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
才見他,怎么會就不在山里了!”趙烈覺得自己胸中好像瞬間被掏空,連驚懼都說不上了。菁兒道:“張大人不會有事的。公子還是想想怎么下罷!人尋仙,哪有這么容易!”趙烈道:“你說通道被截,何以如此之速?”“人間流寇,最擅互通音信,占山為王,如今跑了一個朝官,立刻關關卡死,鳥都飛不出去!”趙烈忙道:“我得回榆塘報信去,姑娘能不能幫我一幫?”菁兒道:“使得是使得,你拿什么謝我?”趙烈不見張衍,又思朝中長兄安危,數事并發,已是急火攻心,哪顧得上同她戲謔,大難臨頭,反而忍得下來,低聲下氣道:“姑娘知道趙烈是個不會開玩笑的,不要這時候拿趙烈開心。若我回得榆塘,姑娘要什么,盡管拿去便是!”“好,你說的!”菁兒又道,“那你這個小廝,我可帶不動!”趙烈深深拜下道:“王實同我也算親族,趙烈不能自己跑了,扔下他不管,勞煩姑娘也救他一救?!?/br>“也罷,你再欠我一條性命!”菁兒笑道,當下叫了兩只狐貍來,化作極漂亮的兩個女子,帶他們上空,飛不多時,便到了榆塘。趙烈剛到家中庭,卻不見父親,抓了一個下人便問:“老爺呢?”“這……這……”下人見趙烈突然從天而降,嚇得結巴,“老爺上院了?!?/br>菁兒也不再問,徑直把他們送到了江南府,大門守衛見是趙二公子上門,無不驚詫,趙烈也顧不上,扶了王實長驅直入,見了父親坐在堂上正于堂上說著什么。“父親!”“烈兒,你如何在這里?”趙老爺驚道,“你那小廝怎么成了這個樣子!”“一言難盡!孩兒有事,要和父親一個人說!”趙烈第一次經大事,卻還算冷靜,沒大喊失聲。書房內。“什么?晉王反了!”趙老爺臉色大變,“你不要亂說!這些叛軍,說不定有意制造假象,讓你逃脫,報錯了軍情!”“關不關晉王的事孩兒不知道,但他確實要殺我!”趙烈喘著氣道,“不信你問王實!”王實被菁兒加了神藥,此時氣色已經好了許多,忙道:“千真萬確。我在江陽忽見四處戒嚴,開了城門,進來的人馬,不是我朝官兵,覺得有異,奔出來找公子報信,就被守軍追殺,要不是碰上公子馬車,早就……”趙老爺見他渾身是血,不得不信,卻又覺得蹊蹺。這時,只聽有人急喊:“報!江陽反了!江陽反了!”第三十一章趙老爺追出去急看,原來是江陽的探子昨夜趁亂逃出城,抄近路快馬到首府報信。“趙大人,江陽反了,趙公子也……”探子見到趙烈,嚇了一跳,“趙大人,你如何在這里?我出了城門才聽他們說要上山找你……”趙烈說:“我被江陽縣令騙上山去了?!?/br>“江陽縣令?怕是已經被殺了!我們出來時他的宅子已經被燒了!”王實驚道:“怪不得我出城時見城東火光沖天,竟是在燒他家宅子么?”趙烈倒抽一口冷氣,想江陽縣令一介書生,果然做不出叛亂的事來,他把自己騙出城,反倒救了自己一命。如今上報了戰情,當務之急,便是回任,這般想后,忙上前一步,對父親道:“孩兒……不,下官這就回通州主持大局!”趙老爺沉吟了一下,道:“等等,你們隨我來,說明情況,我寫好上折,叫折差加急送達京城!”折差走后,趙老爺不信趙烈能獨當一面,事態緊急,來不及面授機宜,送了一名幕僚與他隨行。臨行前叮囑:“如今你是地方官,我不得不放你回去,艱難之秋,望你識擔當,勇于任事,多聽多問,不要一意孤行,也不能好大喜功,務必與軍民共進退,穩住眾心為第一!”趙烈道了聲“大人放心,下官知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便策馬而去。到了通州,果然府院內人心惶惶,趙烈一進城門,便有人通報,沿大道為他開路,三匹駿馬蹄下生風,直奔府院大門,一行官員站在門口翹首以盼,面色各異,迎候這位少年長官,有認得那位幕僚的,喜道“兩江總督已聽聞此事,趙中堂派人來了!”,更是精神大振。趙烈小事不行,越遇大事,卻越能冷靜,下馬行禮,率眾入院內,共讀下屬縣城送上來的軍報。流寇看來并不簡單,區區通州轄地,竟悄悄集結幾萬之眾,與江陽等縣邊防官軍勾結,以江陽為據,日益壯大。幾個縣官不戰而降,甚是奇怪。趙烈和那幕僚對望一眼,怕是真與晉王有關,但不敢聲張。分析下來,通州是糧餉重鎮,如今榆塘援軍到通州要六日,而叛軍原是流寇所集,速度之快,二日之間便能到達城下,加上朝廷大概還惘然不知,通州城成為叛軍下一個目標,并非不可能。若敵軍進犯,唯有嚴防死守,拖延時間。當下疏散老弱,挖戰壕,編民兵,糾集精銳,堅壁清野,日夜巡邏,同時嚴明軍紀,不得趁亂搶奪民財,穩定民心。趙烈日夜視察,神經緊繃,顧不上休息,只是獨處時,每每想到張衍,就覺得不祥,又思慮到若真和晉王有關,大哥在朝中又如何周旋,更覺得局勢詭譎,心驚rou跳,雙手發抖,非咬牙切齒不能自已。果然不出三日,通州被圍。層層復層層,水泄不通。趙烈從未見過這等場面,雖知糧餉充足,看城下旌旗飄動,殺聲震天,面上沉著,心中暗暗叫苦。待敵方戰鼓一響,萬箭齊發,守城將士有死有傷,本是兵家常事,他第一次見到死人,也是心悸,暗暗和父親幕僚商議:“敵軍人多,士氣很盛,先生看到底頂不頂得???”哪知幕僚并不明確回復,只道:“一切皆看士氣,大人說頂得住就頂得??!”這是什么回答!趙烈被他一激,反而豪情萬丈,道:“要我說,拖他三天不是問題!”才說不是問題,問題就來了。城中竟有一營臨亂叛變,第二天便于夜中垂繩縱敵附墻而上,幸而及時發現,斬了首將,也損了不少兵士,一時軍心大為動搖,盛傳敵軍不日便要運來幾門大炮,到時炮轟城墻,便擋也擋不住了。趙烈聞言大怒,道:“傳令下去,以謠言惑亂軍心者,斬!”可這也不是辦法,趙烈便與幕僚商議,兵行險著,夜開城門,一面放人到榆塘催救兵,一面親自率一支精銳,殺入敵陣,沖鋒五次,殺敵百余,終于士氣得為一振,才又緩了幾日,榆塘援軍才跚跚而來,敵軍卻掉頭一轉,避其鋒銳,直撲榆塘。趙老爺早有準備,趁趙烈在通州拉住叛軍之時,于城門上置運來的十余臺紅衣大炮,待叛軍一到,齊齊開火,轟得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