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30
,對于非要霸著護城河,倒沒有太大興趣。 佘家頭的果林也差不多的情況,當地村里頭組織了承包果林的農戶,大家各取所需。 至于食品加工廠那一塊,李東順本來就不是搞這些出身,再說林蕊自己廠里頭已經有合作多時的經理了。 除非林蕊再開辟出一方天地讓這位李東順大展拳腳,否則他還真不如留在這兒,跟著他舅舅好好學習鹽堿地種植。 林蕊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思,表示自己可以幫著回江州問問看,說不定有人家不想種田,愿意將田地承包出去。 李東順掩飾不住臉上的失望,再三強調:“小老板,你就留著我,打下手跑腿我都行的?!?/br> 林蕊微微皺眉,勉為其難地點點頭:“那你先跟家里頭商量一下。是要全家人走還是就你一個人在外頭?我暫時的確沒想好應當怎樣安置你?!?/br> 李東順趕緊點頭應下:“我無所謂的,一切都聽老板你安排?!?/br> 林蕊帶著李東順回了江州,直接把人打包給葉珍珍,先讓人跟著當拎包小弟。 多磨練磨練,才知道他適不適合學著做生意。 回來的路上,林蕊就琢磨出來了,她要搞食品深加工,都必須得有人專門負責這一塊。 李東順既然種田有腦子,想必在其他地方也差不到哪兒去。 眼下真正讓林蕊擔憂的是洪水過后的災民。 因為港鎮圩埂最終沒被炸掉,江州城也沒有挨淹,所以林蕊對災情認識不足。 從李東順口中,她才知道有些地方的受災情況非常嚴重。 洪水退后,簡直就是滿目瘡痍。 災后重建需要大量資金,這么多災民要如何生活也是個大問題。 光是將這些垃圾清理走,估計就要費上不少功夫。 林蕊雙手托腮,開始愁眉苦臉。眼下的狀況,到底要怎樣解決才最快捷有效呢? 蘇木沒吭聲,從她的書架子上翻出一本雜志。 從林蕊沉迷種植養殖業不可自拔之后,家里頭基本上都是各種科學種田養殖的雜志,而有一本講雜文軼事的書還真挺稀奇。 少年翻到中間,指點林蕊看宋朝宮廷大火后,丁謂重建皇宮的事情。 他首先在工地開溝渠,挖出來的土燒磚,然后再將汴水引入溝中,利用水運建筑材料到工地。工程完工后,又將廢棄物填入溝中,最后建筑垃圾用來填溝。 林蕊眼前一亮:“你是說可以趁機興修水利?” 蘇木點點頭:“這回,安省之所以受災情況嚴重,與水利設施配套不足有著脫不開的關系?!?/br> 這么多人失去田地失去家園,肯定要想辦法活下去。 既然政府要主導災后重建,那就從中挑選合適的人充當建筑工人,這樣一舉兩得。 反正地方都已經淹掉了,那就不必拘泥于以前是什么模樣,而是按照重新規劃好的情況進行建設。 他爸還說呢,要是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就改了黃河入???,說不定情況會更好。 林蕊站起身來,高興地來回踱步:“對對對,大破大立。在廢墟中重生?!?/br> 她得馬上寫信,爭取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好的成果。 抓著筆的時候,林蕊突然間想起來:“那你說這么多廢墟垃圾應當怎么處理呢?” 好像并不適合用來全都燒磚吧。 蘇木皺緊眉頭:“就是有點兒遠,不然可以運到南海去填海造陸呢?!?/br> 林蕊立刻笑出聲:“不去南海也可以到其他的海域填海造陸呀。南海那又沒什么人?!?/br> 她話音剛落,猛然反應過來,“南海沒人,可以往海上遷移人口啊?!?/br> 上輩子她記得很清楚,越南占領我南海島嶼,其中一招就是事實占有,在島上遷徙了很多越南人。 人家都已經住在那兒了,從事相應的工農業生產。你再想把人家趕走,那真是比登天還難。 林蕊興奮起來:“我們也可以這樣做?!?/br> 以前是因為距離大陸地區遠,而且大家生活都不錯,不是迫不得已,誰愿意下南洋? 可是現在情況不一樣啊,受災了,有大量的災民。 他們急需重新建設家園。 人在一無所有的時候,膽子往往會比較大,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既然如此,還不如闖一闖拼一拼,說不定能夠殺出一條康莊大道來。 她高興地打起轉兒來:“我得問問孫哥,南海島嶼上到底能夠安置多少人口?!?/br> 不著急,一個個來,從完全被我們控制在手中的島礁開始。 政府幫他們介紹好房屋,給予相應的經濟補貼,指導他們從事農業漁業生產活動。 要是不想干這些,想當工人的話,那也沒問題。 島礁收回來了,南海的油氣資源難不成大家就干看著瞪眼?肯定得開采出來呀。 愿意去南海島礁上發展的人,可以優先考慮成為油田工人。 第381章 孫工真忙碌 孫澤打了個噴嚏。 他裹緊身上的大衣, 這進了11月份, 海風一吹, 竟然還挺冷的。 班長跑過來匯報:“孫工,蘇聯人又過來了?!?/br> 自從9月份談崩了之后,蘇聯的軍艦每隔幾天就會開過來一趟。 他們也不做別的事情, 就這么靜靜地看著中方是否動工。 馬來西亞人抗議了無數次,要求蘇聯盡快將擱淺的軍艦拖走。 然而現在的蘇聯是多事之秋, 哪有功夫理會馬來西亞。 上個月前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直接動槍, 武力推翻了車臣地區的蘇維埃政權。 這跟加盟共和國宣布獨立, 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縱然如此,巴爾戈喬夫跟葉利欽誰也沒有派軍隊前去圍剿車臣, 就這么默默坐視事態發生。 軍艦沉就沉了,就算真核泄漏了,那也連累不到蘇聯本土。 馬來西亞人吼得再厲害,人家直接當耳旁風。 最后沒辦法, 馬來西亞只得找到中國,要求中方出面解決問題。 馬來西亞人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們在南海開采油氣,但采取不結盟政策,既不傾向美國也不傾向蘇聯, 獨立外交, 悶聲發大財。 東南亞諸國當中,馬來西亞算是與中國關系比較好的國家之一。當初老人家也到馬來西亞訪問過。 上面是怎么談的, 到孫澤這種級別自然不可能知道。 他接到的命令就是工程繼續做著,但是原先的工作安排也不能松懈, 所以得雙向行動。 得,這話說的有點意思,跟和稀泥似的拖著。 孫少也不含糊,立刻將吹沙填海的范圍擴大了。 你們馬來西亞要求中國當冤大頭,打撈可能會和擴散的軍艦,那就得默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