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2
書迷正在閱讀:師兄,請下凡、[綜漫]尼桑的跟蹤之旅、你是我爸爸系列 5篇(H)、突然站年下(雙性)(H)、聞啼鳥音癡(雙性ntr)(H)、失物招領(H)、大米小麥、聽說破魔盟主和魔教教主有一腿、樓上的,你頂到我了、緣來不由你
??墒沁@件事情……” 這件事情不能說紀申完全沒有責任,但是因此攻擊紀申也未免有些不要臉了。紀申的父母還在世,并沒有隨著兒子到京兆來享福。老人家一輩子在家鄉生活慣了,到老也不肯輕易挪了地方。紀申與天下所有的孝子一樣,按照常規的辦法,派了一個兒子到家鄉代自己盡孝。 紀申弟兄六個,各有子女,紀申自己有三個兒子,將長子留在家里,又將一個侄子也帶在身邊指點栽培。紀申的俸祿除了自己一家的開銷,統統寄回老家奉養父母、購買點祭田、辦個族學,周濟貧窮的族人、支援宗族子弟讀書。如果一切都按照紀申的安排來,紀氏家族應該是詩禮傳家、家風淳厚的。 留在族中的是他的長子,紀申這樣的安排,一則盡孝,二則也是鍛煉長子處理事務的能力,在宗族中培養長子的影響力。 問題就出在這個兒子身上了。這個兒子打著紀申的旗號做了許多不法之事——這些事紀申卻是不知道的。 自從杜氏謀逆案之后,到“四兇”湊成個整數的這段時間里,外人看“四兇”橫行無忌,“四兇”則以為辦的都是些小案子,既沒有謀逆也沒有巫蠱,實在不過癮。抓來拷打抖威風的也都是些小官小吏小民,并不能顯他們的本事。勒索的雖是京中的富戶,使他們個個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生活,心里總是缺了點什么。 【一定要辦個大案子,搞一個大官下去,讓所有人都怕了我!】這是“四兇”共有的想法。 共同的理想使他們走到了一起,互相交流著經驗,又各圈一片菜地,何源先聲明要搞紀申,讓其余三人都不要跟他搶。三人也都同意了,口中說著:“那是當然,朝臣何其多,紀申卻是名聲最好,何郎能辦下這樁案子來,我等才是真的服了?!?/br> 心里卻都很懊悔——為何先挑紀申的不是我?越是這樣的人,將他打趴下了,才越能顯出本事來呢! 何源與三位同好達成了默契,一面在京師打幾個人、勒索幾個富戶,一面派人去紀申的家鄉去調查。以何源的經驗,樹大有枯枝,一個家里如果有十口人,至少有一個跟其他人不像是一個娘養出來的?!炯o申可不是個光棍兒??!】何源得意地想,【只要五服里有一個打著你的旗號做不法事的,我都能扯到你!】查出來的結果讓何源大喜過望,休止是五服?就是親兒子犯法! 何源寫彈章的時候,興奮得手一直在抖,寫出來的字都是顫的?!八膬础鞭k案一個共同的特點,只要有點餌,他們就能給你整一鍋的發面饅頭出來。何源的文采很糟糕,但是他的一句話觸動了桓琚,“紀申不知約束其子,恐翌日將成禍端”。 有這樣的前情提要,桓琚不去安撫紀申就很有道理了?;歌⒌谋疽獠⒉皇歉F治紀申,只是剛好遇到了有真憑實據的事情,要敲打一下紀申?;歌聪纶w、杜,逼退了蕭司空,為的是什么?他的腦子一直很清楚,他要交給兒子一個沒有權臣掣肘的朝廷,一座太平江山。否則前面逼退了蕭司空,后面再來一紀司空,他何苦來? 梁玉聽了,依舊不放心:“如此看來,不是圣人要除掉紀公,可是一旦與酷吏關聯上了,我心里總是不安。紀公現在在哪里呢?” 呂娘子道:“還在京兆府里,紀公當時就謝罪了,圣人沒有將他下獄?!?/br> 梁玉長出了一口氣,又愁道:“圣人會怎么罰他呢?按照慣例……不,現在慣例恐怕不大適用了。呂師……” 她才想說讓呂娘子保持與宋奇的聯系,忽然發現剛才自己疏忽了一件事:“你不難受呀?先把衣裳換了吧?,F在咱們急也急不來,爭也不在這一時,你我在這件事上也使不上力的?!?/br> 呂娘子這才覺得后背不得勁,她背上的衣服已經全被汗粘在了身上,匆匆說:“我去去就來?!?/br> 呂娘子麻利的換好了衣服,梁玉便說要回家去住兩天。呂娘子道:“不錯,府里或許還能有些別的消息呢?!?/br> 兩人在侍女的擁簇下回府,路過前殿,書生們已平息了義憤。他們還是要靠著抄書、編書糊口的,幾個悄悄有了打算:“我們在這里照著你編的寫,難道私下里不會自己改寫個結局嗎?”幾人約定,先把梁玉給的那個結尾寫完,然后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寫一個,寫完了一齊拿出來,看誰寫的更好。 梁玉現在哪有心情理會這個事?一面走還一面問呂娘子:“程家娘子做壽,禮物備下了嗎?”她說的是程為一在宮外娶的那個娘子,程為一滑不留手的人,一般資財他也瞧不上眼,梁玉就與程家保持一個不遠不近的關系,有事也去送點禮,留點退路。 呂娘子心領神會:“再加些吧?!?/br> “好。點點庫里,有什么貴重的,留一份兒,萬一紀公的事情不大順利……”這個時候,什么親王大臣太子的,都不如桓琚身邊“親近無害”的人說兩句話。 呂娘子也有個主意:“那好,‘四兇’張狂,他們自身也有破綻,我也盯一盯這個?!?/br> 梁玉嘆道:“還要看圣人呀?!?/br> 兩人上了車,都愁得說不出話來。一路上屬于京城的各種聲音不斷傳來,聽起來都沒有了原先的滋味了。 ~~~~~~~~~~ 到了梁家,卻是一片喜意。 梁家真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梁滿倉與南氏也給兒子、孫女重又選了幾戶認為合適的人家。梁滿倉讓妻子跟閨女去“說說婆婆mama的事”,被南氏啐了一口:“這般說,你別吃媳婦茶!” “憑啥?老子給他娶的媳婦兒,憑啥不能吃媳婦茶?” 老兩口互嗆了幾句,南氏將女兒拉到自己房里,給她看幾張帖子:“這個是楊家的,他家小郎君跟你大侄女年紀差不多,這個王家的,家里的小娘子比六郎小兩歲……” “楊?”梁玉很吃驚,“那咱們得多備些嫁妝了?!?/br> “嗐,不是那個楊,咱哪攀得上呀?” 原來,此楊非彼楊,跟袁樵的舅家楊家不是一回事。同一個姓也得分地方、分血緣,這個楊家想蹭袁樵舅家的親戚還蹭不上。南氏給梁玉看的這幾張帖子,都是他們挑選過的,這些人家祖上有些功勞。譬如楊家,曾祖輩也算是開國元勛,但是子孫既多,不那么出挑又非嫡系的就沒有那么的風光了。楊小郎君的爹如今做著個從五品的武散官,不上不下,楊小郎君不是長子,兄弟又多,蔭也蔭不到他。 梁玉道:“這個有點低了吧?” “這個穩妥!還是原先的老鄰居!都是老實人,絕不會像上回那樣吃官司的?!?/br> 梁滿倉夫婦選親家,仍然秉承著鄉間一貫的傳統——近!能說給本村的就不要去鄰村找女婿,能說給鄰村的就一定不肯再多跑五十里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