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暴漲,寒水劍意滂湃而出。千鈞一發,破障只剩一步。如果檐上的人要出手,此時就是最好的時刻!洛明川的瞳色已完全變為暗沉的黑,段崇軒箭矢上的真元也已滿溢。然而須臾之間,天地風雨寂靜一瞬。檐上的人影,向城南看了一眼,微微蹙眉,接著竟憑空消失在雨幕中。寂滅寒冷的殺意,也如大海退潮般散去,毫無蹤跡。他站過的屋瓦,迅速被雨水打濕。整間院子,像是除了風雨,什么也沒來過。洛明川緊繃的精神驀然松懈,踉蹌兩步才站穩。直面小乘境鋪天蓋地的威壓而不后退,在許多人看來,已是不可思議的事。院墻外的段崇軒長舒一口氣,再也支撐不住,扶著墻坐在泥水里。紙傘頹然扔在一邊。額發全被汗水和雨水打濕。鄭渭看似來的莫名其妙,走的也莫名其妙。那是因為以他們如今的境界,尚無法理解小乘以上的交鋒。洛明川敢松懈下來,是因為他注意到,鄭渭走時,向城主府的方向望了一眼。殷璧越的劍已經斬在了海上。一往無前的劍鋒刺破迷霧!碧海無波,瑤臺有路。須臾之間,清光萬里!他的身體變的暢快而輕盈,大風忽起,天地靈氣匯聚而來,隨著吐納化成真元,汩汩匯入大海之中。那片廣闊無垠的海泛起歡欣的波浪,足足擴張了一倍有余。他沉靜的引導著每一寸經脈中真元的流動,直到河清海晏。夏日驟雨最是匆忙。從雨勢開始減弱到完全停歇,也不過半盞茶的功夫。沉云開,晚晴照。西天透出漫天清光,交織著水霧與煙霞灑向人間。葉城里漸漸熱鬧起來,小販的吆喝聲再度響起,孩子們在青磚上踩水,人們搬了圓凳坐在街邊,享受著久違的清涼。重明山下的折花會結束了一天的比斗,各門派弟子開始零零散散的向城中走。感嘆這場及時雨,洗去了接連半月的酷熱暑氣。秋湖邊,殷璧越推門而出。洛明川站在樹下,腳邊積著淺泊,衣袍下擺染了點點寒霜。然而笑意溫暖,如春風十里。段崇軒正坐在樹下喘氣,見他出來,也笑起來,“恭喜四師兄破障?!?/br>第34章憂患恭喜完了,自然不能報喜不報憂。于是不需要多言,三人很有默契的開始談論憂患。段崇軒沉吟道,“鄭渭來過,但又走了……我猜測,是城主府的那位出手了?!?/br>洛明川道,“沒錯,是葉城主?!?/br>殷璧越蹙眉,“鄭渭此行,僅是因為我勝了何來?”這是沒道理的事。折花會輸贏自負是默認的規矩,同門里修為高的或許會來觀戰,表示鼓勵,但從沒有事后報復的先例。段崇軒道,“師父曾在灞河邊上殺了五位抱樸宗長老,其中就有鄭渭的師父?!?/br>這件事情殷璧越知道,但同樣沒道理。因為抱樸宗已經忍了很多年,為何選擇此時發作。段崇軒的下一句話,讓氣氛變得沉默,“東陸傳來消息,半月前,有人見師父進了隕星淵。我是三天前才知道的,那時師兄你正在閉關破障,所以沒有告訴你。但我已傳信回了兮華峰?!?/br>隕星淵是一個光也照不進去的地方。天劫時期,天流火,地裂淵。千年以后,天劫過去,無數深淵重新愈合,只有一個越擴越大,長度橫貫半個東陸。沒有人知道它有多深,因為沒有人出來過。因而得名‘隕星’。“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沒想到抱樸宗得到消息的速度也這么快,反應也快到極致……我想,他們是覺得師父出不來了?!?/br>殷璧越心情沉重起來。他不知道劍圣去隕星淵做什么,多年不回峰的游歷又是因為什么。但是他莫名的相信,劍圣做事,總有道理。師父,很有可能在做一件大事。但如果劍圣不在了,抱樸宗那位亞圣就是天下最強者。滄涯山,是沒有亞圣的。掌門雖是大乘境,但論起戰力,尚不如半步大乘的君煜。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如果最壞的猜想成為現實,面對危險的不止是他們,還有滄涯山。三個人都明白,鄭渭的來臨不過是一個試探。如果劍圣真的一直不出現,那極有可能是因為來不了。這個消息會很快傳出去,劍圣和滄涯山明里暗里的敵人們都會知道,無數的危機將接踵而至。殷璧越知道,首先面對危機的一定是自己。兮華峰五個人,除去話嘮,就數他修為境界最低。而許多人都知道段崇軒是掌院先生寫信送進兮華峰的,自然默認他或許是先生的親族。劍圣即使不在了,學府卻一直在,府里的先生也在。抱樸宗的亞圣不會直接出手,因為亞圣以上,就已進入圣者境界,有天道約束,做事顧及因果。只有劍圣行事一向肆意無忌,于是不敬天道的名聲在暗地里流傳。這樣的人,有多少人狂熱的崇拜他,敬畏他,就有多少人在心里恨不得他去死。第一個疑惑已經解決,殷璧越還有兩點不明白的事,“為什么是偏偏是鄭渭?”如果試探的結果是劍圣出現,第一個死的,一定是鄭渭。這人真的對宗門忠心至此,到了不惜生命的地步?對于各門派的情況,作為滄涯首徒的洛明川顯然了解更多,“若說境界和戰力,自然是排行七子之首的林遠歸更高。但鄭渭是最好的人選?!?/br>“他十四歲時已經凝神,約戰林遠歸,戰敗后郁結于心,便去殺了三百山賊?!?/br>段崇軒聽到這里冷笑,“橫斷山周圍,哪來那么多山賊,這是抱樸宗的說法,依我看,多半是些普通人?!?/br>殷璧越覺得心中涌起一陣寒意。十四歲就凝神,便已敢握劍殺人。洛明川接著道,“他境界突破很快,但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是個怪物。因為他每當修行出現桎梏,便要拔劍殺人?!?/br>“殺的人多了,對生命沒有敬畏,對自己的生命也一樣。他這次來,固然有替何來出氣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本意?!?/br>洛明川換了個角度剖析,“鄭渭這把利劍,抱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