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
蘭就是要用這件事來造勢,也是給皇帝樹立一個仁義之君的形象。邊上的跟隨換肩的下人,只要不是抬銀子時,都是跟隨在兩旁,大聲的交談,使勁的夸皇帝,說自己主子在家是怎么感慨的:皇帝真是仁君,對下面的臣子是有多好,對百姓多好,每年全國各地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地方出現災難,只要皇帝知道了,都是第一時間賑災,國家還要養著邊疆的將士們,他們一年四季滴軍餉和鎧甲,衣服,吃食哪哪都要銀子,可是為了保衛國家,這些都是必要的開支。 皇帝為了軍餉為了賑災銀,那是沒有少cao心,他們身為臣子的,也得體恤皇帝,為皇帝分憂,為國家減輕負擔……。 這些閑談的話,說的那是一個慷慨激昂。 一路上在京城的主干道上,是走了一圈,戶部也是有史以來最熱鬧的一天,圍觀的人多。戶部的人也著實忙了一天,點銀子,辨真假,還有入庫,劃賬。 這三家人算是出了一把風頭,其余四王六公家里,可是恨死了處風頭的榮寧二府,別人家出風頭他們是恨不著,可是一向同氣連枝的榮寧二府這樣做,他們恨的要死,誰想還皇帝的銀子,一點也不想還,你還這么大張旗鼓的還,不是逼著我們也還啊。 你們這樣可有想過我們的感受,周玉蘭現在在家里經常給賈赦叨叨一些京城和以后的局勢,還有怎么培養后代子孫的話題,每天都叨叨這些,念叨的賈赦都印在了心坎上,他自己有事做,能被娘子,兒子需要,渾身都充滿了干勁,還有沒有和一群紈绔廝混以后,整個人都神智清醒不少,至少智商在線,雖不高,但也比蠢貨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有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哪些事人該交往,哪些人該遠離,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他結交了不少不同階層的能人,娘子說了,結交的朋友,可能不是權貴也不是大戶人家,但是這人的品質一定要沒有問題,不能是個沒有道德底線的人,他就是按照這個去結交朋友的。 紫禁城的康熙爺,也知道賈家在京城引起的sao/動,這是好事,他是天子,天下之主,也希望被自己的子民千秋萬代的歌頌,也希望能把他的一生載留史冊,百姓還能口口相傳,自己是一代明君。 對于主動還銀的賈恩侯還有張家,賈敬都記在心里。這是辦的好,康熙爺很要面子,大臣欠的這些銀子,他本人是不會主動提讓他們還的,可是不代表他不記得,要不也不會有幾年以后,四爺追賬的事情。 離四爺家里宴客的時間還有幾日,這幾天賈母也消停了下來,這幾天不能和老大對著干,這家伙現在越來越邪性,她越來越把控不住他。 大兒媳呢,就是個沒用的哭包,遇到事不是鵪鶉就是哭,也不知道當初怎么就找了這么一個沒用的兒媳,要是她稍微有用點,或者不聽話,自己也有挾制她的辦法,由不得老大不停自己的。 她感覺在這個府里,自己的權利和影響力是越來越差,再這樣下去,自己還有什么立足的地方,不,她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一定要想辦法,讓老大和以前一樣聽自己的。 賈母這幾天思考的問題,一直都是如何讓老大賈赦再聽自己的。 賈瑚歪歪扭扭的走過來,趴在親娘的膝蓋上,嘟嚷著:“娘,娘,娘?!焙盟圃趺匆步胁粔蛩频?。 “噯,乖兒子,來,給娘親親?!?/br> “嗯,親親?!蹦缸觽z玩親親,玩的不亦樂乎,周玉蘭辦事效率高,府里的事情,早上起床不久就全部辦完,剩下的時間,不是閑著無聊,就是逗逗兒子,兒子還小,睡覺的時間又多,她無聊的時間也多。 不過她是當家夫人,出府逛逛,可沒有人會管她。 賈赦兩天前已經四貝勒府裝完玻璃,這兩天還有一點玻璃,自家是生產玻璃的,按說應該給自家也安上,但是這榮國府也住不了多少日子,夫妻倆就沒有打算安玻璃窗。 早上早早起床,夫妻倆給賈母請安以后,帶著兒子賈瑚,到新家去看看,順便在張府消磨一天時光,這段時間周玉蘭回張府的時間可是很多的。 現在的一等將軍府,皇帝親自御賜的牌匾已經掛上,府里現在做的都是屋內的活,打家具,還有一些零碎的活計,就是張母也是時常過來看看,幫著女兒掌掌眼,怕女兒年紀小,很多事情都不懂,被別人忽悠。 剛到張府門前,側門已經打開,管家福伯候在一邊,“大姑奶奶,大姑爺,小公子,快進府,夫人一直等著呢?” 一家三口坐著暖和的軟轎,到了張母的院子,府里的男人都在上朝或者衙門,賈赦也是要拜見岳母的,跟著就一起進來了。 賈赦拜見過岳母,就打轉去了隔壁自己的府邸,周玉蘭和母親還有賈瑚坐在熱炕上,聊著天。沒有一會兒,周玉蘭的大嫂過來了,帶著最小的嫡女,比賈瑚大兩歲,其余的孩子都在讀書。 孩子有伴玩的高興,也不需要大人哄。 張母一直擔心,女兒在賈府被那偏心的婆婆虐待或者被偏心的婆婆指責,畢竟承爵的是女婿。 張母拉著女兒的手問:“你婆婆最近忙沒有作妖吧?” 周玉蘭看了一眼母親和大嫂,用手帕給邊上玩鬧的兒子擦擦嘴,最后才說:“怎么可能不作妖,過些天估計有大妖要作,玻璃工坊的份子,她想替她心愛的小兒子要呢?原本這兩天就要鬧妖的,可能是怕我們去四貝勒府里告狀,或者擔心我們說什么,她才消停這幾天的,等著吧。等四貝勒府的宴會結束,她還有大招等著我們?!?/br> “那咋辦,她畢竟是女婿的親娘,這要鬧起來,你們說不定得吃虧,她還真是敢想,這玻璃工坊發份子也是她敢肖想的,真是不知所謂?!?/br> 張母別的不怕,就是怕那老婆子用孝道壓制自己女婿和女兒。 張大嫂也知道自己小家也有半成份子,夫君和她說了,別小看這半成份子,就是宮里的阿哥們都沒有,自家是占了小姑子的大便宜,也知道原本一成份子是給府里的,是小姑子讓妹夫和公公說,這一成份子現在歸公中,以后等公公那個啥以后,這一成份子只能給自家和二弟家,別的都不能給。公公干脆直接當場就給自家和二弟家里。收益據說是一年一分,以后分紅直接分給自家,不會歸入公中。 她嫁進張家已經十多年,當然知道小姑子心里對兩位嫡親哥哥的看重,那些庶小叔和庶小姑子是不可能得到這玻璃工坊的份子的。 “母親,您也別擔心,玉蘭那么聰明,一定會處理好的,我家老爺就經常說,meimei是個聰慧人,您看看meimei嫁進賈府才一兩年,這妹夫跟變了一個人似的,也不出去玩,還很聽meimei的話,現在夫妻倆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