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8
”有人憤憤不平道,“他們做的缺德事兒還少嗎?” 炒外匯,倒賣鋼材煤炭,擅自提高貸款利率,樁樁都少不了他們。 這要擱在10年前,早就該拖出去統統槍斃。 政府的臉面就是叫這幫子混帳給抹黑的。 物價瘋漲成那樣子,錢就是流進這群混賬的腰包了。 國家捉襟見肘,口挪肚攢地省下錢來搞建設,卻肥了這幫碩鼠。 服務員疑惑:“那也已經開始查了,他們還不回學校上課去?咱們國家這么大,查清楚總要時間吧?!?/br> 挑起話頭子的人似笑非笑:“這不是巴爾.戈喬.夫同志要訪華了么?!?/br> 每當有外交大事發生時,維穩是最基本的要求。 國家肯定要想方設法確保外賓訪華期間不要發生大亂子。 如此一來,政府勢必要與學生代表進行談判。 從鋼鐵廠的反應來看,談判應當是初步達成協議了。 林蕊懸著的一顆心總算稍稍松下來,只要不是兵戎相見就好。 蘇木輕輕拍著她的后背,湊到她耳朵邊上安慰她:“沒事的?!?/br> 蘇聯也在進行改革,不過巴爾.戈喬.夫采取的是先政治后經濟的手段,這也是眼下知識界主流的聲音。 他們認為如果政治不進行改革的話,經濟改革沒有任何意義。 但是,一些長期著力于研究國民經濟發展的經濟學家似乎持反對意見。 我國的情況與蘇聯不相同,蘇聯地廣人少,經濟總量是我國的四倍,人民基本衣食無憂。 政治改革與經濟改革固然都重要,但事有輕重緩急,眼下對一窮二白的我國而言,經濟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走上街頭的學生們希冀能夠獲得戈爾.巴喬.夫的支持,讓我國也盡快進行政治改革。 林蕊在心中忍不住嘆氣,蘇聯的情況比我國好這么多,結果一改,直接將個超級大國改的四分五裂,經濟倒退。 可想而知,先政治再經濟改革實際上是行不通的。 因為它很容易讓整個社會都陷入混亂。 政治改革必須得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逐步循環漸進地進行。 畢竟,穩定才是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 老有人想著亂世出英雄,事實上,寧做盛世犬,不做亂世人。 動亂帶來的更多的是殺戮與死亡。 別的不說,當年文.革時武.斗,和平年代,大街上炮彈子彈齊飛,殃及了多少無辜者的性命? 少女抓著蘇木的胳膊,小聲地嘟囔:“蘇聯要出事了?!?/br> 她不知道蘇聯具體是什么時候正式解體的。 但是,她記得上輩子曾經聽林主席的同事戲謔過,戈爾.巴喬.夫不該訪華的。 他一出國,直接將蘇聯最后的氣數也帶走了。 蘇聯很快陷入分裂,20世紀超級大國之一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 他老人家后來倒是拿了諾貝爾和平獎呢,可惜俄羅斯人民恨都恨死他了。 就連林主席跟同事都戲稱他是20世紀最大的敗家子,愣是在和平年代將一個超級大國直接折騰得散了架。 摸著良心說,一般人,還真沒這個能耐。 林蕊覺得中國人民應當感謝他。 不僅僅是因為蘇聯解體以后,國家通過談判從蘇聯邦國家收回了近5000平方公里的領土。 還因為前世之事,后事之師。 蘇聯用它的改革失敗導致的慘痛后果,直接警醒著我國,以經濟發展為主導的漸進式改革才是正道。 第206章 終究變了天 晚上飯店要關門的時候, 陳副廠長匆匆忙忙趕了過來。 他見了王奶奶就滿臉羞愧:“嬸子, 這事兒是廠里頭對不住你跟大軍?!?/br> 說著他遞上一張紙, 眼睛都不敢看王奶奶,“這是我們幾個爭取的,大軍爹媽的撫恤金按照因公殉職的標準來?!?/br> 其實每個月也多不了幾十塊, 但多少是個意思。 王奶奶收下那張紙,輕輕嘆了口氣:“你是個好的, 可是啊, 這年頭太老實本分的人反而不吃香?!?/br> 陳副廠長尷尬地笑:“老林呢?老林回來沒有?” 周會計正幫忙收拾著桌子, 聞聲不冷不熱地冒出句:“這林工可不是鋼鐵廠的人了,廠里就是停產, 也跟人家沒關系?!?/br> 她算是看透了,原本還想著退休后接受廠里的返聘要求,繼續在財務室干下去。 現在還是算了吧,跟這種翻臉不認人的領導, 根本就沒什么前途。 現在店里頭生意好的很,人手都忙不過來。 她好歹也是干了一輩子的老財務,兼三家店子的會計,總還不是問題。 為了那三瓜兩棗, 在那種不是個東西的家伙手下受氣, 不值當。 陳副廠長愈發無地自容,只搓著手, 尷尬道:“不是,我找他另外有點兒事?!?/br> 說曹cao, 曹cao到。 林建明頂著夜風走進屋,見到陳副廠長,倒是主動打了聲招呼:“老陳,有事兒嗎?” 周會計冷哼:“小寧啊,不說大姐說你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咱們都是鋼鐵廠的外人,大軍奶奶都被廠里頭趕出筒子樓了?!?/br> 說著她皮笑rou不笑地看陳副廠長,“我這種退了休的,是不是也得把廠里的房子給讓出來?” 陳副廠長簡直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然而他還真不敢說死了。 周會計冷笑:“我可沒有大軍奶奶的好脾氣,誰要是把我給惹急了,別怪我不客氣?!?/br> 廠里頭的帳可都是經過她的手,里頭究竟有多少門道,她比誰都清楚。 那土皇帝要真以為鋼鐵廠就是她的一畝三分地,可別怪她到時候不客氣。 陳副廠長尷尬的笑笑,趕緊將目光轉向林建明:“老李,我有幾句話想跟你說?!?/br> 林建明笑了笑,朝陳副廠長點點頭,示意他往樓上包廂去。 門一合上,陳副廠長就重重地嘆了口氣:“他好像猜到了?!?/br> 現在李衛東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廠長被套了進去,焦頭爛額。 不知道是誰打了小報告,說那小三之所以能夠找上門來,是因為討債隊伍里頭有人透了李衛東的底。 這時候首當其沖受懷疑的,自然是被排擠出局的林建明。 最讓廠長等人憤懣的是,原本處于流放狀態的林建明不知怎的,居然入了市領導的法眼,最后竟還負責起三省貿易會的事情來。 更叫他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是,本以為倉促上馬要演變成一場鬧劇的貿易會,到今天居然搞得井井有條。 開始還不到一個禮拜,光以貨易貨的貿易成交額就達到了上億。 外場散賣批發以及外頭美食街每天進出的流水,也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