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8
不過了。 陸明文收回視線,誒了聲,十幾窩白菜,幾下就擰完了,母子兩回去時,孫寶琴牽著閨女已經走遠了,留孫桂仙在地里嘆氣,“都是親戚,我也看她不容易,大寶說了不請孫家人,我收了她的禮,不是叫大寶生氣嗎?” 她念念叨叨的,不知和誰說話,陸明文四下望了望,除了他和薛花花沒其他人,他扯薛花花的衣服,薛花花甩開他,催他趕緊回家。 孫桂仙是聰明人,什么人該打交道什么人不該打交道心里跟明鏡似的,孫家村的親戚幾年沒走動過了,大寶娶媳婦才巴巴貼上來,多少有奔著對方是鎮上的原因,孫桂仙要收了她們的禮,禮尚往來,將來是要還回去的,沒準會還更多,要不然人家會說大寶娶個鎮上的媳婦隨禮按村里的來,太摳門了,孫桂仙才不想惹她們呢。 利益得失孫桂仙和薛花花分析過,遠親不如近鄰,與其指望孫家村的親戚,不如和隊上的人搞好關系,故而她邀請了好幾戶村里人家去鎮上吃酒席。 這兩日天不錯,地里的小麥綠油油的,薛花花領著陸明文去地里看了看小麥,這才慢悠悠的回家。 年后不久陸德文他們就要回學校,薛花花和陸紅英做辣白菜時,吩咐陸德文他們把院壩里的雪掃了,丈量下尺寸,趁著天好請人搭個豬棚,開春了抱只小豬回來,陸建勛拿鏟子,腰板聽得直直的,“媽,哪兒用得著請人,咱自己就能做?!闭埲说脑挼脺蕚滹埐?,煮飯并不容易,反正他們在家,自己估摸著弄就成。 說干就干,陸建勛鏟雪,使喚陸德文量尺寸,家里沒有卷紙,折斷根樹枝,以家里方桌的長度來丈量,3個方桌的長度和寬度綽綽有余了,既然養豬,索性把雞棚也搬過來,量了個豬圈和雞棚的位置,接下來就是挖泥巴舂墻,陸建勛興致勃勃,最舂墻環節發現能力有限,只得去村里喊人來幫忙。 冬天天冷,到處冰天雪地的,起屋子的少見,然而有人叫他們,同個村的樂于搭把手,家里堆著木材,房梁啥的倒不用擔心,就是搭房頂的稻草麥稈不夠,薛花花問幾戶人家借了點,來年收了小麥和稻谷后就還他們。 農村人實誠,稻草和麥稈不稱重,論捆算,一捆有15把,每把大小都差不多,種莊稼的老把式,每捆柴每捆草都是差不多的,家家戶戶都這么來的。 土墻干燥得慢,修建好豬棚已是年后了,趁著人多,薛花花讓陸德文他們砍了很多竹子回來,從開荒的外邊圍成個院子,把果樹圍到院外,花兒圍到院子里,圍了院子又挑石子鋪地,從院門口鋪了條幾十公分寬的石子路,薛花花說下雨天在院子里走來走去不用換鞋,因著薛花花的安排,幾兄妹到開學都在忙。 石子路鋪好的那天剛好就是陸德文他們準備離家讀書了,雞棚拆了,新建的豬棚和雞棚換到了另外邊,整個院子敞敞亮亮的,院子比房屋還大,竹葉圍成的院墻黃綠黃綠的,陸德文有點舍不得走了,前兩天東東說開春后要把院子里的花移栽到竹墻邊,順著竹子爬滿墻,開花了會非常好看,每間屋子都能聞到香味,院子跨出去就是果樹,夏天能在樹下乘涼,想想就悠哉悠哉的。 但不讀書是不行的,他把西西和東東叫到跟前,叮囑他們要聽薛花花的話,去學校后他也多想辦法掙錢,掙了錢的話暑假回來看他們,說得東東眼睛紅紅的,轉身抱著陸建勛不肯要他走,弄得陸建勛哭笑不得,“要哭也是抱著你們老子哭啊,四叔是去干大事的,你們在家乖乖聽奶奶的話,下回四叔回來給你們帶禮物?!?/br> 說實話,陸建勛挺不想離開家的,約莫習慣每天清晨睜開眼就能聞到飯香了吧。 薛花花給他們每人裝了點香腸臘rou,還有年前做的辣白菜,送他們出村,遇到收拾好出門的李雪梅,陸明背著娃,挑著擔子送李雪梅去縣城,兩口子商量許久,小雨留在家給陸明帶,等小明放了暑假去北京找李雪梅,背上的小雨睡著了,還不知將會發生什么,李雪梅眼淚汪汪的,小明趴在她背上,哭得不行。 他們的離開對其他人沒什么影響,年過完了,公社小學跟著開學了,孩子們又去了學堂,大人們安心等著春種的到來。 倒是小雨,李雪梅走后斷了奶,連著幾天幾夜的哭,胖嘟嘟的臉頰幾天就瘦了下來,每天要抱著才能睡,擱床上就哭,陸老漢心疼得不行,不知聽誰說有錢人家的孩子吃奶粉,自己掏錢去縣里買了罐奶粉喂小雨,這可把陸明其他幾個嫂嫂得罪了,說陸老漢他們兩口子偏心偏陰溝里去了,以前劉云芳偏心小明,啥好吃的只給小明吃,陸老漢又偏心小雨,奶粉多貴啊,二話不說就掏錢買。 兩口子既然喜歡陸明,就跟著陸明過算了,別指望她們養老啊。 因為這個,妯娌間親熱很多,湊堆就說陸老漢和劉玉芳閑話,順便罵陸明兩口子jian詐,哄得兩老團團轉,陸明不介意她們說自己,他爸買奶粉他就猜到會出事,他給他爸錢,他爸不要說是爺爺給孫子買點東西怎么了,他偷偷把錢塞給他媽,他媽也不收,要他自己拿著,等將來她沒錢的時候再給她。 陸明這才作罷了,卻不想仍然招來諸多不滿,小雨斷奶吃的濃稠的米湯,雞蛋羹,小雨不挑食,喂什么吃什么,就是有點認人,除了陸明和小明,誰抱都不行,尤其打瞌睡,認人最厲害,還必須要抱著睡。 陸老漢最喜歡抱小雨了,奶粉罐擱在自己家,抱著小雨喂奶粉,起初兩天小雨不讓他抱,慢慢的熟悉后就好了,連帶著劉云芳也能抱他會兒,但瞌睡不行,只有陸老漢抱他才不哭,陸老漢歡喜得不得了,天天在家帶孩子,地里的活也懶得干了,讓陸楊他們幾兄弟幫忙,差點沒把幾個兒媳婦氣死,偏偏又不敢說什么,老人到了年紀不干活是理所應當的,誰要勸陸老漢干活肯定被罵不孝順,哪怕有再多怨言只敢背著說閑話。 隊上多的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煽風點火挑撥陸家關系,連帶著不怎么在村里活動的薛花花都聽到了些風聲,陸德文他們走后,薛花花就忙院子的事,先拿鋤頭把院里不平整的地方挖平了,撒了些菜種,修豬棚剩余的木材砍成四四方方的條形鋪在地上,將院子隔成小片小片的,每片地都種上蔬菜,又在竹墻幾步遠的地方安置了個石缸,平時裝些水,舀來洗菜或和雞食啥的不用去灶房,用過的水澆菜剛剛好,孫桂仙來看過后羨慕得不得了,嚷著自己也要弄個這樣的院子。 薛花花家的院子不再是單純的院壩,進院門后,順著石子鋪的路通到院壩,院壩保留著以前的形狀,其余就是種的蔬菜以及花草了,特別規整干凈,柴火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