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9
去。大概過了一刻鐘左右,在太監獨有的尖細嗓音中,攝政王燕于歌姍姍來遲。往日,攝政王進殿,幾乎是沒有人敢抬頭直視他,而今日,文武百官雖然也悉數低著頭行禮,但幾乎都在用眼角的余光一直偷瞄攝政王的身影。一步,兩步……攝政王從太和殿殿門而入,徑直地走向高臺,通過眼角的余光,他們可以看到攝政王那雙十分筆挺修長且十分有力的大長腿。盯了眼地面,這腳上蹬的還是攝政王慣愛穿的玄色長靴,但往上看,今兒個的攝政王似乎換了件新的玄色朝服,衣袍的末端是金線繡的龍紋,只是從眼角的余光來看,他們并不能看到龍身的全貌,到底是王爺用的四爪蛟龍,還是一國之君用的五爪金龍。攝政王的步伐邁得其實不慢,但每一步仿佛都踏在朝臣的心上,他們的眼睛追隨著攝政王的腳步,看著那雙玄色的靴子一步步地往前,一直走到了放著龍椅的高臺下。朝臣們俱是把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雖然文武百官中,就沒有誰是真的不怕當今攝政王的,私下里談論起來,他們好像也對攝政王謀朝篡位有點數。但實際上,他們也還沒有準備好。有些忠烈些的臣子,已經在想,若是攝政王強行逼宮,他們要不要為了燕國皇室正統去撞一波太和殿的墻柱。然而他們很快就不用再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攝政王的腳步在臺階下停了一會,便轉向了被搬下來的那把高椅。燕于歌撩開衣袍的下擺,在高椅上坐下的時候,分明聽到有人悄悄地松了口氣。攝政王來了,小皇帝卻還未到,又過了一刻鐘,那位皇帝常侍的尖細嗓音終于再一次在太和殿外響起:“皇上駕到!”殿外持刀的侍衛齊刷刷地跪了下來,文武百官也紛紛行跪拜之禮,口中高聲疾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燕秦走上高臺之前,看了攝政王一眼,瞥到攝政王是坐在高臺下之后,他小小的松了口氣,不再回頭,目視前方一路向前,坐在了他的龍椅上。燕秦看著金鑾殿上的文武百官,沒有說眾愛卿平身的話,而是道:“諸位愛卿,今日早朝,孤來晚了一些?!?/br>百官之中沒有吭聲的,他們又不傻,難道還會蠢得去附和小皇帝說“對呀對呀,陛下就來遲了,這樣不好?!边@樣之類的蠢話嗎。燕秦也沒想讓他們回答,接著又說:“諸位愛卿可知,孤為何來遲?”臣子們沒有被允許抬頭,都沒法做面面相覷這個動作,看不到別人的表情,一時間竟沒有人配合小皇帝。殿內陡然陷入一種詭異的安靜中,還是“善良”的攝政王打破了這種沉默,非常的配合地接過了捧哏的重任:“為何?”其實燕秦本來打算自己問自己答的,不過有人接茬,那就更好了,燕秦多看了攝政王一眼,慢條斯理地說:“孤今日來上朝的途中,叫個擊鳴冤鼓的婦人給攔下了,她叫住了孤,請孤給她評評理?!?/br>小皇帝這話說的,一聽就是編出來的故事。且不說皇帝住在皇宮內,從寢宮到太和殿,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攔路的婦人。就算真有那么個婦人,那鳴冤鼓是設立在京兆尹前,這大清早的,皇帝不在宮里待著,還特地坐上鑾駕跑到京兆尹的衙門前去,再慢悠悠地踱步回來不成。燕秦不知道自個的這些朝臣在想些什么,便是知道了他也不在意,畢竟這故事本來就是他瞎編的,為的就是要引出后面的話。他繼續說:“那村婦給孤講了件奇事,她的兒子天資聰穎,從小就很會念書,他很爭氣,考中了童生,又做了秀才,最后進了城考了舉人功名,帶著慈母和父老鄉親的期盼,背井離鄉地去了京城,去搏那金榜題名,好衣錦還鄉,報答寡母和父老鄉親?!?/br>朝臣們沒吭聲,不知道皇帝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但上一次皇帝不正常,就是為了科舉舞弊一事,這一次比上次還不正常,肯定又要牽扯出一樁大案,就是不知道會是誰是這么個倒霉蛋。小皇帝繼續給到現在還沒能起身的大臣們講故事,像是忘了大臣們已經在地上跪了許久:“那村婦等啊等,等過了春夏秋冬,足足等了兩年,都沒有能夠等來歸家的兒子,她決定去找兒子,結果半路上,發現某處的官府貼出了認尸的告示,說是當地的山匪被官兵剿滅,山匪害了好些人,尸體存放在官府,讓人來領認,若是沒有人領認的,幾日后便下葬。村婦心里跳得厲害,好在她去認領了一番,并沒有發現自己的兒子。她離開了城鎮,又接著往山上走,翻山的時候,她看到了一朵十分漂亮的花,結果當場便暈厥在地上?!?/br>這一次小皇帝也不等人捧哏了,他直接點名:“董少卿,你猜猜看,那婦人為何暈厥?”被小皇帝點名的官員直起腰來:“稟皇上,臣認為,那婦人應該是太過勞累,以至于翻越山嶺的時候體力不支倒在地上?!?/br>“不是,你再猜?!?/br>“那是她餓昏了頭,或者是那花有毒,能夠讓人昏厥?”“不,都不是,那村婦昏厥,是因為她看到了自己家鄉獨有的花,那花的種子,是她千辛萬苦為兒子尋來的,然后繡在了兒子衣服的口袋中?!?/br>燕秦接著說:“那村婦發了瘋一般地扒著花下的泥土,果真扒出來了她兒子的尸體,尸體已經腐爛,化作了一具白骨。原來,早在一年前,兒子進京趕考途中,便被山匪謀害了性命?!?/br>故事著實很讓人唏噓,可有一個一點,擊鼓鳴冤者,是有天大的冤屈要訴,那殺害村婦兒子的山匪既然已經被剿滅,她為何還要擊鼓?出于平日里審案的習慣,在大理寺審案審出毛病的董少卿沒留神,把心中的疑惑問出了口。問出口他就后悔了,沒成想,他還得了小皇帝一個贊賞的眼神。“董愛卿平身吧?!?/br>董少卿硬著頭皮站了起來,他放眼望去,文武百官皆跪著,只有他站著,不得不說,這感覺還挺好的。“愛卿這問題問的好,那村婦的仇人都死了,為何還要跋山涉水來到京城,擊鼓鳴冤,求青天大老爺做主。孤問了她,保證為她做主,她才告知孤,原來她的兒子不僅死了,身份還教惡人頂替,坐享了幾十年的榮華富貴,她不甘心,奈何那惡人如今權勢滔天,她逼得無法,才入了京城?!?/br>燕秦的眼神又掃向蕭遠的兩個兒子,上次蕭遠出事之后,他把這兩人的官職也降了降,蕭家已經不復當年的囂張,完全是在夾著尾巴做人了。但不好意思,他這一次,還是得拿他們開刀。第82章燕秦的目光在跪在那里的文武百官身上梭巡,他的眼神停留在誰身上久一些,那人便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