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2
因為那一面墻的黑板上,畫了一張表格,還寫滿了字。許夢山讀了出來:“左邊……許霸坪,右邊……學徒殺手!這是他們的對比分析?為什么?殷老師,你找出他們的關聯了嗎?但老丁之前已經說了,當年的兇手100%是許霸坪,這個肯定是模仿——難不成當年的許霸坪,還留下了個徒弟?” 許夢山這個說法可謂是石破天驚,說得大家都是一呆。尤明許也蹙眉——她對許霸坪的資料,比誰都熟悉,他家道落魄、父母雙亡、無親無故,到最后更是精神瀕臨失常,瘋狂作案。這樣一個人,怎么可能收徒弟? 卻沒想到殷逢挑了挑眉,說:“你腦子轉得還挺快,誰知道呢?說不定當年,真的留下了這么個人。各位,先看看他們的行為分析對比表格吧?!?/br> 眾刑警都睜大眼看著——原來這玩意兒叫行為分析對比表格。 現在的殷逢可不是當年的尤英俊,有什么發現,就炮仗似的一股腦說出來,這些刑警還不一定服氣。他會玩心眼多了,就像現在,明明有了發現,卻不明說,而是先把線索,放到刑警們面前,最好是讓他們自己發現,這樣,不是好使喚多了? 于是殷逢氣定神閑地先坐下來了,還在旁邊的飲水機,給自己倒了杯水,慢慢喝著。 尤明許也抬頭看著。表格的第一項,也就是第一個對比項目,是“標記行為”。 兩個殺手的標記行為,都是重傷xing~器官,對比結論是“相同”。 第二項:“目標”。 許霸坪:20~30歲女性,隨機。 學徒殺手:20出頭的按摩女郎,性格老實保守、交友不多。 結論:目標選擇更精確、更易掌控。 第三項:“性~侵行為”。 許霸坪:有。 學徒殺手:無。 看到這里,尤明許怔了怔,似乎是更加品出兩個殺手的區別了。 第四項:“計劃性”。 許霸坪:沒有計劃,隨機選擇,簡單跟蹤,激情作案。 學徒殺手:制定計劃,挑選目標,周密跟蹤,計劃作案。 第五項:“現場”。 許霸坪:不打掃,留下非常多的痕跡和證據。 學徒殺手:打掃,幾乎沒有留下痕跡。 第六項:“受害者反應”。 許霸坪:有的反抗,有的沒有反抗。比較多的肢體接觸和傷痕。 學徒殺手:全無反抗,沒有任何多余肢體接觸和傷痕。 第七項:“時間間隔”。 許霸坪:不定。 學徒殺手:10天。 第八項:“主要工具”。 許霸坪:繩索、匕首。 學徒殺手:繩索、匕首。 第九項:“其他工具”。 許霸坪:無。 學徒殺手:迷藥、手套、膠套、口罩、頭套。 第十項:“有無談話”。 許霸坪:無。 學徒殺手:有。 …… 這時,一個刑警說:“我看,這怎么能是徒弟呢,明明每一樣,做得都比許霸坪高級!” 大家紛紛贊同。 尤明許心中卻是一動,殷逢不會無緣無故強調這個,意義何在?而且這么看起來,學徒殺手,真的是把許霸坪每一項做得有紕漏的地方,都做到位了……等一下,這本身,有什么特殊含義嗎? 殷逢看著她的表情,仿佛明白,她已經想到了。他露出盈盈笑意,尤明許卻覺得他笑得太邪氣,轉頭不看。 殷逢見她兔子似的躲開了,又是微微一笑,再看眾刑警,應該都已察覺了不對勁,他開口:“在你們眼里,某一項實物證據,背后一定對應著特定的原因。指紋對應身份,足印對應身高體型行走習慣,血跡噴射方向對應著行兇手段……其實行為分析也是這樣。變態殺手的某個不尋常的行為,一定對應著他的心理特征。 這不是湊巧。學徒的標記行為,完全和許霸坪相同,核心兇器也是一模一樣,作案手法和過程大體一致——他是有意的。 可是,古往今來,連環殺手那么多,許霸坪算不上有個性,也算不上出色,他為什么挑中了許霸坪模仿?這是第一個疑點。 第二個疑點,他并不只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全面優化’。許霸坪每一個做得不夠好的點,他都優化了,完善了,做得完美。換句話說,他是否是覺得,當年的許霸坪,做得不夠好?” 大家都是一愣。 許夢山脫口而出:“學徒也和當年的案子有關?” 一個刑警說:“可是當年的話,學徒應該只有幾歲……”說到這里,他自己一怔。 尤明許說:“我們立刻查一下!當年是否有和案件有關,甚至目睹過案件的兒童!對了,我想起有一名受害者的孩子,就只有幾歲?!?/br> 另一個刑警卻說:“受害者?受害者的孩子,怎么還會覺得,殺死母親的兇手,做得不夠好,自己再做一遍更好的?”。 尤明許卻沒說話,看向殷逢,而他目光幽幽,顯然是贊許她的話。 第293章 全面優化(3) 她也想起陳昭辭案時,殷逢就說過:正因為受害者,更容易走不出傷痛,轉身成為加害者。想到這里,她心中又驚了一下——如果學徒真的是受害者身份,那樣就更符合懲罰者組織的要求。 許夢山卻是和殷逢、尤明許相處的時間多了,也有些心領神會,點頭說:“我馬上派人查?!?/br> 殷逢這時說:“這是可能性之一。還有一個可能,學徒不一定和當年的案件有關,他只是個狂熱的犯罪愛好者。但因為某種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他對這個許霸坪案情有獨鐘,所以一心想要證明,自己可以做得更完美更好。你們先查第一條線吧,如果沒有結果,我們再想辦法從這個角度入手?!?/br> —— 許夢山去查當年與案件有關的適齡兒童,很快就有了結果。 因為情況非常簡單明了。 當年,有兩名受害者留下了孩子,一個5歲的男孩,一個2歲女孩。5歲男孩已經查到,無論外形體態,與兇手都不符合,并且也有確切的不在場證明。 而許霸坪那邊,他獨來獨往,身邊怎么可能有孩子?親戚家倒是有幾個孩子,與他們家早就疏遠。案件發生時,那幾個孩子也不在本市。許夢山還非常仔細地查了那幾個孩子的條件和不在場證明,也都不符合。 也就是說,這條線,沒有收獲。 許夢山把結果告訴殷逢時,也說:“時間過去太久,至于還有沒有別的無法預知的情況,譬如說有沒有兒童意外目睹過現場,或者當年兇手和受害者家的鄰居有沒有孩子,這個就沒法細查了,好多都拆遷搬離了?!?/br> 殷逢倒沒有感到很意外,點點頭說:“讓你們查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