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6
沒事,姑丈還不知道我嘛,身體壯的能打死頭牛,能有啥事?對了姑丈,我突然想起我有點急事,對,我有急事要出去一下!今個我就不再回墨香齋了啊,等辦完事我就直接歸家找姑母去,姑丈就不必等我了啊——”話剛說完,人便已經如疾風般竄了出去。 馮茂焦急的在他身后直跺腳:“你能有什么急事你!哎,慢著點別摔著!你可千萬出去惹事哈……”不等他說完,那廂早沒了影了。 馮茂搖頭嘆氣。他這侄兒秉性是好的,但是就是被家里頭人嬌生慣養的厲害,這才養成了這無法無天的頑劣性子。這不,前兩日之所以連夜從金陵來到揚州,還不是因為這小子又在金陵惹是生非,這才被他爹擰了這來避禍幾天。 不等走至家門前的那條輕煙長巷,沈晚的情緒就慢慢平復了下來。停了腳步稍微歇息片刻,然后毅然擰身,快步往回走去。 她要去那墨香齋拿回她的書稿。 沈晚暗嘆,自己心性到底不夠堅韌,思緒紛繁激憤之下竟揮筆寫下了那篇。前世她深深的被字里行間的文字魅力所折服,而今世,在被權貴步步緊逼直至逼她至懸崖峭壁時,她卻驀的懂了這篇文章真正令人折服的從來不是華麗的詞藻,而是里面人物那不屈的意志,那不隨波逐流亦不向權貴妥協的一腔孤勇,以及那為了自由而戰的無所畏懼! 如此,方是悟空真正的魅力所在。 沈晚深吸口氣,往墨香齋走去的腳步加快了些。到底是她糊涂了??v使能拓印成冊,縱使此書能廣為流傳,又能對那位高權重的霍殷產生什么影響呢?指不定到頭來自己還要受一番牢獄之災。畢竟,雖說本朝不似前朝般大興文字獄,可到底言論也不是完全自由的,這般含沙射影的話本拓印發表終究是不妥當的。 當務之急還是將其先拿回來。 此刻的孟昱奕正拿著話本滿大街的找人,他一定要找到那個女人,要問清楚能寫出此番慷慨激昂文字的高人是哪個。定要結識一番,歃血為盟結為兄弟,才不負他少年之熱血! 也合該讓他碰上,他在瘦西湖的五亭橋上,恰好碰上了正一腳踏上石橋的沈晚。 孟昱奕先反應過來,眼睛一亮,當即一個高竄過去,激動的滿臉紅色:“瘋……哦不,這位娘子,在下可算找著你了!” 沈晚也回了神。抬眼上下將他一掃,眼神便直直定在他手上的書稿上,心下便暗松了口氣。她也可算找著他了! 半刻鐘后,孟昱奕趴在五亭橋的石欄上,手里拿著一根長長的柳條,使勁朝下佝僂著身子,勾著飄蕩在湖面上的書稿欲哭無淚。 不告訴他高人是哪個那就不告訴便是,做什么要搶過書稿一把扔進湖里呢?作孽啊,這么精彩的稿子他還沒看完呢!作孽?。?! 從那之后,沈晚便深居簡出,拒絕去聽汴京城傳來的一切消息。她告訴自己棋落無悔,從義無反顧踏出汴京城的那刻起,汴京城內那個任人擺布命不由己的沈晚便徹底消散在這世間,從前的所有一切也一概煙消云散,重新活過來的,只是揚州城內的郁繡。 只能是郁繡。 將英娘哄睡之后,沈晚就起身來到案前鋪紙研墨。 英娘便是她收養的那個老秀才的外孫女。之所以給她起一英字,是希望她長大之后能有一絲堅韌心性,不求跟男子比肩,但求莫學那寄生的菟絲花,一輩子依附著男子而活,庸庸碌碌此生。 挽袖抬筆,沈晚寫下題目——。 這是前世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王寶釧和薛平貴的愛情故事。沈晚將此故事搬到這個朝代,自然不是為了歌頌他們可歌可泣的愛情。話本整個故事脈絡跟前世故事大致相同,不過結局處她隱晦的增添了一處,這一處便是那薛平貴在封王寶釧為后的第十八天,特意給她送去了一碗補湯。 第十九天王寶釧風光大葬。 故事便以此收尾。 最后話本作者署名處,沈晚提筆寫上二字,悟空。 來年三月,揚州城正是花團錦簇,風景如畫的時候,而汴京城內卻是寒風呼嘯,雨雪交加,一派蕭條肅殺的場景。 皇宮內儼然成了人間地獄。 哭泣,哀嚎,慘叫,廝殺……此時的皇宮一片兵荒馬亂,兩方人馬在太和殿前殺紅了眼,兵器交戈聲不斷,慘叫哀嚎不絕,不消多時漢白玉臺階被血染的通紅,殿前也鋪陳了厚厚的尸體。 二皇子發動宮變了! 他聯合軍巡院禁衛軍副統領韓瓊,在轄制了禁衛軍統領后,奪取了其印章發號施令,打著救駕的名義,于當日子時殺入宮中。 殺入宮中的禁衛軍分為三路,一路是殺進四皇子所在的承明殿,一路是直搗明德帝所在的養心殿,另外一路則由二皇子親自帶領,徑直殺向那太和殿。來之前他已得到密報,今夜三皇子被父皇罰跪在太和殿中。 二皇子望著太和殿那兩扇緊閉的朱紅色大門,目光透出狂熱之色,只要殺進去,只要殺了里面那人,大齊朝的皇位便是他囊中之物! 抬劍朝那太和殿的大門一指,二皇子大吼道:“給我殺……” 噗! 一把利劍徑直穿透了他的胸膛,阻絕了他口中未盡的話。 二皇子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胸膛上插的劍,繼而看向身前的人。 韓瓊未看向二皇子,卻是抬頭看向他的身后。 一陣喧嘩聲由遠及近。 二皇子捂著胸口艱難轉過身去,卻見到本該此刻跪在太和殿的三皇子,正滿臉興奮而得意的沖他的方向走來。 看向三皇子身邊那身披鎧甲的霍殷,二皇子此刻仿佛明白了什么,仰天長嘯一聲,便滿腹悲憤的倒地而亡。死不瞑目。 當三皇子抬著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尸體去養心殿覲見明德帝時,明德帝當場噴了口血,直接倒地抽搐。 明德帝因受不了刺激,中風了。 三月中旬至三月末,汴京城迎來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清算,叛軍黨羽一律抄家問斬,夷三族。 四月初,明德帝下退位詔書,移居承乾殿。 五月初,三皇子登基,改元為天福。 天福二年,三月。 揚州城又是一年春好處。 那場宮變已過去了整整一年時間,可對于揚州城的百姓來說,誰當皇帝對他們影響不大,只要動亂別波及到他們這里,揚州城照樣是一派煙柳繁華。 沈晚對鏡剪了剪額前的劉海,大概至能淺淺覆蓋住眉毛處方止住。擱下剪刀,她靠近了銅鏡,仔細看了看眼角下方,之前那條一寸見長的疤痕經過了兩年半的時間,如今已變得很淺很淡,稍用些胭脂水粉便可遮蓋過去。 又拿起眉粉給兩側臉頰處打了暗影,讓整張臉看起來更瘦削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