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9
書迷正在閱讀:死也不離婚、前朝獨苗苗、暗戀(H)、和一條蛇談戀愛(H)、山海寵物店、我只撩男配、小躁動、我真是混言情的(快穿)、澄(H)、春明門外
了繼承大統的格局;老九、老十凡事但憑喜好;老十三是個好的,可是那寧折不彎的性子……其余皆碌碌??!”李德全連手沒有顫一下,但是心中卻掀起巨浪。雖康熙在他面前向來沒什么顧忌,因是知道他絕不會說半句不該說的話,但是從未想過能從康熙口中聽到這么重要的事。“朕還以為老十四能爭氣些,誰知……”康熙語聲沉重:“為官的結黨營私,為吏的貪贓枉法,訟不平,賦不均,科考舞弊,國庫空虛……這天下,這天下……”這天下,誰擔得起?李德全聽到心驚rou跳,卻聽康熙長嘆一聲,道:“朕子嗣眾多,個個都是文武全才,原還嘲諷唐太宗晚來昏聵,幾至后繼無人,誰曾想,朕竟也落到這般田地!”康熙點評眾子,卻始終未曾提及胤禛,李德全想起之前在莊子聽到的對話,狀著膽子道:“依老奴來看,并不是爺們不好,只是萬歲爺心里先有了四爺,再看其他,便覺得有所不足了?!?/br>康熙默然不語。李德全的話,正戳在他的心里,之前因聽了賈環之言,日日夜夜想的便是此事,想他的大清朝,想他的兒子們——誰能將這已然初顯衰敗之象的大清朝整肅一清?誰又愿意將這大清朝整肅一清?幾番深思,唯有一人……是以,哪怕那個兒子不久前才激怒了自己,哪怕自己說了不奉召不得面君的氣話,仍舊親自去了莊子見他,誰知竟天不從人愿,好好的一個兒子,竟被害的……老二,他該死!回來以后,將兒子們又一遍一遍的捋,最后目光落在十四頭上,他和老四一母所出,又文武兼備,或許能有幾分老四的氣象,誰想一樣是失望……這天下,現在要的,不是隨波逐流、和光同塵的聰明人,要的是一根定海神針??!李德全說的不錯,這些兒子,不是不好,只是他早認定了胤禛,這些兒子再拿出來一比,總覺得缺了些什么……只聽李德全又道:“前兒老奴聽莊子來的人說,這幾日莊子正收稻谷呢,萬歲爺這些日子也累著了,不如去莊子轉轉,散散心,也好去看看十五爺,不然十五爺又要抱怨,說老爺子不想他,不疼他了?!?/br>想起賈環,康熙嘴角終于溢出笑意,道:“這小東西,自己成日的玩耍,不知道來見朕,倒要朕去看他?!?/br>……因胤禎寫的是明折,抄本當天晚上便到了胤禛的手里,賈環也就有幸目睹了胤禎寫的好文章。上面洋洋千言,有言及沿路艱辛的:“途徑X縣時,突遇大雨,路皆泥濘……”有表忠心的:“從人憂心大雨后山中山石滾落,建議緩行數日,然思及皇阿瑪臨行之言,終不敢稍待……”之后便是到了地方之后,訓誡官員,召集鹽商等等,這些都是虛話,賈環一目十行,一掃而過,再到后面,便是胤禎辦差的結果了,先是關于調查鹽稅驟減之事,言道如今私鹽如何泛濫,守法商販生存艱難云云,最后是他的成果:追繳白銀六十萬兩。“私鹽泛濫,好一個私鹽泛濫!”賈環不覺得有什么,胤禛卻看的心頭火氣,拍案道:“幾個苦哈哈的漢子,活不下去時,肩挑手提,能運得幾斤私鹽?那些鹽商,才是最大的私鹽販子!賊喊捉賊,莫過于是!”一抬頭,看見賈環擔憂的眼神,沒來由就有些心虛,道:“環兒,我……”賈環道:“四哥,不如你寫折子吧?”胤禛默然半晌,道:“……罷了?!?/br>他終究是要遠離朝廷的,現在他還是皇子,看不過去的事可以去管去問,之后的日子還長,他看不過去的事,又拿什么身份去管去問?第134章康熙雖定了第二日去莊子散心,但是如今朝中沒有太子坐鎮,再不能同往日一般說走便走,等到了時,已經將近黃昏,莊子里卻仍舊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康熙瞇著眼,好一會才從人群中找到了正彎著腰揮舞鐮刀的胤禛和賈環。兩個人都穿著短裝,動作極熟練,在人群中絲毫不顯得突兀,若不是胤禛身材穎長,賈環纖瘦,兩個人又湊的近,遠遠的康熙不一定能一下子認出來。康熙愣愣看著二人,心中一陣暗嘆,這兩個的行事,總是最讓他滿意的,只可惜……李德全比康熙更早一步認出來,卻等康熙指出來才做出恍然的模樣,道:“老奴去叫他們過來?”康熙搖頭,問莊人要了把鐮刀,也下到地里割了起來,他這些日子,累的是心,不是身,能活動活動也算是休息了。……賈環將攬在懷里的稻子放在地上堆好,直起腰,捶了兩下,道:“四哥,你累不累,我去給你弄點水喝?”胤禛抬頭看了他一眼,道:“你累了就去歇著,太醫說了,這兩年你不宜勞累?!?/br>賈環道:“偶爾一次算不得什么……我累了想歇便能歇,可百姓們卻要硬著頭皮做到底。既說了要體會百姓艱辛,下地來割那么兩下做個樣子算什么?若是這樣,我還有什么顏面去對弘暉說教?”胤禛笑道:“你總是有理,先去弄些水來我喝,罷了將稻谷捆下——那個活兒我干不來?!?/br>賈環哪里不知道胤禛是變著法兒讓他歇會,心里甜滋滋的,歡歡喜喜從路旁撿了水囊過來遞給胤禛,便去一旁捆散堆在地上的稻谷。倒不是胤禛謙虛,那活兒他還真干不來,割好的稻子完了要一捆捆挑出去的,哪里來那許多麻繩?都是信手抓兩把稻草,兩頭不知怎的一掐,便當是根繩子了,兩三下便能將一捆稻草扎的既緊又結實,這是個技術活兒,若是捆的不好,挑到一半兒散了或松了,便又要折騰許久。賈環拽著稻繩兩頭,用腳將稻草踩緊,熟練的扎了個結,又掂了掂,發現沒什么問題,便奔了下一堆去,安慰‘做不來這個活兒’的胤禛道:“四哥別喪氣,這個活兒,便是莊農能做好的也不多,四哥已經很厲害了,像挑谷子的活兒,我也干不來,我們兩個扯平了?!?/br>胤禛應了一聲,瞟了他正要捆的一堆,道:“那一堆太小,和旁邊的放一起捆,省的挑的時候多跑一趟?!?/br>賈環應了,一邊忙活著,一面道:“我聽說在前朝,開春的時候皇帝老兒也會下田犁一次地,那才是勞民傷財。灑水凈街、披紅掛彩不說,連地里的土,都是從別處運來,還要細細的篩過,就怕硌著了皇帝老兒的龍足……特特的尋了最溫馴的牛,前面還要一個鄉老牽著引路,他就在后面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