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始,已經隱隱以小老師自居了。 看著自己第一個學生如此沖動不懂事,憂愁得中午都少吃了一碗米飯。 季讓說:"我現在看見你們年級第一就煩。" 吳睿推了推黑框眼鏡:"你這是仇學心理,正常的,一會兒我給你開導開導,學習固然很重要,心理狀況也不能忽視。" 然后季讓就被吳睿拖到自習室講了半個小時"如何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中平衡自己的心態"。 哎,果然么,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他的確不該以偏概全,一棍子打死所有年級第一。 不是每一種牛奶,都叫特XX。 不是每一個年級第一,都叫吳睿。 上完心理輔導,吳睿又把自己根據他的學習情況整理的筆記拿出來,指給他看:"數學這塊兒的基礎項你已經完全掌握了,就是這個概率部分還有點弱,我會給你整理有關概率的題型,提升一下。英語的完形填空現在也沒問題了,作文部分要再加深下,多背點范文。" 補完課,吳睿問他:"下周就要月考了,你的理想名次是多少?我們先立個小目標,沖一沖。" 季讓想起方旭看他時,嘲諷不屑的眼神。 他握緊筆,冷聲說:"年級第一。" 吳睿:"???" 我給你補習,你卻想頂替我? 他咳嗽兩聲:"那個,季同學啊,不是我看不起你。"他怕大佬打他,往旁邊挪了挪,隨時準備跑路,然后才目光自豪地說:"要超過我的話,那還是有點困難的。" 季讓:"……" 本學期的第一次月考就這么伴隨著越來越濃的春意到來了。 由于大佬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取得了于他而言非常優異的成績,考場也靠前了很多,而且很巧,跟岳梨在同一個考場。 非常勤奮好學但無奈天賦智商有限的岳梨小同學并不覺得跟大佬在同一個考場有什么丟臉的。 而且整個考場其他學生都怕季讓,看都不敢往他那邊看,畢竟前不久他才又當著老師的面打了高年級的學長。但岳梨不怕他,她湊過去跟季讓說話時,感受到周圍偷偷打量的視線,還很自豪呢! 你們都怕,就我不怕,這就是當大佬的女人的閨蜜的好處! 她還給季讓比小拳頭加油:"爭取下一次考試跟映映在同一個考場??!" 第一個考場么。 總有一天他會去的。 考試進行了兩天。有了上一次的教訓,季讓這次堅決不對答案,有那焦慮緊張的時間,不如拿來刷題。 而且他還在思考,隨著高中生涯一天天過去,考試的次數會一次次減少,他今后找戚映要獎狀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得趁著現在考試多,多要點。 畢竟要用一輩子。 考完試送她去公交站的時候,若無其事問:"這次的獎狀有提前準備好嗎?" 戚映覺得這個人是不是對獎狀有什么執念。 她想了想:"這次換一個東西送你好不好?" 季讓兇巴巴的:"不行,就要獎狀。" 其他東西哪有獎狀好使。 他要什么她就得給什么。 簡直就是個阿拉丁神映。 戚映有點苦惱,她覺得禮物的特殊性在于唯一,他要一屋子的獎狀貼著那還有什么意義呀。想了一會兒,扯著他衣角軟軟地說:"可是我想送你其他的東西。" 在小仙女撒嬌攻勢下毫無原則可言的大佬:"好。" 沒幾天月考成績就出來了,季讓不負這么久以來熬夜刷題拼命補習的辛勞,終于考進了年級前兩百,位列一百七十二名。 而戚映因為進步空間太小,只前進了兩名,排在年級第七。 季讓看著成績榜上越來越近的兩個名字,強行往緣分上扯:都有七呢。 一放學就去找戚映要獎勵。 大佬并不覺得自己現在的行為幼稚得跟小朋友一樣,看著戚映抱著一個用黑袋子罩著的東西走過來,嘴角止不住地上翹。 明明眼里已經樂開了花,聲音還繃著,淡淡問:"什么東西???" 戚映說:"你伸手。" 他伸出手。 戚映把獎勵放到他手掌心,然后掀開袋子。 是一個小小的花盆,里面的土壤新鮮又濕潤,有一股花肥的氣味。 她笑得好乖,軟聲說:"這是我種的花。" 季讓問:"什么花?" 她眼眸璀璨:"山楂花。"怕他沒有養過花,又認真地教他:"山楂花耐旱,水不要澆多了,澆水的時候要澆透,不能積水,每個月施肥一次就夠啦。等它長大了,就可以把它移到更大的花盆里。" 她纖細的手指在空中虛晃,比出一個大小。 季讓靜靜地聽著。 他沒想到她會送他花。 等車的時候,他拿出手機搜了一下。 山楂花的花語: 守護唯一的愛。 公交車來了,小姑娘跟他揮揮手,轉身要上車。 他一手端著小小的花盆,一手拉住她軟軟的她,然后把她拉到了懷里,按在自己心口。 周圍好多人看著,戚映不好意思,小手去推他:"干什么呀?" 他笑起來,狠狠擁抱之后,松開她,低笑說:"等山楂結果了,我做糖葫蘆給你吃。" …… 這一次的月考海一整體平均分都有所提升,為了獎勵學生,也為了迎接春天釋放壓力,等講完各科的卷子,各班班主任就在教室宣布:"下一周學校組織春游,地點是鶴溪山。" 全年級沸騰。 鶴溪山是海城郊外一座植被生態保護得很好的野山,因山頂有一座鶴溪廟而聞名。一條鶴溪自山頂流向山腳,傳聞以前是白鶴的棲息地,只是現在除了鶴溪廟里養著幾只白鶴,野外已經不見鶴影了。 有學生興奮地問:"可以野炊嗎?" 老師說:"可以,半山腰有野炊營地,但是野炊很麻煩,要準備鍋碗瓢盆食物,你們想野炊也行,自己提前準備好。" 也有不想爬山的:"可不可以就在山腳下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