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9
不相干的事。“伴讀?皇兒們不是早就都有了伴讀?”在聽了太后喚他來的目的后,景驪奇怪地發問,不明白他的母后在這個時候突然想起要給眾位皇子添幾個伴讀到底是何用意?第二十三章皇子伴讀“陛下近來國事繁忙,大概忘了珂兒還不曾選定伴讀?!碧筝p聲提醒一頭霧水的兒子,眼神柔和,滿臉慈愛,仿佛她真的只是一個飴孫弄兒安享天年的老太太。“珂兒?”景驪足足愣了片刻,才想起周貴妃的確向他稟告過六皇子景珂今春入學啟蒙這件事,他當時不知在忙什么大概只點了點頭聽過就丟在了腦后,此時經太后提醒才發現他這個做父皇的似乎對這位皇兒有些漠不關心,低聲咳了一下才回話,“既然如此,就請母后為珂兒挑選幾名合適的伴讀?!?/br>景驪并不相信他的母后僅僅是要為六皇子景珂挑選伴讀才鄭重其事地請他來說這件事。在他母后的眼中,大概只有景琪這位嫡孫才算是她的孫兒,其他人都是平常,至于景珂,此時能被太后提起,恐怕還是沾了別人的光。“既然要挑選伴讀,不如多挑幾名,其他皇孫那里也可補上一二?!?/br>果然,不出他的意料,在他答應以后,太后馬上又來了這么一句。“一切但憑母后做主?!睂Υ?,景驪依然沒有反對,原因有二。其一,他相信太后挑人的眼光,太后雖然向來偏寵景琪,但是在太后心里,江山社稷永遠擺在第一位,所以他不用擔心太后會作出讓他為難的安排。幾位年長些的皇子入學啟蒙時景驪出征在外不在京中,伴讀人選都是太后選定,事后觀來并無不妥就可見一斑。其二,景琪是嫡長,在世人眼中群臣心里,于情于理都是儲君的第一人選,景驪雖然將群臣請求立景琪為儲的折子駁了又駁,原因卻從來不是旁人以為的那個。只有君權旁落的時候立儲才會特別注重皇子外家,而此時的他早已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他向來對這個兒子不假辭色,嚴厲以待,不過是本著玉不琢不成器的原則在磨礪他。如果日后他堪當大任,不用太后勸說他也會給他機會的;如果他不堪大任,無論太后做了多少安排都沒有意義。至于其他的皇子,當然也擁有同樣的機會。所以,心中早已打定主意的他不會在這些許小事上駁太后的意。再說,如果太后在伴讀的安排上真的失了平衡,過后他自會再指定幾名伴讀讓諸皇子間的勢力維持均衡。“陛下這么說了,哀家就先幫孫兒們把把關,圈定一個名單出來給陛下過目,如果陛下那里有什么合適的人選也盡管添上去?!碧筮@么容易就達到了目的,心情頗好,注視兒子的目光更加柔和。“說到人選,朕這里倒還真有幾個,等過兩日朕決定了人選再交由母后遴選?!贝藭r,景驪嘴角浮起的笑容也堪稱孝順兒子的典范,天家母子的這場會面便在春風和煦中順利降下了帷幕。如同往年一般,衛衍的壽辰是在家里過的?;实垭m然閑暇時恨不得整日和他膩在一起,每當這種需要他出現在家中的時候總是非常通情達理,當然事后的補償是免不了的,但是事前永遠不會故意讓衛衍左右為難。再加上這次一舉去了兩個礙眼的人,更是樂得表現他的大方胸襟,直接給了衛衍十幾日的假,讓他可以整日陪著兒子直到臨行那日。“父親,家里的事情我已經交代過大管家,讓他按例處理,不過您平日也須過問一二,免得無人監管失了體統?!毙l衍不放心兒子出門,種種瑣事交代了一遍又一遍,恨不得跟在兒子身邊一起去才好。比起他來,其實衛敏文更加不放心把他這個做父親的一個人留在家里,祖父祖母均年事已高,凡事不可能一一照顧得到,他不在家里,這永寧侯府的事就需要父親自己來料理。家中的眾管事經過他多年調教,做事都有模有樣,不過無人在上頭彈壓,天長日久下來難免會有人滋事,到時候……衛敏文無奈地望著父親,他很懷疑他這個當了這么多年甩手掌柜的父親能不能把這個家維持到他回來。希望到時候家里的屋頂還沒被人賣掉吧。見父親對他轉交的賬冊鑰匙等等物事根本不放在心上,繼續啰嗦那些路上要注意的事項,衛敏文在心里偷偷嘆了口氣,暗暗祈禱等他回來的時候家里還留有遮身的地方。無論衛衍怎么擔心兒子會不會在路上吃苦頭,無論衛敏文怎么擔心父親會不會在幾年內就把家當敗光,綠珠和衛敏文還是按時出發了,衛衍還是一臉落寞地回到了宮里。景驪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也早就想到了對策。除了衛衍去近衛營處理公務外,其他時候總不忘將他勾在身邊,游玩也罷,理政也罷,都拉著衛衍作陪,愣是讓他忙得團團轉,根本就沒有空閑去想些別的。那對景驪來說真的是神仙都不換的日子??障镜臅r候不必說自然指使這指使那讓衛衍圍著他轉,就算是理政的時候,所有他該做的事情都丟到了衛衍頭上。奏折要衛衍取來呈到他面前,然后頁頁翻給他看,看完以后批語要衛衍想,想好商量以后還須衛衍幫他寫。而他要做的事,不過是忙時幫衛衍添茶送水,閑時抱著人恣意溫存百般疼愛。如此逍遙時日,過得他快不知今宵是何年。就這樣美美地過了幾日,有一日午后內侍送來了太后圈定的皇子伴讀名單。按照這幾日的慣例,不用他吩咐,衛衍早就乖乖把名單接過來呈給他看。認真理論起來,皇子伴讀是個苦差事,皇子們學得好得到夸獎的絕不會是伴讀,皇子們學得不好懲罰第一個會落在伴讀身上,大抵真心疼愛孩子的父母是舍不得把孩子送進宮給皇子們為伴讀的。不過皇子伴讀是一項很不錯的政治投資,特別是如今儲位未定,這項投資的收益更是可觀,而世家子弟大凡須為家族利益而活,所以這削尖了腦袋鉆營想要讓自家子弟做皇子伴讀的世家不知凡幾。太后要為六皇子及其他皇子挑伴讀的消息一放出來,入宮給太后請安的宗室眷屬百官誥命就絡繹不絕,差一點踏破了慈寧宮的門檻,甚至景驪自己這邊,也收到了種種暗示明示,而他身邊受寵的那些內侍近臣,暗地里的收益恐怕非常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