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3
著它熟好的那一瞬間, 一邊接口。 “水磨可以說是天工下凡間。有了水力紡織機的技藝和風力循環桿的技藝, 我們研制可以自動行走的馬車之事,就有了基礎。至于水磨用水一事, 一方面改進水磨的用水量, 一方面想辦法用類似水的物事代替水?!?/br> “說起這個代替的物事, ”王安石大人把涮好的羊rou放到醬料碗里,興奮的說道:“代替水晶生產琉璃的物事,好像有了眉目。類似火箭一樣的火器研究也有了進展。因為火器的研究,廣備處認為‘火’可以產生動力,正在研究煤炭等物事的其他作用?!?/br> “最近確實是好消息不斷。廣備處的幾個年輕人,尤其是那個沈括研究的黑油, 微臣覺得特別好。用黑油做的石蠟燭,比用白蠟做的好用很多,一根石蠟燭頂三根白蠟的亮度和用時,而且光亮穩定,不需要定時剪燭光?!?/br> 官家因為這些好消息和鮮美的涮豆芽樂呵的大眼睛迷成一條縫,“我也有和沈括相同的預感,黑油的用途會很廣。我們不光要加大研究,還要加大勘測力度看看哪里還有黑油出產。如果不在我們大宋境內,就去買下來?!?/br> 蘇軾大人差點被官家的話驚到,嘴里的一顆胡椒粒直接卡在嗓子眼;王安石大人笑了笑,很是認同的附和,“官家言之有理。就算我們暫時研究不出來,也要給后世子孫買下來。哪怕就拿它造石蠟燭照明,也是好的?!?/br> “現在學院建的多,進學的娃娃多。雖然我們把筆墨紙硯的費用盡可能的降低了,可是對于窮苦人家的孩子們來說,每天晚上還是只能用豆油燈、煤油燈湊活。蠟燭的價格若是能再降低一些就好了?!?/br> 官家從善如流的點頭,照明是個大問題。 蘇軾大人想到那些連豆油燈、煤油燈也點不起的人家里,有心讀書的孩子只能在沙地上練字,“鑿壁偷光”、“囊螢映雪”或者“隨月讀書”,生生的把眼睛讀壞,忍不住在心里嘆氣一聲,對于官家和王大人的決定認了下來。 “既然是買,那就把那片地一起買。移民、辦學、屯田、、、,派駐軍去守著?!?/br> 王大人哈哈笑,蘇大人的腦袋瓜子就是靈光。 官家又點了一下腦袋,想起來另外一個事兒,把嘴里的涮羊rou咽下去后,放下筷子瞅著他心里最能理解他的兩位愛卿,慢吞吞的說道:“忘了和你們說一件事?!?/br> 兩位大人也放下筷子,目光警惕。 官家你忘了什么驚天大事? “一件小事?!惫偌液孟窀兄剿麄兊摹昂ε隆?,安慰和保證的說道。 王安石和蘇軾同時在心里哈哈哈。對于事情大小的定義,咱們好像有分歧?官家。 “真的是小事?!惫偌冶砬檎J真,語氣認真,“圣人和大公主她們都在寫游記之類的小文章,專門給女子和小孩子看。我覺得這個主意挺好?!?/br> “只是她們擔心印刷大部頭的厚書太貴一般人家負擔不起,又想讓很多人可以及時的跟進看到。我就提議她們,按照民間小報的方式,分開印刷?!?/br> 哈哈哈,聽了官家的那句“真的是小事”,他們還真的以為是小事兒,果然他們還是太“天真”。 “范大人和包大人前些天還在說起要禁止民間小報的事兒?!蓖醢彩笕嗣鏌o表情。 官家眼神兒求救。 “小報之所以要緊,是因為其內容大多不適合公開或者不屬實,標新立異、危言聳聽?!绷私夤偌倚愿竦奶K軾大人表情嚴肅的解釋,“任何發給老百姓看的東西,都必須經過核查。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水磨機構造的事兒,圣人和大公主的文章中就不能提及?!?/br> 官家點頭,這個是自然。 君臣三個人就小報的“堵不如疏”問題,邊用著美味的涮鍋邊各抒己見,都很開心。 初四這天辰時,昨晚上因為陪著親友喝酒寫詩的兩位大人還在酣睡沒起,被迫不及待的遼國使節蕭將軍等人帶著年禮登門。初五這天的早朝,官家還沒把他要說的事兒說出來,被范大人他們的“請求”嚇到。 “朕還在進學,經筵講學應該是進學結束?”官家理直氣壯的語氣中帶著小委屈,“朕現在就是在親政?!?/br> 他都每天按時早起上朝了,朝臣們讓他做的各項禮制他也都照著做了,偶爾被大臣們“拖堂”餓肚子,他也乖乖的忍了。居然要他和他親爹一樣把大宋的大小政事都包攬了,自己做完了還要再和大臣們商議? 官家越想越生氣,他就是做事速度再快,一天只有十二個時辰。想到政事堂每天收上來那么多的上書,如果以后都有他一個人來批復,他···,他要遞交辭呈。再想到他親爹以前每逢春秋之日,每隔一天的早朝后都要“經筵講學”,他更是一臉的拒絕,非常堅定的拒絕。 早已料到官家反應的范大人,面對官家的強烈抗議,不慌不忙的勸說, “官家馬上過十四歲生辰禮,已經是大人了,親政是理所應當。而且,官家還要開始選妃嬪充實后宮,”范大人說著說著,終于是把那句“繁衍子嗣”咽回肚子。 范大人覺得官家都大婚這么就是還是個小孩子,下朝后需要去和上皇、娘娘好好聊聊,其他人卻是沒有這個顧慮。 官家剛要張口把選妃的事兒推掉,就被一位大臣搶先開了口,“微臣附議。當年上皇也是十四虛歲大婚,繁衍皇嗣?!?/br> 言下之意,官家你都要馬上十四實歲了,咱要為自己的成長驕傲,不能躲避長大成人的“任務”。 奈何官家是真的打心眼里覺得自己還是一枚小寶寶,他的理由非常充分,“爹爹今年五十有三,大姐是二十有六?!?/br> 群臣默。 有的呆愣;有的使勁兒的忍住不笑出來;有的認真沉思--難道上皇和娘娘給官家選后大婚只是為了讓官家名正言順的親政?而他們作為官家的親爹娘卻一直不催官家“成人、選妃”,是不是,也是怕以官家現在的年紀生子,會和上皇當年一樣養不??? 可是官家不是上皇的書生體格啊??墒沁@種嫌棄上皇“弱質”書生的話,他們又不敢說。 官家瞅著下面,發現沒人出言反駁,小開心。 包大人瞅著官家小得意的賴皮模樣,在心里笑了笑,出班奏道:“陛下的選妃之事暫且不提,親政卻是必須的。官家已經大婚了,自古以來,婚而冠。不管多大的歲數,大婚后就是成人?!?/br> 官家瞪眼??墒前笕瞬慌滤?,就聽包大人侃侃而談, “至于經筵講學,官家的學業已經非常好了,可以一邊講學一邊進學···?!?/br> 端著龍椅上的官家安靜的聽完了包拯的長篇大論,深呼吸一口,直接不容拒絕的說道:“朕不要納妃,現在也不要生小娃娃。經筵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