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
酸的年輕僧人正在清掃寺廟門前的塵土。這里寧靜,悠遠,仿佛一個世外桃源,李弘濟他,就是在這里長大的嗎?李弘濟走上前去,仿佛觸摸到了李弘濟不被他知道的那十年,李弘濟也曾經在這里清掃寺廟,吟誦佛經嗎?見這名滿身風塵的香客走來,那名掃地的僧人朝他合掌施,問道:“施主從哪里來?有何事情?”“我從開封過來,是關于李弘濟的事情,想求見慧文禪師!”那年輕僧人有些驚慌,回身看了看寺廟里面,放低聲音跟他說:“若是弘濟讓你送銀兩過來,你就給他拿回去吧,告訴他現在寺里過的很好,師傅身體也硬朗,讓他不用掛念!”看來他們并不知道李弘濟出的事情,馮思遠只好跟他解釋說:“這次不是來送銀兩的,錯舟他……遇到了一下麻煩!”隨后,年輕僧人將馮思遠迎進了寺里,寺廟里面和外面一樣破敗不堪,堂前的泥塑的佛像色彩斑駁,卻因為外面柔和的日光依舊顯得慈眉善目。李弘濟的師傅慧文禪師是個一把銀白胡子的老和尚,由于年紀太大,佝僂著腰,顯得有些老態龍鐘,用歷經了滄??赐敢磺械闹腔垩劬ν蝰T思遠,語氣遲緩的問道:“弘濟出什么事了?”馮思遠忽然覺得喉嚨發酸,面對這樣的慧文禪師,他該如何將李弘濟出的事情說出口,但又不得不說,斷斷續續的將李弘濟如何因為常平倉一案得罪滿朝大臣,被以出身低賤,不配在朝為官的可笑借口羈押在御史臺講給慧文禪師。“禪師,現在朝廷的官差正在往這里趕來,他們想從您口中拿到錯舟的證據,你不能被他們抓住,只要沒有確鑿的證據,他們就不能把錯舟如何,您和弘遠師傅先跟我走,我找個妥善的地方安置你們,等風聲過了再說!”聽完他的講述,慧文禪師長長的嘆了口氣“時也命也!珠玉行于世,世人毀之,璞玉琢成器,以磨難雕之,弘濟他命中有此一劫,成魔成佛,只能看他的造化!”說完,慧文禪師便安然的攆動手中佛珠,繼續誦經。馮思遠被他這一席禪語說的云山霧罩,但也沒心思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只是焦急的催促慧文禪師“師傅,朝廷的官差馬上就要到了,你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旁邊的年輕僧人弘遠也勸道:“師傅,咱們還是聽馮施主的話,到別處躲一躲吧!”可依舊等不到慧文禪師半點反應,多次努力勸說無果,馮思遠知道不能在等了,跟慧文禪師說了句得罪,便想要將這固執的老和尚拖起來背走,可惜晚了一步,幾個氣勢洶洶的官差闖了進來,大聲喝道:“哪個是慧文?跟我們走一趟吧!”年過七旬的慧文禪師被這些粗魯的官差戴上枷鎖,關進囚車,押解回京。慧文禪師被關在了開封府的牢房里,御史臺馮思遠現在進不去,但開封府的大牢,花銀子打點一下還是能進去的。馮思遠帶了些齋飯,同時帶去的還有一些□□。收了銀子的獄卒帶著馮思遠走在陰暗潮濕的牢房里,走在前面的獄卒興致勃勃的說道:“哎呀,那個老和尚,自從關進來就一直不吃不喝,御史臺的大人問話,他也一句不說,光知道念經,你說說他都老成那樣子了,碰一下就能散了架子,大人們也不敢動刑,把這宗佛給請進來,也真是為難呀!”“那些人都問慧文禪師什么了?”“無非就是讓他招認拐走馮家家奴的事,我看這老師傅也不像是人販子,慈眉善目的,再說了,就算是他當年真的拐走了李大人,那也是救李大人脫離苦海呀,要不是當年被他拐走了,能有今天的李大人嗎?你說那幫子讀書人也真是夠混蛋的,李大人是多好的官呀,十年前一個小孩子他能有什么辦法,我看該抓的不是李大人,而是禍害李大人的那些畜生……”獄卒忽然想起自己領著的這位正是馮家的少爺,急忙改口:“哎呀,馮大人,我不是這個意思,您……您別往心里去……”馮思遠慘然一笑,說道:“你說的對!”獄卒再也不敢開口了,匆匆將馮思遠帶到關押慧文禪師的牢房,說了句:“馮大人,就是這里!”“慧文師傅?”馮思遠喊了一聲,攥緊手里的瓶子。慧文禪師依舊是盤膝而坐,手執念珠,吟誦佛經,沒有任何反應。馮思遠不敢讓慧文禪師知道自己姓馮,便說:“慧文師傅,你還記得我嗎?我是李弘濟的好友!我帶了些素齋給你!”無論馮思遠說什么,都得不到慧文禪師的回應,旁邊的獄卒說:“馮大人,你別費心思了,我們這邊每天都是從泰和樓給他定的素齋,可他看都不看一眼!”“每天從泰和樓定素齋?難道是有人給你們打點過了?”獄卒自知說漏嘴了,只好一五一十的回答“自然是有人打點過了,禮部的唐大人,顧大人,都是給過銀子的,就連嚴相家里的人也過來吩咐,要好好照顧這個老師傅,除了他們,城隍廟的老道士也給我們塞了些銀子,兄弟們日子不好過,就是混個酒錢!”馮思遠捏了捏手心里攥著的□□,最后還是不忍心。如果慧文禪師今日死在自己的□□之下,日后他和李弘濟就再也沒有可能了。朝那獄卒說:“那你們盡量把老師傅當成祖宗的供著!”臨走前,馮思遠給了獄卒足足五十兩銀子。第56章李弘濟的師兄弘遠與馮思遠一道來了開封,馮思遠將他安排在客棧內,沒敢告訴弘遠自己姓馮,正是告發李弘濟的那家人,只說自己叫思遠,是李弘濟的好友。弘遠比李弘濟年紀小許多,突然遇到這么大的變故,整日惶惶不安,將馮思遠當作是這世上唯一的大好人,毫無戒備的依靠他。聽馮思遠告訴他慧文禪師的情況后,弘遠滿臉懊悔,說道:“早知道這樣,我就不應該在弘濟參加鄉試的時候替他瞞著師傅,當初要是聽師傅的話老老實實在寺里呆著,也就不會出這檔子事!”“嗯?慧文禪師不讓錯舟參加科舉?”馮思遠問。弘遠點了點頭“師傅是想讓弘濟繼承他衣缽的,以前寺院隔壁有個學館,弘濟就常常偷跑過去聽那老秀才講課,后來那老秀才過來跟師傅說弘濟是個讀書的好苗子,那時候師傅很生氣,就再也不與那老秀才來往了!前幾年師傅發覺弘濟有入世的想法,就想給他剃度,弘濟偷偷跟我說他想參加當年的鄉試,若是不中,以后就會安安心心出家為僧。我想隔壁的那個老秀才考的頭發都白了,還是個秀才,想高中哪有那么容易,就答應幫他瞞著師傅。沒想到發榜之后,弘濟竟然中了,報錄的人到了寺里,全鄉人都來祝賀弘濟,沒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