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8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影帝奶爸、死刑進行時(H)、模仿者(H)、欺人、(綜)男主已攻成名受、十年之后、學習使我快樂![綜]、云間飛行、宦臣、十五年日記
出嫁的規格上彌補彤慧了。 當然,彤萱和彤雅因是和悅所出,將來出嫁時就是郡君的規格。 如果十三封了親王,那彤萱和彤雅就是和碩格格,是郡主了。 撫蒙的例外。 因為撫蒙的格格是要被破格封為公主的,出嫁時要以公主的身份出嫁,規格自然比郡主更好,出嫁后的公主也會有自己的公主府。 只是撫蒙的公主一般都沒有好結果。 和悅寧愿自己的女兒一輩子頂天就是個郡主。 回門之日,身為新婦的彤慧明顯比婚前更加明艷動人,眉眼中盡是羞澀和幸福。 和悅很滿意。 喝了女兒和女婿敬的茶,和悅少不得警告薩克慎一番,不得委屈了彤慧,否則定不會饒了他。 薩克慎對彤慧似乎也很滿意,對和悅的警告千萬個應承和保證。 和悅又拉著彤慧去正房說了大半日的話,這才送他們離開。 離開時彤慧拉著和悅的袖子,眸中含淚,跪下行禮:“額娘,多謝額娘養育之恩,彤萱會想您的?!?/br> 和悅受了彤萱的禮,然后拉她起來:“以后受了委屈別忍著,你是有娘家的,是多羅格格,誰也不能欺負了你去,知道嗎?” 彤慧身邊跟著的是和悅送到她身邊的沈嬤嬤,為人嚴厲,做事認真,也是為了幫彤慧敲打管教府里那些不聽話的人。 和悅到底還是不放心彤慧,彤慧雖然穩重,性子卻過于軟綿,自小喜歡委曲求全,讓著弟弟meimei。 但是到了別人家可不能再讓著了,得拿出正妻和多羅格格的氣魄來。 彤慧含淚點頭:“女兒知道了,阿瑪和額娘也保重?!?/br> 然后再次跪下,拜別了和悅和十三,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和悅心酸不已。 事實上,直到現在,彤慧也從未提起過她的生母,只能說彤慧太懂事了。 或許以彤慧的聰明,對自己的生母是誰心知肚明,只是怕和悅難過,從未說起過。 和悅不確定彤慧是否知曉烏蘇氏做的事,想來這事是不知道的,畢竟和悅下令府中的人瞞的緊緊的。 不過,單憑彤慧從未懷疑和悅出手陷害她的生母而對和悅生分,和悅就真心疼愛彤慧。 這個年剛過,還沉浸在康熙六十一年新的一年來臨的喜悅當中,就傳來一個噩耗。 和悅聽到消息的時候,震驚之下,一下子坐了起來,接著肚子便是一疼,捂著肚子彎腰呻吟一聲。 “福晉!”海蘭和知竹擔心地扶住了和悅。 和悅重新坐下,緩了幾口氣,眼淚不爭氣地掉了下來。 阿瑪去了。 在和悅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這樣去了。 事先連個通知的人都沒有。 是啊,阿瑪已經八十八了,也算是高壽了。 可是直到阿瑪去了的消息傳回京城,和悅才知道,連阿瑪最后一面都沒能見到。 阿瑪去世前正在福建,離京城何止十萬八千里,就算阿瑪病了的時候立刻派人來傳,也根本來不及,和悅出不了京。 現在想想,阿瑪去了的時候,和悅正在給彤慧準備出嫁事宜。 和悅早該想到的,應該早點將阿瑪額娘接回京城。 這幾年阿瑪額娘一直在外四處游歷,行蹤不定,直到去年春才傳來阿瑪額娘定居在了福建的消息。 也許從那個時候開始,阿瑪的身子就已經不好了。 和悅卻從未多想。 此刻,額娘正在帶著阿瑪的靈柩回京城的路上。 和悅命人準備了孝衣,在京城等待額娘和阿瑪的歸來。 十三回府后得了消息,忙過來安慰和悅,并請了太醫給和悅診脈。 好在雖然動了些胎氣,卻并無大礙,開了兩副藥,保持情緒穩定就好了。 只是這樣的情況怎么保持心情穩定? 也許馬爾漢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才沒讓人把病情傳回京城。 直到人去了,瞞不住了,不得不回京,伊爾根覺羅氏才讓人把消息傳了回來。 十三憂心忡忡,只要是在府中,必定寸步不離地守著和悅,緩解和悅的心情。 只是收效甚微,和悅的情緒日益焦急低落。 第442章 山雨欲來 二月底,伊爾根覺羅氏帶著馬爾漢的靈柩回了京城原來的府中。 和悅帶著所有的兒女穿著孝衣回到了家中,嫁了人的幾個jiejie也都聽到消息回來了。 剛下了馬車,就見額娘和幾位jiejie以及關柱跪在大門前,再后就是兩位姨娘和府中的下人。 和悅上前攙扶起額娘,看著額娘老了十來歲的模樣,不禁悲從中來,緊緊抱住了額娘:“額娘!” 伊爾根覺羅氏拍著她的背,忍著淚安慰:“哭什么?你肚子里有孩子,可不能動了胎氣?!?/br> 和悅點頭,帶著孩子們進了靈堂,跪下給阿瑪的靈位磕頭。 人有生老病死,和悅雖然難過,卻也知道阿瑪生前并未受太多痛苦,也算是喜喪了。 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見著阿瑪最后一面。 磕完頭,伊爾根覺羅氏命人搬來了椅子,和悅不坐,堅持要和幾位jiejie一樣跪靈,彤慧和彤雅跪在和悅兩旁,緊守著和悅。 外頭傳來唱和:“雍親王到——” “十三貝勒到——” “保和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馬齊到——” 所有人跪迎來人。 首先進來的是雍親王胤禛,接著是馬齊和十三。 十三進來先看了眼和悅,見她安好,松了口氣。 雍親王親自攙扶起伊爾根覺羅氏:“夫人不必多禮?!?/br> 十三上前扶起和悅:“可還好?” 和悅搖頭:“我沒事?!?/br> 馬齊向伊爾根覺羅氏頷首:“皇上驟然聽聞此事,十分傷心,命我與雍親王和十三貝勒前來祭奠馬爾漢,夫人請節哀順變,保重身體?!?/br> 伊爾根覺羅氏領著府中眾人再次下跪,叩謝天恩。 馬齊從袖中取出圣旨:“伊爾根覺羅關柱接旨——” 關柱膝行上前,伏跪于伊爾根覺羅氏身側:“奴才伊爾根覺羅關柱接旨?!?/br> 馬齊念了一通,大意是皇上封關柱為正三品頭等侍衛,護衛皇宮安危云云。 關柱領旨叩頭謝恩。 孫姨娘面露喜色。 雍親王、十三貝勒和馬齊上前在馬爾漢靈位前俯首行禮。 隨后雍親王和馬齊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