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7
起初,衛玠在找出祖父衛瓘手抄注解之時,只是發現上面大多是大篆字體,但他不明白大篆其意如何,只能無奈翻出父親衛恒所著注解,予以研讀。 衛玠只想著好好參悟祖父的注解,予以強大他在武學和兵法上的造詣,卻沒想到,這注解之中竟然發現了衛家飛白體的另一個秘密。 而這個秘密便是衛玠在參悟注解與注解時,破解的衛家與司馬王族的秘密:當年司馬師陰養三千死士的秘密。 此事被衛玠發現蹊蹺并予以破解,是因為他父親衛恒的注解,用飛白體專門標注了幾個大篆字體。 衛玠幼時便知道父親衛恒之所以撰寫及注解兩本書,是因為汲郡有一摸金校尉挖開了一座戰國時的魏國古墓,從中發現了大量的先秦典籍。 這些典籍有幸逃過了秦王嬴政燒書的大火,非常珍貴。但是,它們是用漆寫在竹簡上的蝌蚪文字,很難辨認。于是,先帝就命令幾位書法大家負責整理。這其中就有衛玠的父親衛恒。 衛玠當時只是感覺父親衛恒和祖父衛瓘都用飛白體標注了一些文字,一些關于玉石的文字。這些文字標注都與祭祀和公侯信物有關,卻沒多想。后來在深讀祖父衛瓘注解三遍之后,逐漸發現極其巧合的、重復出現的一段飛白體所注解文字。 祖父衛瓘飛白體注解的,重復的文字是:玉人之事,鎮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牙璋中璋七寸,以起軍旅,以治兵守。 與此同時,父親衛恒飛白體注解的,重復的文字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壁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之后,衛玠還發現了父親衛恒飛白體注解、、、,重復的文字是:祭之日,王被袞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圭尺二寸謂之玠。半圭為璋。白玉不毀,孰為圭璋。 蹊蹺與巧合逐漸變成了心中的疑問,疑問逐漸擴大,成為了好奇,而好奇演變成了動力,促使衛玠坐在案桌前,將祖父衛瓘和父親衛恒所有飛白體與大篆所書的注解放在一起作對比,仔細的看著這些文中特殊提到的巧合:關于玉的巧合。 因為關于玉石的描述巧合太多,重復太多,重疊意義又太多,衛玠終是決定提筆將心中疑問記錄在紙上,將思路記錄下來,也將蹊蹺記錄下來,更將滿心好奇記錄下來。 他左手拇指與中指相搓,眉毛微皺,右手提起梓豪細筆沾上朱色,在紙上緩緩寫到:巨山又喚作海岳,海岳又名沂山,泰山為五岳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故,巨山,沂山也。鎮山之首,亦沂山也。鎮,安也。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概c恒,通字。 衛玠梓豪細筆提起,左手拇指與中指相搓的動作一頓,他望著紙上的這段文字,終是明白了蹊蹺所在。那便是父親表字巨山,而巨山也有沂山的意思。同時沂山是五鎮山之首,地位等同于五岳之尊的泰山。而鎮這個字也有安國定國的意思。 如果說沂山就是鎮山之首,那就是說,鎮山就是安國的寓意。這也就是說,父親表字巨山代表了沂山的寓意,也有定國安國的意思。 如果這個思路正確,那么按照公侯、諸侯分封屬地,守邊疆定國安的職責,這公侯所持的信物和職責所在,便是在鎮山之地守衛國之邊疆,安定國之百姓。而諸侯持的信物便是桓圭,而桓同恒。 父親衛恒的名便是一個恒字,這就是說父親衛恒的姓名和表字由來,便是安國定邦的含義。 思及此,衛玠眼眸亮起,緩緩說道:“父親名恒,字巨山,莫非是鎮山之意?實為安國?” 衛玠抿了抿嘴,他覺得父親衛恒這一支血脈的名字不僅是一人的職責,隱約之間,他感覺自己和二哥衛璪的名字也有更深層的意思,甚至這深層的意思還是某種很重要的暗示。 故而,衛玠拿起梓豪細筆繼續寫到:祭之日,王被袞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則天數也。璪即袞冕,乃天子祭天地、宗廟之禮服。圭尺二寸謂之玠。半圭為璋。白玉不毀,孰為圭璋。璋七寸以治兵守。玠即大圭,乃天子祭天地、宗廟之信物。 他衛玠簡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為周朝之時,周天子登泰山,封禪天下,便是手拿鎮圭,身穿袞,頭戴冕,而冕上有十二旒珠,此一身行頭,可用璪字來代表。 天子所拿的玉,便是鎮圭,又名大圭,大圭長約一尺二寸,故而簡稱為玠。 諸公所拿的玉,便是命圭,又名桓圭,桓圭長約九寸,故而簡稱為恒 諸侯所拿的玉,便是命圭,又名信圭,信圭長約七寸,故而簡稱為信。 而周朝之時,朝歌之地,四海諸公,八方諸侯來拜天子,天子攜宗親諸公,族親諸侯抵御外敵的時候,便是將玠中間折斷為璋,而七寸的圭璋便是號令天下的符信,亦是調兵遣將的虎符! 這也就是說,他爹衛恒的恒字代表了天子祭祀、接見宗族的帝皇之責,與守天下的帝皇之任!他哥衛璪的璪字代表了天子祭祀、接見宗族的衣著!而他的玠字代表了天子祭祀、接見宗族的信物!而玠折斷后便是璋,是為調動兵馬的瑞信!這便是他衛玠之名的真正含義,也是他二哥衛璪之名的真正含義! 衛玠呆愣住,左手拇指與中指猛然掙開,他不可思議的再看向這一段話,眉頭緊鎖,目光緊炬,緩緩說道:“璪、玠為天子祭祀服飾、信物,璋是天子祭祀、發兵的瑞信!瑞信……符信……圭……璋……玠……難道……這便是衛玠之意?”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說,他衛玠之名,不僅有延續父親衛恒安國的鎮山之意,還可能有繼承祖父衛瓘組建勢力守護國家之意! 衛玠趕忙翻看晉朝羊皮地圖,配合祖父大篆所書的注解、父親飛白體所書的注解,再次看過去,終是發現“子元所著,恒圭東南,白玉雕琢,竹長六寸,汶陽田反”二十個字藏于兩本書中。 衛玠嘴唇微張,頭輕點,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但忍不住又看了一遍,還是看到“子元所著,恒圭東南,白玉雕琢,竹長六寸,汶陽田反”二十個字。 此時他的心跳很快,一如萬馬奔騰一般,讓他感覺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如果他方才的推測是真的,那么他的祖父給父親衛恒起名開始,就打算讓父親,連同父親的子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