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7
點頭:“我覺得還行,你想怎么辦就怎么辦?” 一家人就此在上海安家下來,這套洋別墅占地面積不是什么特別大的那一種,但是前后的院子和后面的工人樓卻布置的齊整,不用周玉蘭再額外布置。 安頓好爹娘和兒子,周玉蘭讓管家劉發帶人到后面去安頓,“發叔,家里就這么些人,你先安排好住處,把最好的房子,給你們幾人住,以后家里忙不過來再找的人,就住其他的房間?!?/br> “小姐,知道啦??醇依锸遣皇且幸粋€廚娘?” “噢,還真是要招一個,你安排吧?!?/br> “行?!?/br> 原先的廚娘沒有跟著過來,這一路上也用不著廚娘,周玉蘭還真是忘了這一茬。 重慶路現在看著還有些破舊,極少有不錯的房子,這一套房子也是一個外國人的房子,生意失敗,才賣的。剛好讓周玉蘭占了便宜,還順便買下了左右隔壁的地皮,正好以后發地產財。蓋房子現在還不是時候,周玉蘭想著等找機會賺上幾筆大財以后,才蓋房子。 買下的這套房子,還有一個秘密,就是這套房子有個極其隱秘的密室,只有以前的房主亨利知道,就是他的妻兒都不知道。亨利年齡已經不小了,還能在華夏待幾年。以后這個秘密只有自己知道。 轉眼就是一個月,周亮已經在法租界上學,重慶路這一段已經歸屬于法租界,這里的地價漲了一番,周玉蘭捂在手里的地皮,轉眼就翻了一個番。周父很高興,以前還遺憾過自己沒有兒子,可是現在他覺得閨女可不比兒子差,甚至更好。 早上一早,周父要送孫子周亮去學校上學,學校也在法租界,“奶奶,mama,我上學去了?!毙×亮链┲笱b西服背著周玉蘭給他的雙肩書包,很有派頭。 “去吧,路上照顧爺爺,知道嗎?” “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看著車子?!绷亮连F在被周玉蘭教育的很好,有禮貌,懂事,他也六歲多了,知道是親爹不要mama,要和別的女人在一起。他以后要好好的孝順娘。老家看到不少后娘不善待前面孩子的,他知道跟著娘才是最好的。還別說有爺爺奶奶,他不稀罕親爹,以前也沒有見過,以后不見,也沒啥。 格子西裝小皮鞋真皮雙肩包,一看就是新潮人家的孩子,路上的行人都多看幾眼,周父牽著孫子,一路不緊不慢的走著。周玉蘭不讓家里的黃包車送他們,不是很遠,走走對身體好。 周玉蘭前段時間找了一位懂中文的英國人桑妮,跟著她學英文,其實她就是找機會結識一些新鮮人脈,還有為自己會英文找個光明正大的借口。桑妮的交際比較廣,美國人,法國人都認識不少,介紹不少給周玉蘭認識。 今天在桑妮的家里,她組織的聚會,很多人都在這里聊天,周玉蘭和一位頗有來歷的美國女人蒂娜正聊的高興。 “噢,蘭,你真是幽默,我很喜歡你這個朋友?!?/br> “蒂娜,我也很喜歡你。用華夏的話來說,有點相見恨晚?!?/br> “有興趣去美國嗎?” “暫且不考慮,過些年,局勢不好的時候,我再考慮,到時候說不定還要請蒂娜幫忙?!?/br> “沒問題?!彼齻冋J識也有一段時間了,蒂娜也不是什么人都這么痛快說沒問題,只有經過她認可的人,才有這個資格。她也不是什么傻白甜,甚至可以說很精明,精明的就像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特/務。 作者有話要說: 這位女主是有原型的,只是現在被山山改了很多,出身,夫家,奮斗歷程,還有立場都改了。聽說在解放前,夫妻在國外儲存的資產高達二三十億美金。當然不是全指現金,還有物業,包括投資。 第105章 民國女商人2 給周玉蘭的感覺就是這樣的, 不過周玉蘭不在乎, 自己沒有想涉及政/治,只想在亂世能保護家人好好活下去,她不離開華夏也是因為父母的原因,都是快五十的人,再活個三四十年, 那也是高壽,到了必須走的時候, 父母還在世,才考慮走, 最好能讓他們這輩子都生活在華夏, 他們也許可以從華夏的這個地方遷移到另外一個地方。但是出國, 要后半輩子都待在國外, 他們肯定不愿意, 還是希望他們一輩子都扎根在華夏的土地上, 最好能死后埋葬在山西老家,這才是老爺子的意愿,生前不管在什么地方居住,死后還是想歸根在祖地。 周玉蘭骨子里面還是比較傳統的思想,即使是她自己,也不想無辜離開生她養她的祖國, 外國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么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還有國家種族之間的排異。 一場聚會給周玉蘭提供了一個發橫財的機會,蒂娜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 說出來美國要大量購買山西鐵砂,周玉蘭知道后回家和爹一商量,第一時間趕到太原,把市面上的鐵砂一噸價格為銀洋一塊半收購來的。 她帶著香蘭和安福在太原待了二十來天,市面上的鐵砂還有一些都收購一空,基本在山西市面上有數的鐵砂,她都收購一空,轉手就一噸1.5元美金賣給美國人,運到天津一手交貨一手交錢,周玉蘭就這么一下,讓她徹底發了,還是一筆橫財。 她自己也很少出錢,有一部分還是美國方面先付的定金,這些支付山西的商人們。 其實那些鐵砂她一塊銀洋一噸就能買下,可是她永遠記得一點,就是自己吃rou,也得給別人和點濃rou湯,別太貪心。 這次的合作,山西的這些買給她鐵砂的商人都記她一個好,知道她不是什么貪財的人。別看一噸才多出來半塊銀洋,可是中間的意義不一樣。因為這半塊,那些工人們的待遇也提高不少,那些商人都是和周玉蘭學的,之前小看周玉蘭的商人們,后來也是很佩服這位年輕的女子,一身膽氣。 “mama,我們這是去哪兒?” “帶你去馬場,跟著學騎馬,喜歡嗎?” 回到上海以后,周玉蘭又買下周圍不少房屋地皮,全部圈起來,打算建造第一個華夏新興小區,按照現代的標準很多布局建造,別墅區在最后面,前面都是高樓,還有公共區域,小廣場,小花園,以后也得配套相關的物業部門做服務。 自家的別墅當然是暫時住著,請來最好的風水大師,整個小區的布局是按照八卦圖布置的,正中心位置是小廣場和小花園,小孩子老人們都能過去走走,從中心廣場有八條路,抵達小區的各個地方。 四面八方都有房子,房屋的布局也是現代幾室幾廳,即使幾十年后也是很好的。設計方面請的是一位十分有名的建筑設計師,融合了民國時華夏風格和一些西方的建筑美學,小區內,還建有幼兒園。是方便小區的住戶有了孩子,不需要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