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6
過的都來回味,沒吃過的也來問老板店里招牌是啥,讓煮一碗來嘗嘗。劉棗花一文錢沒讓,就憑這香味兒硬生生的把客人搶了回來,開張幾天之后,生意逐漸回到年前的水平。 縣里面食客就那么多,同樣做麻辣燙的,東家好了西家肯定要受影響。 那兩家本來賣得還成,生意突然少了一半,并且呈現出越來越少的趨勢。一打聽才知道程記斜對面那家美味麻辣燙又開門了,那家雖然稍稍貴那么一點,但它用料好,分兩足,湯底也香,總之就是好吃。 這兩家能不知道劉棗花做的麻辣燙好吃? 他們就是吃過覺得好才會入這個行。 本來覺得不就是個辣鍋? 到這會兒兩相對比他們才明白的感覺到差距,同樣是麻辣的鍋底,口感就是有差,還差不少。劉棗花那頭關門時,食客們也能上別家湊合吃點,她這一回來,只要不缺這錢的,誰愿意湊合? 都覺得這樣不行,想做點啥來挽救,又不敢貿然行動。 哪怕消息不靈通的也知道賣麻辣燙的是程記老板他大哥大嫂,有這來歷,誰敢隨便招他? 解決不掉程家富跟劉棗花那個店,又沒法實現口味上的趕超,這生意眼看要黃,盤了鋪子那家硬著頭皮在撐,至于支攤的,聽說他們搬其他地方去了。 縣里有個劉棗花對比著,他不好做,鎮上總行! 鎮上人是少些,可沒了正牌貨抵著,他做冒牌貨的總能掙錢! 老話都說樹挪死人挪活,做生意的一根筋咋行呢? 因為正面沒打過被遷走那家在鎮上還真闖出條生路,這年頭因為交通不便,人的活動范圍窄,如非必要,鎮上人很少有往縣里跑的,沒去過縣里那自然沒嘗過劉棗花賣的正宗麻辣燙。沒嘗過正宗的,乍一吃到仿冒的竟然也還行,湯底夠味兒,分量足,攤子熱鬧……這麻辣燙吃著比面條餛飩來得香。 這陣子天還冷,一碗麻辣燙吃完渾身暖洋洋的,真是舒服! 搬去鎮上這家忙了十天半個月后還歇了一日,他買了在鎮上熱銷的怪味花生回縣里,跟人吹噓說以前小看了周邊的鎮子,鎮上還是有些有錢人的,逢集日尤其熱鬧,挨著十里八鄉的都會出來。 “我這麻辣燙要坐下端著碗吃,比較麻煩,生意也就是湊合,你們是沒看見那個挑著賣花生的,他逢集才會出來,每次出來攤子前圍滿了全是人,忙都忙不開?!?/br> “來嘗嘗!就是這個花生!我特地稱了半斤回來,這不便宜!” …… 說到花生,本地流行的有兩種吃法,一是鹽煮,二是油酥。這兩種吃的還是花生本味,這怪味兒的不一樣,吃起來格外香,配著都能多喝二兩酒。 大家伙兒聽他吹噓一番,也撿兩顆嘗了,味道是好。 “這個花生米裝一小碟就能下一大碗酒,它味兒好,你說貴吧,能趕得上rou?這么看賣得好也正常?!?/br> “有這么好的東西,他咋不來縣里?縣里不是更好做買賣?” “你沒聽他剛才說的?人家在鎮上隨便都能賣光光,用得著跑這么遠到縣里來?既然都能賣光賣給誰不是一樣?” 賣麻辣燙那個跟著點頭,說沒錯,就是這個道理! “跟你們說,我總覺得賣花生那個看著特別眼熟,長得很像在程記站柜臺那個?!?/br> “以前那個還是現在這個?” 賣麻辣燙的一愣,說不就是東家的小舅子,咋的又換了人不成? “你說的是以前那個,現在這個也是舅子,但不是親舅子,聽說隔了一房?!?/br> “那這個賣花生的搞不好還真是從程記出來,當jiejie的會做那么多新鮮吃食,做兄弟的能沒點手藝?” …… 從鄉里出來之前,何嬌杏已經把做花生米的手藝教給東子了,東子人聰明,學得快,這就練好了做起生意來。這些后續何嬌杏尚不知情,程家興也只是聽媳婦兒說了教手藝的事,并不知道他買賣已經開張。 縣里面的不知道,鄉下的都聽說了。 魚泉村那邊就不說,大榕樹村的也知道東子出來單干了,也是賣吃的,他賣的花生米。 起先聽說他賣花生米,大家伙兒不以為然。后來才知道他賣的不是一般的花生米,怪味花生受喜愛的程度跟當年的魚皮花生差不多,他挑著擔子趕集賣,生意好得很。 跟著就有人猜測,以前沒聽說何東升有這手藝,這該不是何嬌杏教的? 這么想著,還有人跑去老程家問。 程來喜搖頭說不知道。 “你不問問?萬一真是你兒媳婦教的呢?” 程來喜:“是又咋樣?” “不咋樣,但她首先不該想著夫家?像你們老二這還在種地養豬,這生意給他做該多好呢!” “老二想做買賣他該自己找老三說!至于這個怪味花生,別說還不清楚是咋回事,哪怕真是何氏教她兄弟做的,也輪不到別人說啥,她的手藝她愛教誰教誰。真要說誰有資格反對也就是老三,老三沒說啥,有你啥事?” 第126章 0126 還不只是程老爹跟前有人叨叨, 這些天程家貴也沒少聽閑話,村里頭一貫是這樣,誰家丟個雞也能嚷嚷得人盡皆知, 別說是做生意發財這樣的大事情。 知道何嬌杏他小弟做起生意, 村里人好奇,他們跟東子本人又不熟, 就只能去問那些可能知道情報的。 比如朱小順媳婦, 還有留在村里的程家父子兩人。 程老爹心里慣常有數, 尤其在分家之后,他都由著幾個兒子自己當家,極少對他們指手畫腳。這回也是一樣,說一千道一萬那手藝是兒媳婦帶來的,村里有些人說她人都是老程家的手藝自然也該歸老程家, 程老爹不敢這么想。他想著三媳婦也夠厚道, 從定親之后就很向著老三,成親之后更是幫著掙下不小的家業。這樣好的媳婦你還去挑剔她那是不想過安生日子了。 做人要知道滿足, 還得講講良心。 甭管咋看何嬌杏她都沒有任何一丁點對不起老程家,說她寧肯幫扶娘家兄弟不幫二伯子, 這是人說的話? 老二真想做啥也該自己去跟老三開口, 哪有坐在家里等人送錢上門的?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