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0
皇自然也是歡喜,“王公安。此次回來能看到王公康健,大喜事?!?/br> 年邁的店老板又親自端來一碗荔枝膏水,望著上皇兩眼濕潤,躬身給上皇行禮,“上皇安?!?/br> “林公安。我一回來就想著帶孫子來嘗嘗林公這里的荔枝膏水?!鄙匣室姷轿羧盏拿耖g老友們非常得開心,幾個好友坐在一張桌子上,他捧起來湯碗喝瞬間通體舒暢,“就是這個味兒。離開了汴梁,就喝不到這個味道了?!?/br> 王公瞇著眼睛高興地笑,“自從運河一開通,我們幾個老家伙就在想著,上皇和官家會不會回來一趟,果然被猜著了。官家的公告一出來我們就開始準備各種物事?!?/br> “眼瞅著運河一天天的開鑿疏通,我們這些跟去汴梁的老家伙們怎會不想著回來看看?只是一直擔心回來一趟勞師動眾的花費大而猶豫?!鄙匣矢袊@一聲。 “官家孝順?!绷止珜χ雷套痰挠弥笾Ω嗨男√有Φ囊娧啦灰娧?。 王公跟著附和,“走水路方便,花費不大?!?/br> 他們是真心覺得上皇一家人都是簡樸得很,那些豪門士族一頓飯的花用,和上皇一家人一個月的吃穿。更何況上皇和官家每次出門花的都是私庫,路上也從不擾民,和普通人坐船游運河沒有區別。 上皇聽了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說實話,他乍一聽到兒子決定要領著他們一起回汴梁的時候,真的是既有驚喜又有著順理成章。不過他想到王老的家事,又出口安慰了一句,“孩子們各有各的難處,燕京城里頭現在和當年的汴梁一樣,日常開支大得很?!?/br> 王公輕輕搖頭,“我都想通了。孩子長大了成家立業,也就和父母關系不大了。他們孝順,我就受著;他們不孝順,我自己也能過得樂呵?!?/br> “這句話有道理。老了老了,身體好比什么都好。咱們也不麻煩子孫們端茶倒水的,自己過幾天清閑日子,也挺好?!绷止亟涌?。 林公的大兒子,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一邊忙乎著招呼其他來客,一邊因為親爹的話中之意苦笑。他的那位三弟,真的傷到了親爹的心了。 不了解情況的上皇面露疑惑,不過他也沒問。柴米油鹽的過日子,誰家能沒點兒鬧心事兒? 咳咳,他們家的懶兒子除外。 祖孫倆專心的用著他們的荔枝膏水,林公笑哈哈的開口,“小老兒已經想開了,牛不吃草還能強按頭不成?反正我身子骨還行,大兒和大兒媳婦也孝順,我們把小孫子接過來養著,讓孩子他娘另外找個好人家嫁了?!?/br> 說著話,他發現小太子一碗荔枝膏水快要吃完,就讓自家兒子把他特意備好的上好的荔枝端出來,小太子果然是大眼睛發亮,對著新鮮紅艷的荔枝猶豫了一下,飽含期待的目光看向自家翁翁。 寵愛孫子的親爺爺微笑,“五顆?!?/br> “謝翁翁?!毙√犹貏e高興,昨天婆婆只給他吃四顆。 王公和林公親眼看到小太子如此的乖巧可愛,又和他翁翁,爹爹一樣的喜歡荔枝,俱是滿心的欣慰和歡喜。林老在一盤子荔枝里面仔細地挑出來五顆熟透的荔枝放在一個小盤子里,又吩咐兒子去準備淡鹽水。 小太子認認真真地剝荔枝,去核,甜香滿口的荔枝讓他吃的大眼睛瞇著,格外得心滿意足。 上皇他們不緊不慢地聊著家常,說起每年在燕京吃荔枝的不容易,說起很多商人見機在開春的時候砍伐荔枝樹運到燕京,導致蜀中和南方的當地人吃不到好荔枝的事兒。三位老人都覺得這個法子不長遠,需要禁一禁。 又說起各自家族里的不肖子孫們,提起當年王公為了給兩個兒子在燕京買宅院把祖傳的字畫變賣,結果遇到官家,多賣了一倍銀子導致兩個兒子爭家產的事兒,三位老人又是免不了一番嘆息。 玣兒小寶寶聽得懵懵懂懂,在心里默默地記下來,等著晚上回去問爹爹。 晚上父子倆洗漱沐浴過后,官家聽了兒子一字不漏的描述,小驚訝。沒想到自己這輩子第一次拿著銀票逛街,后面居然發生了這么多事兒。 圣人聽到爭家產的事兒,聯想到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當年發生的各種事以及現在兩支人的爭論,更是唏噓不已。 “我們就玣兒一個挺好?!迸R睡覺前,圣人忍不住開口,在心里打消了想要努力再生一個的念頭。 官家懶懶地笑,雖然已經長到二十多歲,眉眼間的那股子稚氣爛漫還是依稀可見。當然,圣人這些年因為日子和順,一雙水杏眸子還是和以前一樣的純真干凈。 “就玣兒一個多好。萬一再生個閨女,將來長大了嫁人離開家,我們如何舍得?”官家非常慶幸頭一胎就是兒子。 圣人嘴角一抽。不過她想到自己當年出嫁的時候家人紅紅的眼眶,好像辦喪事一樣的表情,又覺得官家言之有理。 小兩口都覺得玣兒一個挺好。不知情的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覺得兒子不到二十歲就有了玣兒還這般的健壯靈慧,也是滿足得很。這樣就導致了玣兒小寶寶長大大婚后,也理直氣壯的認為應該生一個。 翁翁是一個,爹爹是一個,他是一個,他兒子也是一個,正好。 自從兒子大婚后越來越懶,從親爹去世的傷痛中恢復過來的官家就經常帶著小媳婦出門游山玩水,自是不會干涉他的看法??墒撬恢?,朝臣們著急啊,皇家這眼看著四代單傳,和宗室們都出了五服了,萬一哪個出了意外,如此龐大的大宋國豈不是要大亂? 可是自從上皇去世后,太后娘娘對家人都是一副只要兒孫們開心萬事不管的態度,他們實在是不知道該找誰去勸說太子殿下。 無可奈何之下,眾人集體上書請求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多多的生育,繁衍子嗣。 已經年邁的當朝宰相王安石大人聽著長成翩翩少年郎的小太子堅定地拒絕納妃的提議,恍惚看到了當年官家在早朝上打定主意不納妃的模樣。 就聽王大人中氣十足的說道:“殿下不納妃,臣等自是不會干涉??墒腔仕梅毖荜P系到大宋的國運?!?/br> 太子殿下瞪眼,他兒子剛剛過了周歲抓周儀式,長得很健康,他的“皇嗣繁衍”任務已經完成了。 已經升到副相位置的蘇軾大人笑咪咪地說道:“殿下和太子妃感情好,再生個小娃娃多好?生個小王子就和小皇孫作伴兒,生個公主咱們就招贅上門?!?/br> 被皇家這幾代單傳逼得沒招兒的朝臣們是真的認為,皇家哪怕是多個公主也行。公主招贅后生的孩子也姓趙,也是皇家之人,總是個后備人選不是? 總之,必須在官家和圣人回來前讓殿下同意再生一個小娃娃。 太子殿下被他們如此這般的圍追堵截了半個月,感覺自己實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