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書迷正在閱讀:【東方不敗同人】令狐有情、嘴炮天師當影帝[娛樂圈]、[綜]死不了的太宰先生、農家之石山(穿越)、[綜]當炮灰boss們狹路相逢、長命女、師兄,請下凡、[綜漫]尼桑的跟蹤之旅、你是我爸爸系列 5篇(H)、突然站年下(雙性)(H)
痛苦,因為在她不知不覺中,顯然太子已經決定了某件事,無論她做什么,都不會有改變,她只能順著他的想法做下去,不然只有一個下場。 這就好像一個溺水的人,本以為自己找到浮出水面的方法,卻發現根本是枉然,她只有認命地順著系在手腕上的那條線,不做任何抵抗,才能活下去。 太子妃哭了。 乳母縮在一旁瑟瑟發抖,不懂太子妃為何突然闖進來,怎么又突然哭了。 顯然這不是好事,進退不得,她只能杵在那兒。 不知過去了多久,太子妃挺了挺脊梁轉過身,等她轉身的時候臉上的淚痕早已消失,仿佛方才抖著肩膀只是乳母的錯覺。 “趁著天氣好,不熱的時候就多帶大公子出去走走透透氣,別總把人拘在屋里。還有,他若是想站了,就讓他多站站,快兩歲的孩子也該學會走路了?!?/br> 提起大公子,乳母顯然有許多話可以說。 “太子妃放心呢,大公子雖然不常出門,但二郡主總來看大公子,姐弟倆經常玩著呢,二郡主也說要讓大公子早點學會走路,所以平時大公子有精神時,奴婢們都會撐著大公子四處站站走走,現在大公子也能走兩步了?!?/br> 顯然這是今天唯一能讓太子妃高興的事,她有些欣慰的點點頭,同時心里也有些自責,她一個大人反倒不如女兒。 想到這里,她想起也有很久沒去二郡主屋里看看了,便吩咐奶娘小心侍候后,就轉道去了二郡主屋里。 二郡主也有五歲了,今年春上剛從東廂搬了出來,挪到繼德堂旁邊的小跨院里。 小跨院里開了兩扇門,一扇門通往繼德堂,一扇門通往后頭的后花園。宮里的孩子都早熟,公主皇子們五六歲就要辟宮另居了,這般也是為了能讓孩子早些獨立。 太子顯然對幾個女兒很上心,今年春天剛在毓慶宮后面設了處女學,擇了兩個學問不錯的女官前來教導女兒們讀書。 大郡主和二郡主已經入學了,三郡主還不足五歲,不過過陣子大概也要入學。 太子妃來的時候,二郡主正在書案前提筆描紅,顯然她這般年紀練字還有些吃力了。她身子弱,乳母和宮女們也不敢在屋里放冰,額上已經積了薄薄一層汗珠。 小宮女一邊打著扇子一邊說:“二郡主您就歇歇吧,反正就算寫不好,先生也不會罰您?!?/br> “那如果照你說的,反正寫不寫先生都不敢罰,何不也不用去了,那父王專門設處女學用來干什么?!?/br> 小宮女不說話了,二郡主放下筆,拿起帕子擦擦汗,抬頭就看見太子妃站在門口。 “見過母妃,母妃您怎么來了?”二郡主繞出書案,來到太子妃跟前先行了禮,才眼露好奇地看著她。 看著這樣的女兒,太子妃也感到很陌生,似乎自打女兒學會走路,開始跟著嬤嬤學規矩,她又懷了鐸兒,母女之間就漸漸疏遠了。 她總是太忙,忙著安胎忙著生氣忙著算計人忙著掙名聲找靠山,卻唯獨忽略了自己的兩個孩子。 孩子才是她的根本,曾經她擔心二郡主養不活,又擔心鐸兒養不住,現在兩個孩子都很好。 幸好兩個孩子都很好。 “母妃今天有空,就過來看看你。去女學后可還適應,先生講得可還能聽懂,母妃讓人準備了一套筆墨紙硯,……一直想拿給你,卻忙忘了,等會母妃就讓富春去拿過來?!?/br> “真的嗎母妃,大姐進學時,徐庶母就送了她一套。不過大姐分了我一半,等會母妃送了我,明日我去學里也分大姐一半?!?/br> 一直跟在后面的富春忙道:“奴婢這便讓人去拿?!?/br> 等東西拿過來后,二郡主很高興,母女倆也說了很多話。到了用午膳的時候,二郡主邀請太子妃留下用午膳,太子妃答應了,顯然這讓二郡主更是高興,小臉上都是笑。 可這讓太子妃卻很是心酸,暗自譴責自己不提。 用膳的時候,二郡主有些猶豫道:“母妃,其實弟弟沒有你想的那么身體不好,他就是身子弱了點,能不能別讓乳母總把他拘在屋里?!?/br> 太子妃的眼淚差點脫眶而出,不過她忍住了,說了句好。 第83章 知道蘇良娣又懷上了, 有的人不敢置信,但跟隨而來的又是慶幸。 這其中就包括胡良娣。 捫心自問, 她承認這種情緒有點太貶低自己, 似乎就是輸給了那個女人,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女人的風頭太足了。 太子也不知道是著了什么魔, 明明以前寡淡得厲害, 一月里能有十日來后院就不錯了, 這其中一大半還要被太子妃瓜分,其他人能臨上一兩日就是燒高香。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 都旱著也就旱著了,太子妃是爭不了的,別看胡良娣沒少和太子妃挑釁,可她實際上很清楚其中的度,傅皇后能容忍的度, 太子能容忍的度。既然不能和太子妃爭, 她當其他人中的頭一人總行了。 曾經胡良娣還沾沾自喜, 后來見過什么叫別人都旱著,就那一處澇,她就明白什么叫做不公平了。 可不公平的事早就發生了,就在太子妃和她都懷著身子的時候, 如果可以再來一次, 哪怕懷著身子掙破頭, 胡良娣也要跟去南巡, 可惜沒機會給她重來一次。 一步落后, 步步落后,現在她倒淪落到撿別人的下水菜,反倒還沾沾自喜。胡良娣相信沾沾自喜不止她一人,肯定還有別人,所以她的情緒也就沒那么嚴重了。 第二天一眾人齊聚繼德堂。 太子妃不在,過了會兒才姍姍出來,說是去看大公子和二郡主了。 沒等胡良娣這個老人兒說話,新人中因為膽子大往太子妃這跑得勤,所以格外顯得高調的李良媛說話了。 “太子妃,妾身聽說蘇良娣她有身子了?那妾身等要不要去探望一二?” 這次四個新人中,兩人封了良媛,兩人封了最低等的奉儀,這李良媛就是兩位良媛其中之一。 其出身公主府,祖母是長順長公主,因長順長公主幼年時被皇太后養過,所以在一干公主中還算出挑。 長順長公主的駙馬就姓李,李良媛是公主府二房的女兒,因著是被太后賜來的,又是太子妃親自求的人,李良媛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是太子妃的人,所以自打入了東宮以來,一直往繼德堂走的勤,這種時候問出這種話,也就不顯得突兀了。 不得不說,皇家出來的人就是和一般小門戶的不一樣,明明李良媛不是這個意思,卻偏偏被冠上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 太子妃心知肚明,這都是在等著她做主呢。 可她為何要給她們做主,明眼可見太子短時間不會給她孩子了,不想便宜蘇盤兒,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