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
約定俗稱的辭官致仕--“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這些年因為國家大事太多,范大人一直留在任上日夜cao勞,白胡子花花的,天天跟著早朝,他每天看著都不忍心。 太上皇嘴角抽搐,兒子自己眼里沒有權勢地位,大小事務都放手給大臣們自由做主,也幸好遇到范仲淹、包拯這樣的人。 官家沒有親爹的那些想法,他想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一生,想著大宋官員致仕后的養老生活,不確定的問道:“范大人為官做事克己守禮、公正有德,一生致力于報效朝廷,造福天下百姓,如今致仕,孩兒該如何嘉獎?” “這確實是個問題?!碧匣实皖^沉吟一番,和兒子商量,“按照最初的規定,大宋官員辭官致仕都可享受致仕官的相應待遇,比如加官晉階、蔭補子孫、發給俸祿、賞金賜物等等實惠,又比如送別禮儀、冠帶還鄉、班列朝會等等禮遇?!?/br> “后來養老的官員多了,朝廷又有明文規定,對國家有恩或者是年過七十退休的官員,都可以去鄧縣養老,一面到那里教書育人,一面頤養天年。如今我們已經遷都,再安排范仲淹去鄧縣養老好像不大合適?!?/br> “范大人的官位已經沒法再升,他的三個兒子都是國家棟梁之才,行事也是頗有父風,不需要萌官?!惫偌野延H爹提到的幾項待遇一個個琢磨,“孩兒聽說范大人弄了幾個義莊收容了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雖然有他的俸祿補貼卻是時常捉襟見肘,不若,賞賜財物?” 親爹聽著兒子的“大實在”,一口茶含在嘴里差點兒噴出來;官家眼神兒疑惑,“送別禮儀、冠帶還鄉、班列朝會等等禮遇都加上?” 太上皇欣慰的點頭,兒子還有救。 官家懶懶的笑,接著說道:“既然鄧縣已然不大合適,不若在我們找到的溫泉之地,或者山清水秀的順州,澶州之地,建造一些院落,專門給范大人,將來的包大人他們養老。爹爹和嬢嬢冬天去泡溫泉的時候,還能見到他們?!?/br> “皇兒想的周全?!碧匣嗜滩蛔¢_懷,“他們年紀大了,身體都不大好,溫泉池子不能少了他們的,冬天寒冷,多泡一泡才好。統一安排去風景優美,山清水秀的順州和澶州養老的主意更好,一幫老家伙們住的近些,也不寂寞?!?/br> 范大人要辭官的事兒議定,官家親自寫了詔書公告天下嘉獎其功績和風度。 朝臣上的大臣雖然小小的驚訝,卻也都覺得范大人這樣已是為人臣能做到的最好;大宋的老百姓們聽說范大人立意辭官的事兒,紛紛感嘆范大人一生的福報。 少年拼命,立一生之基;中年拼德,做人之上品;晚年拼運,養子孫之福。范大人的一生可謂是圓滿之極。 老來辭官歸山林,少年星夜趕科考。 范大人功成身退,辭官歸隱而見其人格的偉大,留芳千古,引得一些和范大人差不多歲數的朝臣們紛紛琢磨著自己什么時候也來個榮耀的致仕,引得更多的和范大人少年時候一樣躊躇滿志的少年人,更加拼命的奔波在自己的“濟世救民”的理想上。 慶和二年的四月天里,詩會、斗茶會,相撲大會等等紛紛開始,整個燕京城甚至是整個大宋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鬧騰不休。板渚的老掌柜如愿拿了斗茶會的魁首,滿臉激動的從官家手里接過他夢寐以求的龍鳳團茶;從春闈中勝出的學子們也等來了官家親自主持的殿試。 官家瞅著一個個魚貫進出的國家棟梁,懶懶的笑。儒家、墨家、法家、、、這次都是奇才輩出,讓他深刻的感受到當年唐太宗的那句感嘆--“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br> 五月初夏,自從過完了十四歲生辰,自覺也是躊躇滿志的少年人一枚的官家,雖然有點兒小煩惱展護衛和丁姑娘始終不成親,其余的都是心滿意足。五月初十這天,他開開心心的給小媳婦過完了十四歲生辰后,在第二天的經筵講學上,終于把他想了很久的儒家思想發展提出來。 “有人說,人之初,性本善;有人說,人之初,性本惡。不管是善是惡,自道家在春秋時期興起,自佛家在魏晉時期來到華夏,世人都認為它們的理念就是人生追求的極致,出凡入勝,逍遙自在??墒请抻幸粋€問題想不通,我們生而為人,到底該做什么?” “朕相信很多人都和朕一樣思考這個問題,他們不知道到底該做什么,就干脆把儒釋道三家融合,說人應該怎么怎么做??墒请捱€是不懂,這個應該怎么理解?什么是應該?人的本質首先是人,活在天地之間,活生生的人,不應是一個一出生就被框在“方框牢獄”里面的囚徒?!?/br> 官家對于理學家的理解就是,他們在本末倒置。他們把所謂“圣人”的要求明確的做出來一條條例律,然后讓每個人一生下來都去遵守。先不說到底這些例律對不對,公平不公平,只論它對人性的壓迫和約束,就是及其不公正的。 人若是沒有了七情六欲的情感填充,沒有了千變萬化、多姿多彩的性格,沒有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生活,那還是人嗎?還是被天地萬靈羨慕向往的人類嗎? 下面坐著或者站著的人聽著官家的詰問都不說話,各自沉思著。官家喝了一杯茶,安靜的等了片刻,發現還是沒人開口,干脆自己繼續說。 眾人感覺官家清清朗朗的聲音響在他們的耳邊,懶怠親切卻給人以醍醐灌頂的沖擊。 “前朝時期的韓愈在儒學式微,釋、道盛行之際,力辟佛、老,致力于復興儒學,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在如今的儒家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韓愈。把本體與現象界、倫理世界與自然世界的分裂之勢阻止;“贊化育,與天地參”、“情理協調”、“天人合一”?!?/br> “最開始的時候,朕相信大家伙兒的目的,并不是建立一個完全忽視情感的純理性的社會契約,也不是完全忽視理知的純感情的宗教迷狂。它是建立在人類區別于動物的人性本體,在人類精神空虛、價值崩潰,在人類的動物性、個體性狂暴泛濫的時候的救世理論?!?/br> 官家說著說著,語氣變得嚴肅,“是從什么時候起,它開始有了等級森嚴,有了長幼尊卑、男尊女卑等等各種所謂的“規范制度”?慢慢的開始全面的壓制和扼禁人的天性?” 作者有話要說: 鄧縣,河南鄧州。大宋的開國元勛趙普、狀元宰相蘇易簡、鐵腕強相寇準……都曾在鄧州安度晚年。 范仲淹,他父親雖然是官宦人家出身,但是早逝,家里太窮。他母親帶著他改嫁朱姓人家,他的繼父家庭一開始很好,后來因為為人耿直被貶官外地,生活越來越苦。所以他說自己家貧。 唐朝開國元勛李靖,出將入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