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8
,那就從她的個性出發,激發起她當老大的責任感以及逼著她親口說出承諾。 如此一來,就算她不耐煩,想要放棄,可內外因加在一起壓在這兒,她也只能捏著鼻子逼自己學下去。 李老師輕輕地嘆了口氣:“蘇木是下了苦功夫的?!?/br> 這么一個魚菜共養生態棚,建造過程當中涉及的知識方方面面,如此一來,在實踐中學習,林蕊的感觸會更深。 更別說林蕊那個打了包票的虹吸交換器,真正把那玩意兒照出來,并且推廣應用,差不多一本物理書都要被她翻爛了。 “林蕊無心向學的一大原因在于,她的潛意識里認為書本上的知識并不實用。雖然理智告訴她,這不現實。但是個性里的懶惰,卻讓她不由自主地認定了如此?!?/br> 解決這件事情的關鍵在哪兒?關鍵在去掉可以依賴的對象,逼著她自己親手去做。 時間長了,她的觀念自然就能夠得到糾正。 “學習也是個習慣培養的過程,等她養成學習的習慣,自然就不覺得這件事情多痛苦了?!?/br> 林蕊真的怕辛苦嗎?當然不是。 擺小攤子做生意,一站一個晚上,忙得嘴巴干了,嗓子啞了,難道不辛苦? 她為什么能夠堅持下來?因為她感受到了成果——掙錢了,所以她享受其中的樂趣。 學習也是一樣的。 只要她切實地感受到學習有用,她就愿意沉浸在學習過程中。 李樂成笑呵呵的,“到時候她成績好了,跟狄老師之間自然就不會有那么尖銳的矛盾了?!?/br> 最重要的是,林蕊就算為了蘇木的處境著想,也不會再跟李老師針尖對麥芒。 林鑫遲疑了片刻,支支吾吾道:“您真的認為狄老師那樣教育學生沒問題嗎?” 她總覺得很不好。 李樂成微微地笑:“人都是不斷變化調整自己的,不然怎么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呢?” 狄老師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這套理念是會加強,還是會發生變化,甚至完全被她拋棄,只能由她自己來決定。 他跟狄老師談過,重點關心蘇木入學后成績是否有所變化。 順帶著,他也提了句林蕊。 “這倆孩子從小一塊兒長大,最早學寫字算數,還是林蕊教的他。林蕊是個熱心腸的孩子,很愿意幫助周圍同學?!?/br> 狄老師也答應會以積極的心態去挖掘學生的優點,并發揚光大。 不管她究竟能夠做到哪一步,起碼態度會緩和一些。 這是兩種教育理念之間的沖突,如方枘圓鑿,個人根本無法完全消除。 能夠緩解矛盾,彼此求同存異就行。 第244章 黑心小和尚 李老師有一件事情說對了, 雞血上頭的林蕊在熱情退卻之前, 行動力絕對杠杠的。 她激情洋溢地描繪了半天魚菜共生花園建起來之后的宏偉景觀。 對面的小元元滿臉懵懂, 最后肯定地說了句:“魚吃菜菜?!?/br> 林蕊一噎,試圖糾正小姑娘的觀點:“魚不吃菜菜,人吃菜菜?!?/br> 小姑娘滿臉茫然, 半天才認真地強調:“魚乖,魚吃菜菜的?!?/br> 不乖的小朋友才不吃菜菜, 只吃rourou。 林蕊快要暈倒, 這魚菜共生, 魚都把菜給吃完了,人吃什么呀? 結果小元元立刻癟嘴了, 含著眼淚認真地替還沒有開始養殖的魚辯解:“給魚吃菜菜,(不然)魚魚會餓死的?!?/br> 林蕊張張嘴巴,居然被小姑娘直接繞暈了。 是啊,魚不吃東西的話肯定要餓死了, 還養個什么魚。 可是要是還要喂魚吃飼料的話,這算什么共生呢? 林蕊立刻沖下樓,開始翻找家里訂的雜志。 鄭家村稻田里頭養的龍蝦與烏龜,吃的是蟲子跟田螺。 她要不要也養田螺呀?反正田螺也挺好吃的, 就是那個蟲子不太好控制。 到時候滿天飛, 死活不肯往水面漂怎么辦? 林蕊飛快地翻看雜志,終于找到那天稻萍魚共生的文章。 少女這才恍然大悟, 她想起來了,魚吃的是浮萍。 稻鴨魚共生里頭, 有味重要的飼料就是浮萍。 少女美滋滋地計劃著,他們的魚菜共生中必須得加上浮萍。 其實莼菜好像漂在水面上呢,不知道能不能種。 蘇木見她越來越發散性思維,忍不住開口提醒:“東西越多越不好管理?!?/br> 畢竟是在屋頂上,沒有土,也不是池塘,全靠培養液種菜,不知道能種成什么樣。 林蕊揮揮手,不假思索道:“簡單的很,沒你想的那么復雜?!?/br> 上輩子,她那位當大學教授的后爸,就在陽臺上搞了個小型的魚菜共生。 說白了就是個大魚缸,她看后爸還在盒子里頭種過西瓜,居然真的結出了瓜來。 “對了,是喂飼料的?!绷秩锊[起眼睛,努力回想。 她沒看后爸給魚缸換過水,整整一個暑假都沒有,她非??隙?。 因為按照她后爸干凈整潔的個性,要是給魚缸換水的話,肯定要將魚缸里里外外仔細清洗干凈。 這么一想還真挺神奇。 魚在里頭那么長時間,居然活的好好的,那水一點兒也沒臭味。 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啊。 林蕊立刻眼睛發亮,這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現在江州城還在進行河道整治,不少臭水溝都引進了活水,面貌煥然一新。 可是有些的確就是死水,即使被清理干凈了,時間愈久還是會腐臭。 倘若非要引進活水的話,成本極為高昂,而且要大動干戈,似乎有些得不償失。 假如利用這些天然的死水池進行魚菜共生,是不是既能夠清潔的水域,又能夠豐富居民的菜籃子呢。 林蕊腦洞大開,一跑就是三千里。 大部分死水池子其實位于庭院內,多半是學校的池塘或者是單位的水池。 在學校里利用池塘的條件,開辟出魚菜共生農場,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 就像那部風靡一時的紀錄片那樣,沒有什么比親自勞作更能體會何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到時候吃著自己種出來的食物,該多有意義呀。 她抱起坐在床上,認認真真看哥哥搭積木的小元元:“等姨姨種出來好吃的,給我們元元吃好不好?吃了會變漂亮的?!?/br> 小姑娘茫然地看了姨姨,側著腦袋想了下,認定是好吃的跟漂亮的總歸不壞,于是鄭重其事地點點頭。 林蕊立刻高興地在小丫頭的胖臉蛋上吧唧了一口。 哎喲,果然是女大十八變。 她剛穿過來那會兒,還覺得元元距離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