翻出來一本專門講電機的教材,想到掃雪煮茶的里男主說過要用硬紙板給女主做發動機模型來著,發動機她是做不來的,她就想做一個電機模型打發寫完作業的無聊時間。 她空間里是有一些電器里有裝電機,但是她以前只會使用機器就沒想過把電機拆開來研究,當然她現在也沒想過要拆開,拆開來再拼上,萬一她的打蛋器榨汁機吸塵器掃地機器人洗衣機不能用了怎么辦? 現在她家住的是獨門獨戶的大院子,廚房特別大還自來水入戶,等她找到讓電表水表不轉的辦法,她就能趁家里沒人用上洗衣機和廚師機了好嗎? 鋼鐵廠有機器肯定有電機,電機壞了肯定有人能修。李惜文覺得她可以去觀摩一下修理工師傅修電機。 周日她就去找她大舅舅,老老實實說她看過大哥寄給她的書,想做一個電機模型,想看看真正的電機長什么樣,問舅舅能不能讓她看看廠里的報廢電機。 曹興業當廠長之前是搞技術的工程師。搞技術的人最喜歡自己家孩子搞技術了,親舅舅疼愛外甥女簡直沒底線,想看電機還不簡單,他直接就把李惜文帶去鋼鐵廠的報廢品倉庫,交給了年紀足以當李惜文爺爺的吳師傅帶! 吳師傅對廠長的外甥女當然是客氣熱情的,知道她是想用紙板做模型以后,就利用午休時間挑了兩套沒有用處的壞零件,下班以后手把手教她拼一個“真正的電機”! 廠里的制度嚴,哪怕是沒有用處的壞零件也不可能讓李惜文拿走,當然李惜文也沒想過拿走,一連幾個禮拜天她都往鋼鐵廠跑,學會拆拼電機之后她照著零件縮小比例繪出零件圖紙,就開始琢磨是用紙板做模型呢,還是升級一下用鐵皮敲。 按照吳省風俗,李惜文現在實歲不到十三喊十四。李大山家的惜紅就是十四五歲的時候開始挑女婿看人家的。 老父親李大海老母親曹月英對女兒的要求可不是早早嫁人,相反他們特別擔心外面的王八蛋哄騙女兒去談對象,現在女兒對電機很有興趣想研究,他們特別支持大力支持。 李大海去舊貨市場淘到一套舊木工工具提回來,還拖回來半板車的舊木板,不去下鄉調研的時候就把圖紙拿過來,一早一晚用木頭給女兒做零件。 打磨木頭零件的時候他自己拼一拼發現不好拼,又把兒子寄回家的書拿出來翻,最后他嫌手工木造的零件玩著不過癮,問曹月英要錢,從不知道哪里搬回家幾個壞電機,拆開來拼,拼起來再拆,就叫他拼出來一個插上電能轉動的好電機! 明明是要給人家玩,親爸爸你玩的真是興高彩烈。 雖然喊自己的親爸爸爸爸李惜文心甘情愿,但是手工愛好者的尊嚴不能容忍她一點努力都沒有就跪下喊爸爸手工帝! 李惜文去圖書館借回來資料學習,自制木質零件把電機和曹月英新買回來給全家磨豆漿的小石磨連接在一起。 插上電小石磨轉起來那個有勁喲,磨黃豆特別好用,磨米粉芝麻粉更是方便的沒話講。 曹月英越用越喜歡,不只滿足于磨豆漿,她把曹根生請到家里來教她和李惜文點豆腐、挑豆皮、壓豆腐干和千張。 曹根生對這個電機帶動的小石磨非常喜歡。 李大海買那幾個壞電機也沒花多少錢。岳父喜歡,他就再去買來幾臺壞電機,挑挑撿撿拼拼湊湊又拼出一臺能用的電機。 前木匠的專業素養閑置了十幾年卻從來沒有被拋棄,李大海照著李惜文做的那幾個零件改良出來兩套新零件,一套裝在家里的小石磨上,另一套搭配電機上貢給了岳父。 李惜文現在已經不掙扎了,每次看見親爸爸拿著木匠工具在院子里玩,都在心里發彈幕:大佬,你真會玩! 曹根生也是個腦子活絡的人。電動磨他是不借給人家搬回家用的,就是人家拿東西來磨磨的時候要多出一點點抵電費。他自己做的豆腐、壓的千張、撈的豆腐皮也不賣錢,就是自己家里人吃,人家拿黃豆來換他也跟人家換,沒人換他就再加工,豆腐做豆腐乳,千張豆皮曬干了存起來,豆渣做成霉豆渣。這些豆制品別提有多受親戚們歡迎了,做多少家里都存不住。 曹家的電動磨多收的那一點點真的只能頂電費。曹定國手里有錢出得起電費,但是吳省去年的農業生產情況很不錯,別人家都是賣余糧,他們家拿錢買糧食和黃豆太奇怪了不能做。所以誰來用曹家的磨,換他們家的豆制品,他們家都特別歡迎一點都不怕麻煩。 因為便宜干凈又省力氣又快,連隔壁公社的人都愿意多跑點路到曹家來用電機磨磨米粉磨芝麻磨各種想磨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