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
,她連看史書都有點困難,還指望她得冠軍,想得比較美。 但沒人嘲笑老村長,觀眾席上的觀眾,連同臺上的主持人和其他選手都拍了拍掌,給予他善意的鼓勵。而網絡平臺上更是炸開了鍋,不少人在節目下面留言,說看到沈志河就像看到了自己在家鄉的老父親,一樣淳樸善良,一樣全心全意為兒女,一樣的自卑局促。 節目組沒想到,把沈志河請上去還有這個效果,編導心里樂開了花,叮囑主持人按原計劃進行,照顧沈容一點,別讓她這個人氣選手就這么淘汰了,一定要盡量讓她進入決賽。 于是劃分小組的時候,黃大明發現,這一次他跟沈容沒分到一塊兒,兩人分在了不同的小組,復賽的時候根本碰不上,他想淘汰掉沈容都使不上勁兒。 可能是因為老村長賣了一波慘的緣故,出乎意料的是,第二組的人竟然沒一個投票選沈容當擂主。而第一組黃大明拉了不少仇恨,總共有九個人投了他。 黃大明妥妥地成了一組的擂主。 主持人激動地說:“一組九個人都把票投給了你,看來黃博士做擂主是眾望所歸啊,下面有請黃博士上臺!” 黃大明雙手交于腹前,面帶微笑地站到了舞臺中央,那儀態風度無可挑剔。 主持人問他:“創記錄地收到九張票,組員們都投了你,黃博士有什么感想?” 黃大明自信滿滿地笑了:“實際上我只收到了八張票,因為其中有一張票是我投的,很遺憾,我還失去了一票!” 主持人夸張地捂住了嘴:“哇,黃博士你可真出乎我們大家的預料,太讓人意外了,自己選自己,看來黃博士非常有信心能守擂成功。接下來咱們有請第一位挑戰者林鑫!” 一個三十來歲剪著小平頭的男人站到了黃大明對面。 主持人正式宣布比賽開始,她紅潤的嘴唇一翻,一道道題目快速地從她嘴里冒出:“建元是我國哪一個皇帝使用的年號?” 黃大明挺直背,飛快地吐出答案:“漢武帝!” 主持人:“三過家門而不入是指的哪一歷史人物?” 林鑫:“禹!” 支持人:“號六一居士的文學家是誰?” …… 林鑫的歷史知識儲備得顯然很不錯,他跟黃大明你來我往,雙方都各自回答了十幾道題,竟然都還沒分出勝負。 越往后題的難度越大,主持人拿出新的一張卡片,念道:“宋朝的代表性刑罰是什么?” 林鑫握緊了手:“流放?充軍?抄家……” “抱歉,時間到?!敝鞒秩诉z憾地搖了搖頭,“是刺配,在犯人臉部刺字并發配邊遠地方,比流放還嚴重!恭喜林鑫,總共答對了16道題目。下面有請下一名選手……” 比賽在緊張肅穆的氣氛中繼續進行。主持人妙語如珠,臨場反應能力極佳,偶爾穿插一兩句恰到好處的玩笑話,將現場的氣氛都調動了起來。 沈容在一旁看著,黃大明擊敗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手,不得不承認,黃大明是真有兩把刷子,難怪能走到總決賽呢! 而且這人也極擅于做面子功夫,比如現在,不管對手有多菜,也不管對手有多銳氣,他都保持著一副不動如山的沉穩模樣,給人一種沉穩可靠、胸有成竹的感覺,難怪網上看直播地都嗷嗷嗷地直叫,不少人甚至提前下了結論“A大這邊的分區冠軍非黃大明莫屬了”。 一眨眼,黃大明就淘汰了八個人,這八個人里也不乏高手,不少人能跟黃大明對戰十幾道題才敗北。 瞧見黃大明的強勢,第二組的選手臉色都有些不大好看。他們自問,到了臺上也未必能撐這么久,但黃大明就是做到了,連續答題近百道都沒出一個錯。這是何等彪悍的戰績,真對上他,大家心里都有點發怵。 在萬眾矚目的情況下,黃大明強勢地守住了擂臺,成功晉級。 主持人笑顏如花地朝他道喜:“黃博士不愧是歷史學專家,連續作答109道題目沒出任何差錯,真是讓人佩服。恭喜黃博士,你成功守擂,晉級決賽。另外也要恭喜選手林鑫,你總共答對了15道題,成為第一小組中除擂主外答對題目最多的選手,晉級決賽。再次恭喜兩位選手!” 等掌聲過后,主持人接著宣布:“第二小組的比賽正式開始。選手王宇獲得了最多票數,總計5票,升為擂主,下面有請王宇!” 王宇是個胖乎乎的中年男人,他笑得像個彌勒佛,不過肚子里的知識不少,他是一名史學愛好者,曾還自費跟著專家團隊去大漠科考。他的實力不容小覷,所以也被大家集火了。 第一個上臺挑戰他的是一名歷史老師,不過歷史老師只堅持到了第六題就敗北了。 沈容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節目組似乎有意避開了中學課本上的歷史知識,考的相對比較偏門,所以題目的難度相對比較大。而且華夏幾千年的歷史,浩渺如煙,就算一個人記憶力再好,多少都有疏漏或遺忘的地方,所以專業人員也隨時都可能被淘汰。 或許正是這種因為概率問題引起的不確定性增加了節目的魅力,讓人看得欲罷不能。 王宇實力強勁,表現得雖然不如黃大明亮眼,但還是一口氣淘汰了六名選手,只剩下沈容跟另一名選手。 沈容排到了倒數第二,主持人念到她的名字,她深吸一口氣,站到了臺上。 主持人笑瞇瞇地說:“現在輪到沈容挑戰王宇了,王宇的實力不俗,連續贏了六場,不過沈容也是個刻苦努力,非常有毅力的一位姑娘,咱們期待兩位選手的表現。第一道題,涮羊rou起源于哪個朝代?” 沈容面無表情,干脆利落地吐出答案:“元朝!” 答對的提示音響起,主持人接著繼續問道:“國色天香最初形容的是什么?” 王宇:“牡丹!” 主持人:“中秋節吃月餅的興起,最初的目的是為了什么?” 這個沈容在李揚整理的題庫中看到過:“推翻元朝的統治!” 主持人:“我國最大的詩歌集是?” …… 沈容和王宇你來我往,一人一題,相繼答對了17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