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
書迷正在閱讀:師兄,請下凡、[綜漫]尼桑的跟蹤之旅、你是我爸爸系列 5篇(H)、突然站年下(雙性)(H)、聞啼鳥音癡(雙性ntr)(H)、失物招領(H)、大米小麥、聽說破魔盟主和魔教教主有一腿、樓上的,你頂到我了、緣來不由你
第5章 背井離鄉 得了陸誼的允諾,梁玉再不耽擱,匆匆施了一禮,跑去找梁滿倉去了。 大哥、二哥已經在梁滿倉屋里等著她了,見到她來,梁大郎先埋怨一句:“怎么你做事也這么不牢靠?” 梁玉道:“哥是先埋怨我呢?還是先讓我給爹回話?” 全家加起來也沒有她的嘴巧!梁大郎白了她一眼,往后一退,將這個不好對付的meimei交給親爹來管教。 梁滿倉也不含糊:“咋回事?你才走,他們就來人問,你事兒辦得怎么樣了?” 梁玉先把一塊金子交還給梁滿倉:“銅錢沒法換,這點金子兌出銅錢來得一麻袋,我扛著沒法兒翻墻。另想辦法吧。師傅那里去了,頭一樣,叫咱別聲張,別拿自己就當舅爺了,這背后肯定有事兒,有什么事兒,她也猜不透。叫咱心眼別太實在??粗鴮υ酆玫?,未必就全是好心。大戶人家的心眼,比咱們多。對了,還有,最要緊的一條,讀書認字?!?/br> 梁大郎忍不住插嘴:“就這樣了?” 梁玉道:“還能咋樣?”吳裁縫說她的那些話,她當然就自己吞下去了。 梁滿倉卻夸了一句:“你這師傅拜得好。我咋沒想到叫你們認字兒呢?方才張郎君來了,說了一堆好話,衣裳的事兒,你怎么弄的?” 梁玉一怔:“怎么都說衣裳?衣裳咋了?不好?不行?” 梁滿倉道:“那就不是啥大事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咱上了京再說。陸郎君說,京里有圣上賜咱家的宅子呢。等到了自己家,咱再講究旁的。這認字兒,要有先生呀?!?/br> 梁玉道:“剛才他們問我話,我已經說了,他們答應了?!?/br> 梁大郎道:“你咋不跟爹先說,就自己做主了?” 梁玉道:“我看他們對咱沒那么貼心,有縫咱就得鉆,要不得等到啥時候才有機會跟他們說這個事兒?我看衣裳的事兒,在他們心里好像也不算太小。就拿著這事兒跟他們講價唄?!?/br> 梁滿倉想吳裁縫的建議與自己先前想的,也差不太多,便對兒子們說:“行了,都能安心啦,告訴他們,都老實著點兒。等來了先生,都跟著學字兒?!?/br> 梁大郎一臉為難:“阿爹,我就不用學了吧?” 梁滿倉一看長子,三十好幾,兒女都快能成家了,再叫他跟幾歲的侄子一塊兒學字,也確實不大像樣。梁滿倉自己是不想去上學的,將心比心,梁滿倉發話了:“凡比六郎小的,都得上學!”梁大郎、梁二郎都舒了一口氣。逼兒子讀書,這個他們樂意干。 梁滿倉想了一想,又說:“玉也跟著上學!” “啥?”梁玉吃了一驚,“我?” 她對讀書識字并有執念,且也知道叫女孩兒讀書的人家很少,自己的志向也不在這上頭。乍一聽梁滿倉這吩咐,全然摸不著頭腦。 梁滿倉肚里有一本賬:小閨女是兒孫里最聰明的一個了。梁玉能記住家里每一樣東西放在什么地方、谷子的損耗,幾畝薄田的產出,每年出多少稅。當初他把小女兒、比小女兒大一歲多的大孫女、比小女兒小幾個月的二孫女、三孫女,四個一塊兒送給吳裁縫,半個月后,退回來仨。梁玉在縣城沒幾個月,沒耽誤學手藝還能聽說官話了,不識字,但是會簡單的算個數。 梁滿倉當然希望有一個精明的兒子,如果沒有,女兒精明他也不會拒絕的。既然女兒聰明了,就得人盡其用!指望兒子學會這些,不如指望閨女。 “學!憑啥不學?還要你出力呢!你認字,我得再交你個事辦,你得學記賬、算數?!绷簼M倉知道有賬房這種人,但是一個鐵公雞,更愿意相信自家人。 那就學吧,梁玉也沒拒絕,技多不壓身。再說了,會自己記個賬也挺好的。 梁滿倉道:“大郎啊,你去跟郎君們說,我求他們的,將你meimei也捎上一塊兒念書吧?!?/br> 梁大郎趕緊答應了下來,梁玉左看沒事,右看沒事,也起身:“阿爹,那我也……呃,這沒我什么事兒了呀。一閑下來還真是難受?!?/br> 梁滿倉也笑了:“都是賤骨頭,你爹也是賤骨頭,閑下來就心里發慌,非得干點活不行。去你娘那兒吧,再給她畫個菩薩相,她家里那個沒帶出來哩?!?/br> 家里那張也是梁玉給畫的,梁玉沒學過畫畫,這門手藝也是被逼出來的。梁滿倉摳門,不舍得花錢去請張菩薩相,看閨女帶花樣子挺順溜,就說:“都是畫,你也見過廟里菩薩的,就給畫一個。自家用心畫的,比他們拿來賣錢的還心誠哩。心誠才靈驗,你娘那念珠,就是我給車的,很靈的?!?/br> 梁玉就擔了這么一項任務了。畫技好不好另說,倒真有幾分像,南氏也不挑剔,天天對著念佛——南氏一卷經文也背不起來,只會念佛號、求愿。 ———————————————— 梁大郎去找陸誼,一路上在肚里翻來覆去把要說的話打了無數遍的草稿,以期能說得順溜?!咀x書、讀書,我妹也要讀。不對,是我爹說,我妹也要讀。嗐,哪有姑娘家跟小子們一塊兒念書的?人家能答應么?不不不,阿爹說了是得讀的……】 他在這里忐忑,卻不知陸誼三人正商量著這件事呢。 昨天夜里,他們就商量了一夜,達成的共識就是要梁家人讀書學禮。 不學不行!丟臉、耍橫,都是小事,京城能人那么多,丟臉他們也丟不過一些人,耍橫也絕耍不過另一些人。是不能讓他們成為小人攻擊太子的借口! 故去的仁孝太子樣樣都好,雖然不是嫡出,卻是長子,禮賢下士,得上下人心。只恨唯一的短處就是短命,早早的薨了。圣人寵愛凌賢妃,也寵愛賢妃所出的許王,想立許王為太子。賢妃有兒子,想做皇后,想兒子做太子。 可宮中是有皇后的,杜皇后系出名門,雖然無子卻素無過失。凌賢妃呢?樂戶出身。 當今太子排行第三,因二哥夭折,如今是諸子之長,所以蕭度的父親蕭司空聯合一干老臣,硬是為他爭了個太子之位。 太子生母本是宮人,兒子封王,她也還是個宮人,沒人在意她,自然更沒有人覺得有關心她的娘家的必要。不幸仁孝太子就是太好了,覺得弟弟十四、五了,生母還是個宮人,不好!又由己及人,想給弟弟把外家給找到,也好叫梁宮人一家團聚。 事沒辦完,仁孝太子病逝,因關系自己弟弟,將這事兒也在遺囑里傳了下來。 要蕭度講,這真是仁孝太子除了短壽之外另一件讓人不滿意的事情。 可既然都找到了,就得管起來。蕭度還有一個主意,他們來的時候是走陸路,回去的時候從運河走,行船不耽誤學習,得給他們灌輸一些常識。昨夜商議完,連夜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