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抿著嘴巴眉頭皺在了一起。李程還想說些什么,村長一聲嘆氣卻也打斷了他未出口的話︰“唉,段老大這混賬,自從他娘死了以后,就沒人管的了他了?!?/br>“爹,就是他娘在時也管不了他吧,為非作歹,好吃懶做!”張大叔臉上都是對那人的厭惡。第51章辭舊迎新!畢竟和樓小拾相處了多半年,經李喬一提醒,李程和李舟也察覺出樓小拾怪異的表情,頓時覺得這里面肯定還有些隱情,他樓小拾何時吃過虧?兩人也就沒再像剛才那么氣憤了,倒是江半和周我摸不著頭腦,還以為自家主子氣糊涂了呢。三叔攬著倆孩子在屋里焦急地等著,青蓮也紅了眼眶頻頻望向門口,一想到地里被糟蹋成那樣,兩個大人就忍不住心疼,又擔心李程莽撞的舉動會不會給他惹來牢獄之災,坐都坐不住。李夏和唐娃子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卻也察覺出家里肯定遇了難事,乖乖地呆在三叔懷里不吵不鬧。打遠就瞧見了一行人往家這邊走,青蓮立馬迎了出去。三叔原本還做著最壞的打算,待眾人都進了屋,卻驚訝地發現中午走時眾人臉上的陰霾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滿面興奮?“事情如何解決的?李程不會有事吧?”三叔迫不及待地問。李喬搖了搖頭,勾著嘴角指了指樓小拾。“小拾哥哥你快點說啊,真是急死人了?!崩钪劾鴺切∈叭滩蛔〈叽?。“是啊,都到家了,你可以說了吧?”李程也止不住好奇。樓小拾點點頭,還是忍不住在笑:“我問你們,咱家那畝地里種的是什么?”仍舊賣著關子。“土豆??!”李舟立馬搶道。“那就得了唄……”樓小拾攤攤手:“土豆是地下的塊莖生長,又不是指著它開花結果,那段老大是個呆子,也不知他是認不出那土豆的葉子還是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掐了花又不會影響土豆生長?!?/br>眾人恍然大悟,接著都忍不住爆笑出聲,李舟拍著大腿,嘴里一直念叨著“那呆子,呆子!”。三叔一點就通,也掩嘴直笑,關心則亂,連他都忘了這個。李程笑了笑,接著又慢慢斂下笑容,他仍舊覺得自家這是被欺負了,一口氣難舒,樓小拾看出了他的不快,繼續道:“而且啊……而且你們想,土里就那些養分,要分給地上的葉、花,還要分給地下的塊莖,如果那花被掐去了會怎么樣?”“少了花跟塊莖爭養分?”三叔還是聽懂了“養分”的意思,頓時眼睛一亮。樓小拾點點頭:“我原先也忘了這個方法,還是他段老大提醒了我,而且給咱那畝地干了白活,等到明年這活就得咱自個來了?!?/br>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土豆多分了養分能長得更好唄!眾人這次笑得更大聲了,李程這才覺得不那么氣憤了,一想到那段老大偷偷摸摸在地里辛苦好幾天,自以為報復實際上幫了他家忙,李程就是想氣也氣不起來了。“真想看看段老大知道這事后的表情,怕是氣得眉毛都要炸起來了?!崩钪坌澚搜?。樓小拾去地里看了看,如他所猜,花骨朵散在地上,還有被踩踏的痕跡,看著是挺狼籍可惜。周圍圍了不少村民,有的大罵那段老大混蛋,有的搖頭嘆氣,還有的上前來寬慰樓小拾,弄得他反倒不好意思了,直說沒事。這件事也不是什么秘密,有細心的村民轉頭就明白了段老大白忙和一場,拉著別人直笑他傻。張大叔也是在轉天才想起這其中的門道,暗想怪不得當天樓小拾不急呢,他臉上的表情哪是忍著怒氣啊,那分明是忍著笑意,又好氣又好笑自己白cao心半天。從此,這件事成了桃源村的反面教材,訓孩子時總會來這么一段“你要是不跟你爹好好學下地,將來跟段老大似的,想害人還做了白工!”,一代接一代的口口相傳。進了12月份,即使是暖冬,早晨的風也刮得人臉疼,雞棚頂上,樹樁上均披上了一層白霜,果然沒兩天,地里的葉子被凍得慢慢脫落、枯萎。樓小拾道該挖土豆了,等上午天暖和了點就帶著眾人下地。挖土豆總是讓人興奮的,隨處一刨,就能發現一兩個圓滾滾的土豆,跟挖寶藏似的。秋季種的土豆沒有經過完全的發育成長,挖出來的土豆比一般外面賣的要小許多,但一個一個的埋在地里也著實不少,將最小的挑出兩筐單獨儲存,留著明年當薯種直接種,剩下的全堆進了菜窖里。這轉眼就進了臘月,家家忙著“年事”,樓小拾也不懂這過年的習俗,于是帶著青蓮一起進城采買。買了魚買了面,買了rou買了菜,買了屠蘇酒還買了些糖糕果子。年三十那天,家家窗上貼了紅紙,人人穿上了新衣,一早起來就互相問好拜年,打中午就開始為年夜飯準備。桌中央是五辛盤,蔥、蒜、萸、韭、芥,五種辛味,五種顏色,取其諧音“新”,意味辭舊迎新之意。淺黃的那盤是豆芽菜,你卻不能說是炒豆芽,要管其叫如意菜。玉米面的年糕也要稱為“年年糕”,白菜餡的餃子要叫“百財角兒”,還有一盤“年年有余”,卻不能晚上吃,非要過了年三十到了初一才能吃不可。天一擦黑,家家就開始燃放爆竹,此爆竹非塞了火藥的爆竹,而是村民們在山上采的青竹,然后用火燒之,竹子就會發出噼啪的聲音,雖沒現代爆竹來的響亮,卻也真真是名副其實。然后大家就將桌子圍成個圈,無論人多人少,座位都是不能留縫隙的。眾人臉上掩不住的喜慶,互相說著吉祥話,然后就可以舉筷吃飯了,有多久沒吃過這么豐盛的菜了,只吃得人人嘴上掛著油。桌邊還有屠蘇酒,無論大人小孩是都要喝的,李夏和唐娃子用筷子沾了沾,眉頭都皺起來了卻還是掛著笑臉,辣得他倆直嘶嘶吐舌頭,樓小拾也喝不慣,只淺抿了一口。待酒足飯飽,李家兄弟和樓小拾跟三叔行禮祝福,李夏和唐娃子則給長輩跪拜磕頭,三叔用紅紙包了幾個紅包,里面塞上幾枚銅錢,每人給一個,連青蓮他們都沒有落下,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接到紅包時都是讓人發自內心開心的,將紅包壓在枕下,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守歲了。和現代不同,這里沒有電視沒有紙牌麻將更加沒有豐富的娛樂活動,卻仍舊是要守一宿。全家人在一起聊著天,吃著糖糕果子,偶爾聽三叔和李喬對著對子,李夏和唐娃子一開始還挑著糖糕往嘴里塞,后來實在是困得不行,坐在一旁直“點頭”。正月初一是雞(吉)日,富裕的人家會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