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5
書迷正在閱讀:師兄,請下凡、[綜漫]尼桑的跟蹤之旅、你是我爸爸系列 5篇(H)、突然站年下(雙性)(H)、聞啼鳥音癡(雙性ntr)(H)、失物招領(H)、大米小麥、聽說破魔盟主和魔教教主有一腿、樓上的,你頂到我了、緣來不由你
命了。 先到吏部排個次序等接見,再兩地往返地跑,一天能辦完的事活活被拆成了三天,帶來的錢帛都快不夠用了。 面圣的時候,圣人是慈祥和藹,還勉勵了他,讓他:“勤政愛民,保寧一方?!蓖醮淌吩竭泼接X得自己這次的考評大概優不了。 接著是見太子,太子簡單問了楣州的情況。接著就急切地問:“三姨還好嗎?!”并不很關心王刺史為官如何,將楣州治理得怎么樣了。 蕭司空與蕭禮父子倒是讓他進門了,這父子倆知道蕭度是個什么成色。蕭度給他們寫的家書里對王刺史的評價并不高,既沒夸他有辦法,也沒夸他有風度。蕭司空查過王刺史的履歷,王刺史家族并不如何顯赫,只能算是比較富有。因為有錢,王刺史他爹貼足了錢求娶到了李氏女,就是王刺史他娘。 王刺史爹不顯,但是舅舅家倒能說得出口——只是這一枝已經沒落了,不沒落也不能看錢就嫁閨女。因為這一點關系,王刺史由舅家穿針引線,給足了錢跑門路。他比他親爹有出息,做官都做到了刺史?!八膬础睓M行的時候,他的門路被扯到案子里打了水漂,王刺史上頭沒人,一口氣被貶到了楣州。 蕭司空父子分別見了他一次,都將蕭度托付給他。王刺史嘴里發苦,心里更苦。蕭度那是個會聽他的話的人嗎?當著蕭司空父子的面,他還得夸蕭度有風度,肯為國家到楣州這窮山惡水的窮地方去。還得夸蕭度年輕人肯干事。 蕭家父子一對千年狐貍精,一聽就知道蕭度不大安份,對他格外的客氣,讓他回去好好管蕭度。王刺史聽得眼睛都直了,這哪里他管得了的呢?就是您二位養出來的他,讓我怎么管?還得低頭答應。 吏部的嚴尚書比他高幾級,比這些人都和藹,問了一句:“手下都是能人,不大好使喚吧?”幾乎要把王刺史的眼淚給感動下來了。好在王刺史及時醒過味兒來,哪怕他點頭了,嚴尚書也不會為他把這些人都換掉,他還得跟這幾個人熬著。 【也不知道他們將楣州折騰成什么樣子了?!客醮淌返慕箲]一直熬到了過年,因為過年圣人要回京城,要大宴群臣。因為楚王要娶親了,圣人讓大家賀完了楚完再走。 新年一過,王刺史一覷見有人動身,顧不得門路還沒跑完,也上表請求回楣州去主持春耕。理由找得還算正當——楣州偏南,春耕的時間比京城早。 桓琚沒有挽留他的意愿,政事堂也同意他走。這一回沒有人讓他捎帶書信,他卻揣著滿腹的心事。一路越想越憋屈,雖是跑官跑門路,但是從縣丞做起,一路做到刺史,他自認也不算太差,何以現在這般艱難了? 王刺史比蕭度還委屈,化悲憤為動力,他將路上的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趕在了正月末回到了楣州。并且路上沒有生??! 看著依稀見過的道路,侍從驚喜地說:“府君,前面就是楣州了!”王刺史心里咯噔一聲,就怕看到什么慘劇。 結果什么也沒有發生,楣州的一切都好得不得了。 蕭度受到連番的教訓,最后居然沉下了心來,沒有再催促著工程進度,反而由著縣令們選擇,先將灌渠修好。河道只疏通了主航道,支流也不著急,且計劃好了第二年冬天再干。還有學校,蕭度也沒有催著馬上翻新,貢士的選拔更是留著等王刺史回來再做。 蕭度自己又干了一件事,他跑去府學,給學生們很講了幾回課,試圖在選拔之前往這些學生的腦子里多塞一點知識。 王刺史回來,蕭度又帶領著楣州大大小小的官員出城迎接他。態度之端正令王刺史以為自己后面的車上坐著一個蕭司空,不然蕭度不可能這么老實!細看蕭度的眉眼,好像神情也不大一樣了,王刺史心中惴惴。 蕭度將王刺史迎到州府,給王刺史匯報了這幾個月楣州的情況之后,還給王刺史出了一個主意:“府君選拔完貢士,我等觀其學問,不妨給他們講幾回課。到了京師也好給楣州爭光?!?/br> 這潛臺詞王刺史聽明白了:【楣州這些貨在京城不夠看的,能刷多少金粉就刷多少,免得太丟人!】 現實美好得讓王刺史簡直不敢相信! 袁樵與宋義、林篁原就是干實務,此時也拿出了成績來,對王刺史的態度還是一如往昔。 晚間,等幾人都離開,王刺史揪了一根自己的胡須:“嘶!疼?。?!”【幸虧沒有向司空說司馬年輕不會做事呀?!?/br> 王刺史有點蔫,想不大明白蕭度怎么就上道了。物反常即妖,王刺史揣起了手,靜靜地旁觀蕭度要作什么妖。 一氣又等了兩年,等到袁樵三年任滿回京,蕭度也還是那個蕭度,除了越發沉穩之外,再沒有做什么事。王刺史的刺史與蕭度的司馬兩個任命都比袁樵要晚一年,袁樵回京,他二個還得在楣州接著干。 【行吧,】王刺史想,【這三年任滿,我也算熬出來了,經過了這幾個人,再遇到什么人也都不用怕了?!?/br> ~~~~~~~~~~~~~~~~~~~~~~~~~ “經過這些事,以后再有什么事也難不倒我了?!绷河耱T在馬上,笑瞇瞇地對袁樵說。秋高氣爽,正是跑馬的好時候。 袁樵笑問:“真的么?” “呃?” “唔,等回京你就知道了?!?/br> 梁玉瞪起了眼睛:“要說就現在說,做什么吊人胃口?” 袁樵拔馬靠近,小聲道:“我會幫你的?!?/br> 梁玉臉上一紅:“這話聽著真怪?!?/br> 袁樵道:“據我所知,袁氏一門數百口,唔,這還沒算散在各州縣的,加起來總有上千了。你慢慢記?!?/br> 梁玉的臉由紅轉綠,最后青了:“啥?這么多人?” 袁樵說的還算少的,她也不用把這些人都背齊了,可京城近枝、他們的姻親關系,這些加起來真有幾百號人,這些不能說非常熟,至少得都認得,還得大概說得清相互之間的關系。比起這龐大的關系網,當年梁家進京的時候宋奇給整理的那一份當時夠用,如今看來真是簡易得不能再簡易的兒童版了。 梁玉深吸了一口氣,最后點點頭:“行!老子他娘的就沒怕過!” 袁先埋下頭,笑得快要握不住韁繩了:【娘子進京,該怕的是他們吧?】 帶著愉悅的心情,袁先也說:“娘子,我也會幫你的?!?/br> 梁玉抽抽嘴角:“乖~我看你有點幸災樂禍?!?/br> 袁先放聲大笑:“是有點兒,不過我看娘子不是會有什么災禍的?!?/br> 這孩子對梁玉有著不知道哪里來的信任。 這種信任一直維持到了一行人進入京城。 袁家一行人與梁玉走的時候并隊走,回來的時候也結伴回。梁玉在楣州的事業做得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