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5
把大門打開,衡玉從容走進別墅內。 “事情都處理好了嗎?”蕭笙正在看報紙,聽到動靜抬起頭,平靜問道。 “處理好了?!焙庥裥α诵?,“不是什么大事,倒是借機清理了不少蛀蟲?!?/br> 隨后五年,國內局勢再度變化,但孫子安掌控著軍隊,掌握著最先進的武器,試圖割據的軍閥全都被他壓得死死的。 國際形勢同樣風云突變,但有了張葛開掛,一切都還好。 而衡玉在這五年里瘋狂斂財,并且結交大批勢力,還投資了好幾位看好的政客,最后選定一位支持他競選總統之位。 投資最后有了回報,那位政客順利當選,在衡玉的推動下,美國廢除,并且與華夏建交,同意把以前清政府簽訂的不少不平等條約取消。 做完這一切,衡玉對張葛、蕭笙道:“我們該回國了?!?/br> “回去看看嗎?”張葛以為衡玉是打算回去逗留一兩個月然后又回來。 “不,我打算把美國的勢力徹底交給霍青徽,我回國定居?!?/br> 霍青徽是他培養的心腹,這么多年一直跟著他身邊,也算是培養出來了。 張葛和蕭笙驚道:“為什么?” 美國的勢力是衡玉近十年的心血,他還這么年輕,怎么就有了隱退的想法。 “自從握住四個州的勢力后,美國當局一直嚴防死守不再讓我擴張。不需要開辟,只是守成,這種事情交給霍青徽就夠了,我打算換一份更有挑戰性的事情去做?!?/br> 張葛和蕭笙面面相覷。 三個月后,一切交接結束,衡玉帶著張葛、蕭笙還有不少心腹登船回國,直接抵達南京。 這一次是孫子安和孫夫人一道迎接他,接風宴之后,孫子安宣布衡玉接任已經退休的原外交部長,成為外交部新任外交部長。 這一道認命讓不少人驚訝,但在打聽一番衡玉的底細后,眾人都知道了這是一位怎樣的狠角色,所以衡玉接掌外交部的過程十分順理成章。 這幾年來,華夏快速發展,但租界問題依舊是心腹之患,還有之前簽訂過不少不平等條約,這些都在制衡著華夏的進一步發展。 五年后,在衡玉的堅持下,華夏與其他國家政府達成協議派兵參加一戰,最后作為勝利國出席會議。 會議上,他據理力爭、態度堅決,順利將租界問題解決,港澳的回國日期也提上了日程。 會議的談判消息傳回國內后,舉國歡騰。 番外: 1970年,國際著名科幻家張葛新作發表。 粉絲奔走呼告,等不少人趕到書店后,才發現張葛的新作不是一本科幻,而是一本回憶錄。 主人公還是華夏近現代史上最偉大的外交官林衡玉。 二十年前,彼時已經憑借著科幻聞名海內外的張葛對衡玉說道:“等什么時候我有把握了,我一定要為你寫一本回憶錄?!?/br> “你現在還沒有把握嗎?”已經從外交部辭任,待在南京悠閑度日的衡玉出聲問道。 張葛搖頭,衡玉這一生,無論是在美國開辟地下勢力,還是為國家初建奔走,亦或是作為外交官的經歷,都極富傳奇色彩。他不想貿貿然動筆。 張葛和衡玉說完這番話的第二天,衡玉派人給他送了整整一個箱子的資料,全都是和他過去經歷有關的資料。 有了這些資料,張葛的籌備進度加快了一些,但這本回憶錄斷斷續續寫了很多年,一直到1970年才正式面世。 回憶錄分為三部分,取的是衡玉一生中最為傳奇的三件大事——執掌美國地下勢力、為國家初建奔走、出任外交部長。 而他最為人所熟知的,只有在外交上的傳奇事跡,張葛要做的就是把他在世人面前的空白補齊,讓世人真真正正了解這位摯友。 張葛的回憶錄一出,頓時震驚國內,政壇中的政客幾乎人手一本。 很快,國外不少出版社與他聯系,以最快速度把這本書翻譯成其他語言,遠銷其他國家。 “我寫這本書,是為了讓后世人能記住這位風流人物?!?/br> “他骨子里流淌著古代士人的風骨,兼而有現代人的包容開放、創新無畏。為人謙和,溫文爾雅,堪稱華夏在國際行走的一張名片?!?/br> 回憶錄最后,張葛在書中如此寫道。 作者有話要說: 三次元準備考試 請假到這個月29號回歸 _(:3∠)_ 292、畫中仙 “前輩, 前輩?!?/br> 低低的聲音打斷了衡玉的沉思, 她從庭院角落走出來,懶懶看著站在一幅畫前的年輕男子。 畫前的男子看著只有十五六歲, 長相清秀。此時他緊緊盯著畫卷, 神色間略有激動與局促。 而他手中的畫極為詭異, 明明是畫在畫卷上, 但當旁人一眼望過去時,竟覺得自己像是身陷于一個莫名的空間。 畫卷上畫有一座精美的小院落,院落雖小, 但該有的布局都有, 庭院處曲水流觴,涼亭處坐著一位女子,正是衡玉。 “何事?” 衡玉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來到了新的世界,而這一次, 她直接成為了一幅畫中人。更為讓人驚訝的是,這個世界她曾經來過。 滄瀾大陸, 歸一宗, 劍宗,太白學宮……這些名字足以把曾經埋葬在漫長歲月中的記憶喚醒。 以前某一世里,她曾經來過這個世界, 只不過那時候這個世界正處于末法時代。而現在的時間線已經是末法時代一萬年后, 曾經的故人全都不在了,或是飛升到上界,或是已經坐化。 柯笙撓了撓頭, 俊美英氣的臉上難得有幾分不安,“前輩,那日你教給我的劍訣我已經練熟了,你能不能幫我看看我練得怎么樣?” 柯笙有些局促又有些期待地望著畫上的女子。 他手中的畫是母親留給他的遺物,畫上所畫乃是母親年輕時的住所,在纏綿病榻時母親經常把這幅畫拿出來緬懷過往。在母親病逝后,這幅畫自然就到了柯笙手里。 一個月前,柯笙不小心把這幅畫卷掉到火盆里,他當時慘叫一聲連忙把畫卷拿起來撲滅火,誰知火撲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