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1
又是后話了。 此時蘇玲瓏要說的是,秦彥之先前養腿的時候,也不忘培養南燭。 南燭本來力氣就大,以前是沒有明師指點,現在有了秦彥之的指點,想要護住葉菱沒問題。 有南燭緊跟著葉菱,也不會出差池。 蘇玲瓏從不會小看鄭瑾。 葉菱小聲咕囔著,希望鄭瑾早早出事,有時候有些后悔,當時她和娘親去采藥的時候,要是沒那么好奇,沒那么貪玩就好了。 要不然也不會發現鄭瑾,撿到了一個天大的麻煩。 不過轉念想想,要是沒有鄭瑾,她們兩人還在玉前村。 葉菱覺得如今的日子要比那時候要好,以前在村里的時候有些寂寞,總覺得和村里的馮珍珍說話說不到一塊兒去,兩人的想法南轅北轍。 現在和周婉容無話不談,還多了一個軟萌的表妹陸蓁,還有一只溫順黏人的小貓兒。 娘親也有了秦將軍,那是她的爹爹,雖然有時候不說話的時候看著有點嚇人,但是葉菱知道,秦彥之對娘親很好。 秦家的家風也開明,讓自己上了族譜不說,還允娘親繼續在外行醫。 哎,一個鄭瑾了,就當做一只嗡嗡叫的蒼蠅好了。 她現在的日子已經順心到了極點,人要知足不是嗎? 小姑娘搖頭晃腦的模樣讓蘇玲瓏有些好笑,摸了摸葉菱的腦袋,“去和雪團玩吧,別想那么多?!?/br> “是娘親想要和爹爹說話了罷?!比~菱笑著,“我去請爹爹過來?!?/br> 作者有話要說: 首先我收到了本文第一個深水魚雷(32648921扔了1個深水魚雷)當當當當~好激動!抱住土豪一個大大的么么噠~然后呢還有加更! 下周會找個時間加更哦,加更的章節我會標注出來的。 接下來感謝天亦藍的一個手榴彈,咪啾~總是看到你哦,還有顏扔了一個地雷,都是老面孔啦。 新讀者阿賞扔了1個地雷,歡迎━(*`*)ノ亻! 白月光17 阮繡棠的醫術卓然, 蘇玲瓏進入任務人的身體,從未放松過進修醫術。 未來的世界里有精準的人體解剖,蘇玲瓏為了任務世界里的穿梭, 涉獵廣泛, 因此得到了阮繡棠的記憶, 再看醫書往往有自己的理解。 兩相結合起來, 醫術可以說是在這個小世界里頂尖的存在。 秦彥之的腿骨情況要比鄭瑾的復雜,但相比于其他大夫,蘇玲瓏的恢復水準要遠高于太醫署的其他人。 經過調養之后,如今已經拆開了夾板, 可以在走動加強身體的恢復。 要不是因為蘇玲瓏是秦彥之的妻子, 當今圣上還想著重用秦彥之,還生過念頭, 想讓人到太醫署來。 宮里頭要用的, 自然是最好的。 現在因為蘇玲瓏的身份不好讓她進宮。 最后萬歲爺懷著遺憾, 讓人把最好的學醫苗子送到她那里。 等到現在的學徒能夠獨當一面, 撐起保和堂這個牌子, 蘇玲瓏今后的重點也要換一換。 到醫術院里把醫術傳下去,而不是一味做簡單的醫術診斷, 那浪費了她的天賦。 秦彥之在書房里見到了葉菱, 放下了本就沒怎么看進去的書,緩步到了房中。 “娘子?!彼麖谋澈蟓h住了蘇玲瓏,“剛剛收到了大哥的信,嫂子估計還有一兩日就要到了?!?/br> 蘇玲瓏:“是為了葉菱的及笄禮?” 秦彥之:“也是因為大哥放心不下嫂子?!?/br> 先前開祠堂, 考慮再三,嫂子沒有回來也是因為剛剛診斷出有孩子,不滿三個月不適合奔波。 而現在過來,除了是因為肚子里的胎坐穩了,也因為大嫂前一胎生的艱難。 按道理是不適合再要孩子的,意外有了這個孩子,不舍得落胎。 考慮到蘇玲瓏的醫術好,就想著在妻子生產的時候,拂照一二。 兩人抱著說著話,蘇玲瓏問著嫂子的情形。 但是很快秦彥之就不專心起來,剛開始把玩妻子的手,到后面就越發不規矩了起來。 鎏金瑞獅香爐里的煙氣裊裊,一人躺在長案上,另一人的雙手壓著女子的腰身。 衣裙被撩起,系帶被解開,偏生還留著內里的小衣。 今日里穿著的是鵝黃色繡菡萏的小衣,用的是細細的金鏈掛在脖頸,在燭火之中爍著光。 每當用力的時候,抬起的小腿就是一僵。 繡鞋將掉未掉,脫了后跟,只是腳趾上掛著,繡鞋上的東珠隨著男子的動作晃出光芒。 等到再也承受不住了,才啪嗒一聲落在地面上。 喘息聲和壓抑的歡愉聲交織在一起,空氣之中是香片和奇異麝香的味道糅合,成了甜膩膩的曖昧。 等到送水之前,通了風,清風蕩清一切曖昧的痕跡。 丫鬟們心知肚明,今日里輪到白芷當值,見著已經放下了幔帳,知道兩人感情好,心中歡喜。 她和南燭都是夫人救下的,夫人過得好,她們兩人才會安心。 這會兒白芷讓人收拾屋子,自己檢查過了一遍之后,合攏了房門。 *** 蘇玲瓏見到了柳氏,知道了她為什么生產困難。 她的個子嬌小,盆骨也不開,再看看唇色,淺淺淡淡的,應當是在第一胎的時候,落下的病根。 她走路的時候一直注意著肚子,就連身邊的孩子,也是替母親小心著。 “這就是菱丫頭?”柳氏第一胎生的格外艱難,幸而是個男孩子,夫妻兩人和美,秦琛之也并不愿意讓妻子再經歷一次風險,但柳氏很喜歡孩子,舍不得落胎,寧愿冒險生下孩子,怎么都不舍得落胎。 兩人僵持之后,秦琛之讓了步。 畢竟落胎也有風險,又是自己的孩子,心里多少有些舍不得。 秦琛之準備在蘇州尋名醫的時候,聽說了弟妹的醫術高明,就讓柳氏在坐穩胎了之后,讓她回京。 蘇玲瓏的醫術越好,秦琛之也就越放心。 這些日子沒有碰過面,往來的信件從來不曾少過。 遠在蘇州的秦琛之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