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49
前些年在某位領導的示意下,基層黨組織幾乎撤出了地方,直接導致意識形態的混亂。 后來8.9年的時候雖然又重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但失去的土地想要拿回頭就沒那么容易了。 前年春天,東突分子還在新.疆制造了暴亂事件,幸虧當地鄉政府反應及時,沒有讓風波進一步擴大。 “你們的工作不好做?!睂O澤嘆了口氣,“這幾年真是辛苦你們了?!?/br> 伊力哈木江趕緊在他面前保證:“我們一定會注意的,絕對不能走上蘇聯的老路?!?/br> 一個可以跟美國叫板的強大蘇維埃,現在居然為美國人馬首是瞻,簡直就是蘇維埃紅軍的恥辱。 旁邊的副鄉長笑起來:“你們知道嗎?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帶走的人又想回來了?!?/br> 孫澤挑挑眉毛:“回來?當初他們不是去蘇聯過好日子了嗎?怎么又要跑回來貧窮落后的中國?” 伊力哈木江嗤之以鼻:“肯定是俄羅斯自己日子都不好過,怎么會理會他們?世界上沒有人會看得起叛徒,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去了蘇聯,人家也只會把他當廢物養起來而已。廢物沒有利用價值,誰還會理睬?” 孫澤嘆了口氣:“毛.主席說過,隨他去吧。去了就別回來。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千萬不可能馬虎?!?/br> 鄉政府的領導們趕緊點頭打包票,直截了當地詢問究竟什么時候開始招工,他們好早點做準備。 孫澤豎起耳朵,聽了聽窗外呼呼的風聲,點點頭道:“明天就開始吧。我們先把樹種下去。我把申請給交了,批復下來就開始建設大棚,爭取開春就趕緊把菜種上?!?/br> 外頭傳來勤務兵的聲音,孫工要的雜志到了。 因為風大,所以在路上耽擱了一天才轉過來。 孫澤伸手接了雜志,謝過勤務兵,然后迫不及待地翻開來。 果不其然,上面有針對老人家南海之行的評論。 國際社論認為老人家之所以選擇在中國農歷新年到來之前往南方去,主要目的是為了穩定局勢。 “蘇維埃倒臺了,中國就成為了國際社會主義陣營中最重要的存在。對于眼下的中國而言,如何避免蘇維埃的遭遇,成了問題的關鍵。 盡管這位中國的前領導人、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針一再強調他前往南海島嶼,是為了看望遷居到這兒來的水災難民。 但估計誰都不會相信這不是中國方面對于南海主權的宣示。 除此之外,他還前往中國東北地區,借著加快改革開放的名頭,提出在中俄邊境處增加開放市場。 這一舉動被國際主流社會解讀為向俄羅斯的示好。 畢竟誰都知道葉利欽是親美派,就連在819事件這種關鍵時期,他都沒有停止過跟布什總統的電話聯系。 蘇聯解體了,但中方顯然不希望中俄兩國關系受到影響。所以在想方設法增強兩國之間的聯系。 除此之外,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還打算前往南.疆地區,看望因為水災失去家園,被迫移居南.疆的災民。 ……” 后面國際社會對老人家這種舉動的解讀,孫澤一個字都看不進去了。 他的腦袋里頭嗡的一聲,只剩下一個念頭。 老人家要來南.疆了。 媽呀,他一把年紀跑來南疆做什么? 這兒條件這么差,海拔這么高,他已經是80多歲的老人了,身體能吃得消嗎? 第390章 春雨貴如油 說是老人家要來, 也就是雜志上的社論。 孫澤再翻黨報, 就找不到關于這方面的任何消息。 他只能看著報紙上的關于老人家巡視談話的內容, 試圖從里頭搜羅蛛絲馬跡。 然而黨報最大的問題就是相當之嚴謹,壓根不給人任何遐想的空間。 伊力哈木江等人忐忑不安地興奮了許久,漸漸回過神來。 老人家來南疆估計不太現實, 畢竟他已經是快90歲的高齡,身體恐怕吃不消。 從三月初盼到三月底, 最終還是沒有消息傳下來。 無論是伊力哈木江旁敲側擊地問自治縣領導打聽, 還是孫澤明里暗里的找軍區領導問話, 得到的答案都是沒聽說。 眾人只能揣著一顆失落的心,繼續埋頭奮斗在防沙林中。 相較于北.疆, 南.疆冬天來得晚,春天到的早,四月份開始就杏花桃花開滿枝頭了。 他們得趕在夏天到來之前,可能在種下更多的防護林, 好讓小樹活下來。 伊力哈木江一邊干活,一邊難掩失落之情:“要是我能夠親眼見見老人家就好了。我爺爺見過毛.主席呢?!?/br> 孫澤趕緊豎起大拇指夸獎:“厲害,原來你家祖上榮光?!?/br> 他在心里頭暗自得意,好歹他也是親眼見過老人家的人, 雖然沒怎么搭上話。 因為那一回在串串香店里頭, 所有人都看著不明所以的蕊蕊跟只猴似的耍寶了。 孫少不由自主地咧開嘴巴笑,然后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沙塵暴。 南疆春天來得早, 風沙來的更快。 孫澤趕緊呸呸唄,慌慌張張跑上去看自己剛抽條的小樹苗。 毫不意外, 這些樹苗都被黃沙給壓了。 就沒見過這么霸道的風沙!大家就不能好好的相安無事嗎?給小樹苗們一點兒生長時間又怎么啦? 孫澤罵罵咧咧地吼了一通,最后一抹臉,沒別的招數,只能繼續補種。 當他還是江州孫少的時候,哪里會想得到種樹也是如此之艱難。 照他說,這兒還不如鹽堿地呢,最起碼他在鹽堿地上種樹的時候,沒這么大的沙。 伊力哈木江看他胡子拉碴雙眼猩紅的模樣,趕緊招呼他先喝點兒水。 為了趕工建好生態大棚,盡快將菜種下去,昨晚上他跟施工技術人員討論了大半宿,今兒又起天不亮就過來種樹。 “喝杯茶,潤潤嗓子吧?!?/br> 孫澤接過紙茶杯一口飲盡,然后怔怔地看著茶杯,突然間冒出一句:“對呀,用茶杯,用紙杯子護住小苗!” 就好像種植紅樹林時,使用竹筒護住苗,好讓幼嫩的種苗可以頑強地生長。 孫澤趕緊沖勤務兵嚷嚷:“找杯子去,把團部里頭的一次性紙杯都給我拿來?!?/br> 他就不信了,他能在甘肅種出沙棗來,到了新疆還種不下大棗樹? 整個團部被掃蕩一空。 孫澤活像土匪進村,實行的都是三光政策,連一個杯子都沒給領導們留下。逼得領導連招待客人都讓人家自備茶缸子。 饒是這樣,他還不滿足,催著團部領導趕緊給他進新杯子來。 其實照他說,還是竹筒更實用,畢竟竹筒扎實。 然而南疆不是江南,要有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