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7
珂,六歲的稚童尚有些懵懂,只是在內侍的帶領下按著教好的那一套乖乖行禮祝壽后就退了下去,很快就縮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不聲不響地淡出了眾人的視線。皇子們退下后,便是宗室王公文武百官共祝,禮畢,壽宴才算正式開席。宮中御膳房整治的菜肴華麗精美自是不必說,若論味道就稍微有點差強人意,就算是呈給皇帝的御膳,也是混個中等水準絕不會盡善盡美,否則養刁了皇帝的胃口眾人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這是宮中無數不成文的秘密規矩之一,所以很多皇帝偶爾下個民間嘗點小吃就開始樂不思蜀御膳房實在是難辭其咎。景驪少年老成,心思縝密,對宮中的種種慣例都略有所聞,自然知道御膳房的那點把戲,不過他自身對吃食方面并不是頂頂上心,有了衛衍諸事上心后自有寢宮中的小廚房給他弄好東西,也就懶得發作他們。至于群臣,能來參加壽宴是恩寵,是尊榮,哪敢計較菜肴的味道,所以這宴席的氣氛始終是歡快熱烈。就算是衛衍,在好不容易獲得恩準退下后也是松了一口氣,好歹皇帝還有些分寸,沒有逼他去受群臣的大禮,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他暗暗想著,很有些苦中作樂的味道,盡量不去考慮今日的行為是不是會惹怒他日的那一位這個問題。景驪當然并非不知道他今日所為可能在日后為衛衍為衛家帶來種種后患,不過,在這件事上,他自有他的打算。剛才他幾個兒子的表現自然都落入了他的眼中,也在心里根據他們的表現一一為他們打上了分。寬厚仁慈禮賢下臣勤政愛民,眾人都以為那是他挑選皇位繼承人的準則,連太后也信以為真,只有他自己知道根本不是那回事。他眼望座下的眾人心中默想著景朝遼闊的疆域淡淡微笑,南夷已定,在他有生之年,北狄必將也是他的囊中之物,這萬里江山累世基業當要挑選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才能放心交付。他的目光慢慢掃過座下神情各異表現不一的兒子們,很是期待哪一位能夠從其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那時候的他并不知道,兒女是債,就算他身為帝王也不能免俗。何況,她家的親情永遠都是表面溫馨實則殘酷,彈指之間,就能化溫情脈脈為你死我活。不過就算他知道,也不會對自己的決定有任何猶疑。那是皇家子弟出生后就必須面對的宿命,無從逃避無法后退,成功者需要走過血與火的道路才能到達至高的頂端真正乾綱獨斷大權在握,而失敗者只能博得一聲嘆息很快就會了無痕跡。宴席結束后,眾人又去延禧宮陪同皇帝賞戲,衛衍因臨時有事沒有隨駕。景驪此人,一向自詡風流倜儻文采飛揚,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實在是一等一的風流帝王。不過,自視甚高的他有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愛好。一般的風流才子若是愛聽戲,自當欣賞那些文縐縐的戲文,只有咱們這位自命風流無雙的皇帝陛下,自幼只對那些刀馬鏗鏘熱鬧打斗的戲文感興趣,對那些咿咿呀呀你唱我和的戲文最是不耐煩,陪太后聽幾場尚能勉強堅持下去,若讓他自己去聽是絕對不會去找這個罪受。這個愛好細論起來也不算什么缺點,只是與真正清風明月的高雅之士比較起來有那么一點點掉份而已。不過在這點上他與衛衍倒是很難得的非常默契,衛衍看戲也一向是看不出門道只看個熱鬧。內務府的官員們向來都會揣摩圣意,這次請來的兩個班子都擅長武戲,特別是云喜班的那位當家武生燕鈺成,雖然出道才短短一年,就有京城第一武生的美譽,扮相俊俏身手不凡,在各王公官宦家的堂會上不知道虜獲了多少夫人小姐的芳心,此次,在皇帝的壽宴堂會上更是史無前例地被安排了三場戲。燕鈺成那日頭一出戲演得是他的成名作。全名,是講述民間傳說中的史詩英雄胡梁的一出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場。傳說胡梁與蠻荒之族有過九次大戰,最后將蠻荒之族趕出了這片土地,人們才能在這里繁衍生息。后來人們為了紀念胡梁,就把這九次大戰編成了一部戲,便是其中一場。因該折戲中有大量打斗場面,最能考驗武生的身手功力,很多武生就是靠這折戲成名紅遍大江南北享譽京城名達天聽,不過有更多的武生栽在這折戲上再無出頭之日。燕鈺成剛出場就是十八個跟頭,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擺出亮相動作,氣息平穩姿態瀟灑,頓時贏得了滿堂喝彩,就連皇帝也是連連頷首頻頻點頭。整場戲看下來,燕鈺成年紀輕輕,表現不負盛名,絕對當得起京城第一武生的美譽,那一桿花槍耍得人眼花繚亂,時不時贏得陣陣贊嘆聲。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景驪對唱腔唱詞什么的并無興趣,也就看個虛熱鬧,衛衍又沒有陪在他身邊,他有些無聊,看著看著便盯著臺上有些走神。燕鈺成大概自幼練功,身體柔軟,腿可以輕易踢到頭頂。景驪盯著他的腿卻在想他家衛衍因為常年習武,身體的柔韌度也異于常人,若把他的腿壓到這個角度想來不是什么難題,便在那里琢磨著晚上是不是換個姿勢玩點新花樣,又想到衛衍向來抗拒他在床上弄出種種花樣,偶爾換個體位都要不樂意,開始考慮該怎么著讓衛衍乖乖就范自動配合。他的腦中轉著種種綺麗旖旎的念頭,想象著到了晚上要把衛衍這樣那樣的折騰,臉上的表情雖然沒有半分不妥,不過這盯著人發呆的動作卻始終保持不變。景驪身邊有忠臣有jian臣也有陪著他斗雞走狗吃喝玩樂的弄臣,那些人在政事上沒什么作為但是討好他的本領卻是一等一的好,此時看到皇帝直直盯著臺上,聯想到皇帝那特殊的嗜好,加上燕鈺成相貌俊美儀態風流與永寧侯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便動了某些心思。皇帝雖然很是養了些弄臣,不過他本身算不上昏庸之君,又有種種稀奇古怪的毛病,很是不好伺候,這些靠著討好皇帝混飯吃的弄臣日子過得也頗不易。一般來說此路艱險可以另辟蹊徑,若要討好皇帝下苦功討好皇帝心愛的人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永寧侯脾氣雖好,但是出身世家,又被皇帝以舉國之力養了這些年,什么好東西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