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
書迷正在閱讀:江山易改、神故、嗨,那個轉校生、欲蓋彌彰、穿成貓的我要和一只狗談戀愛、這貨中看又中‘用’、就不告訴你、神棍的逆襲生涯、千金、重生空間之有娃郝幸福
在燈下想著,把手上的帖子全都推到了廢紙簍里,不再多看一眼。春闈可比秋闈嚴酷多了。許謹修知道他將要三天都要被封閉在某一個小屋子里,準備了很多東西。聽說每年的會試很多的舉子都是堅持不到三天的,委實太過于艱苦的環境。可是,這個環境再怎么艱苦,比得上涼州嗎?許謹修在涼州的那一年,他們睡得就是地下。老兵說這里是經年的戰場,每一寸的土地都有可能埋葬著無數人的生命,有蠻人的,也有他們弟兄的。不過,老兵說,不需要怕這些,因為他們和無數英魂睡在一處。許謹修總不至于怕這些。許謹修最后順利地參加了殿試??赡苁窍肭宄俗约旱穆?,許謹修的文章是本次舉子中最為犀利刺骨的。他的語氣還是恭謹地,但是內容卻是錐心的很。讓他的文章給許多考官留下的印象異常深刻。而這樣激進的文章,從來都不可能拿到高分。他連探花都沒有的到,是以最后一名參加的殿試。許謹修毫不客氣地說就是得罪了全城的舉子。所以,很多人都在看他的笑話。等著他名落孫山,不過不巧的是,許謹修這一回不是名落孫山,而是他就是那個孫山。雖然并沒有給了那些人奚落他的理由,但是卻也沒有辦法攔住那些人硬要奚落他。但是,同時,他也收到了來自那些同樣已經得以參加殿試的舉子的帖子。許謹修一視同仁,把這些帖子一并送進了廢紙簍。于是,奚落他的人又增加了一波。不過,這些都無所謂了。許謹修從那個時候就想,這些都無所謂了,他已經無所畏懼了。許謹修之后的官運一直亨通。他的觀點被皇帝賞識,事實上,他這樣純臣想要不被皇帝重視也很難,只要他稍微有一點才華。純臣就意味著忠于皇帝,而對于皇帝而言,能擁有一個不結黨營私的大臣簡直是難能可貴。許謹修當了三年的翰林院編修,之后迎接他的就是——太傅。雖然同為太傅的有很多人,但是許謹修毫無疑問是最年輕的那一個。許謹修那個時候已經是皇帝近臣了。那個時候的皇帝還不算是老邁,甚至身體康健,但是就算是皇帝也有他的難處。他只有兩個嫡子。而且這兩個嫡子相差的歲數都不大。年長的那一個,身體虛弱,小的時候甚至是不得不出家,為他找了一個小僧人連命。而就算如此,皇帝也做好了那個兒子可能夭折的心理準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個嫡子誕生了。第二個嫡子行九,九皇子的聰慧讓許謹修很吃驚。這位九皇子并不是在皇宮中長大,而是被皇帝送到了大臣家中養大。而陪伴這位皇子作為書童的大臣家中子弟更是讓許謹修贊嘆不已。那個孩子叫做顏寒生。顏寒生堪稱奇才。許謹修自認為他算是一等一的天才,但是顏寒生并不遜色于他。但是許謹修看著顏寒生,卻覺得他可能并不會像是所有人期望的那樣,成為棟梁之材。這只是一種直覺。一種文士的直覺。大可不必當真。但是許謹修卻忍不住憐惜顏寒生。那個孩子的眼睛太像何秋白了。真的太像了。☆、君顏寒生的相貌很好,他自小和九皇子長大。他們之間的默契很深。顏寒生是典型的儒生,雖然是在許謹修的教導之下,但是思想卻和朝堂的相公們很像,他不希望開戰,也不是太樂意增加軍費。顏寒生曾經和九皇子討論過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可能性。他認為,當眾任務依舊是休養生息,等到國家足夠強大,那些關外的蠻人自然就不敢來犯。他說著這話的時候是信誓旦旦的。許謹修也就知道,顏寒生不愧是世代簪纓大族子弟。要知道,他說這一番話的時候不過是九歲。顏寒生的思想就是當今大儒的思想。許謹修很清楚,這是顏寒生的家教帶來的。光是這一份縱觀大局的能力,就讓許謹修知道顏寒生的才華。但是令他側目的是九皇子的觀點。九皇子和顏寒生一同長大,但是天性的不同使他采用了不同的觀點。九皇子和許謹修是一路的。堅持增加軍費,并且比許謹修更為激進,他希望增加軍費的同時,也要開始屯兵了。九皇子的理由很簡單,國富了還不行,還必須拳頭也要硬。作為皇族,他受夠了之前的公主一個個和親的屈辱。他不僅僅是想要保護國家,他還想要把這屈辱一一洗刷,把那些蠻人打得頭破血流,趕出草原,讓邊境永遠安寧。那個時候,九皇子也才十歲。但是,許謹修知道,就憑這一份意念,他將是未來大戰的轉機。他整整當了六年的帝師。前三年教導的一直都是顏寒生和九皇子,但是后三年,病愈的嫡長子加了進來,這皇子行四。四皇子的天賦比起九皇子差一點,在軍事韜略上,四皇子遠遠不如九皇子,但是安國均衡之術,四皇子則略勝一籌。整個朝堂崇尚文風,自然是四皇子更加得人心??墒窃S謹修雖然從來不說,不表態,但他確實是更喜歡九皇子。和他一樣的,則是朝中的武將。他們已經被忽視了很久了,有一個重武功的九皇子自然是更加歡喜。但是武將的支持在朝野的聲音并沒有用。很多的時候,武將都是不發話的。只有戰爭,才能讓武將發話。許謹修一直都沒有放棄對于涼州的監控,他當然也知道,涼州的大戰不久了。當年他離開涼州的時候,守兵就曾經說過,如果他再不離開涼州,他可能就離不開了。而事實是,這幾年,涼州的征兵已經越來越頻繁了,甚至整個涼州已經沒有青壯男子在田地里耕種了,全都在軍營。因為關外的鐵蹄已經逼近到他們的家門口了,所以他們不得不拿起刀槍,準備把敵人趕出關外。許謹修一直支持往邊境增兵并且增加軍費。但是這顯然是不符合朝堂的風向的。坐在朝堂的這些大臣都沒有往邊境走過一趟,自然不相信邊境的艱難。他們只想看到盛世太平,可是卻不知道,太平是要靠刀劍守護的!沒有守護的軍隊,談什么太平!許謹修知道,做為天子近臣并且已經是太傅的他如果想要更進一步是很容易的。但是他忘不了涼州。當年涼州的心酸悲哀歷歷可數,他怎么能夠忘記?而現在邊疆的形式嚴峻,他一力支持增加軍費。幾乎就是站在了文官集團的對面。沒有想要聽許謹修一直喊著邊關緊急,他們從來都沒有聽到犯邊的消息,那么邊關就是太平的。他的建議得到了武官的支持,但是沒有用,最后增加的軍費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