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
離,寧熙燁攢下三十來張字條。一張一張鋪到陸恒修跟前,得了便宜還想要賣回乖:“小修真是小氣,上回你回家鄉,朕寫給你的信要長多了?!?/br>此時已近夜半,小食攤上寥寥幾位食客。剛出鍋的餛飩面被擺到了桌子正中,陸恒修隔著餛飩面蒸騰的熱氣看寧熙燁半嘟起的嘴:“一國之君怎麼能這麼計較?”“朕若計較,便說什麼也不會讓你做這一個月的帝師?!睂幬鯚罨氐?,眉梢快挑上了天。陸恒修垂下頭笑開,這人……難怪閣老們誰也不敢去和他說帝師的事,多占他陸恒修一點時間就跟剜了他寧熙燁的心頭rou似的。夜色漸深,食客們紛紛離去,攤上就剩下帝相二人。酒足飯飽,寧熙燁靠坐過來,指尖沿著陸恒修的指一路向上,又在他的衣襟處徘徊:“甚念、甚念……朕也對你……甚念……”唇漸漸貼近他的耳垂,話語漸漸含糊。抓過陸恒修的手摸向自己的兩腿間:“這里……也甚念……”眉目勾纏,紅唇半啟,手掌開始四處游走,靈舌蠢蠢欲動……“哎呦……小修……”那個誰突然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靠在爐邊打瞌睡的老伯揉揉眼睛,還徘徊在半睡半醒之間。“你上回的還沒抄完?!蹦莻€誰起身結帳走人。“小修……”誰說小別勝新婚來著?-完-後記:是在去年的十二月下旬開始構思這篇文,當時正在寫,被劇情虐得自己也有些郁悶,汗……於是打算寫一個輕松些的故事,就有了這一篇。笨笨的皇帝和笨笨的丞相,有些小性子,有些小別扭,為了一句喜歡不喜歡猜測揣摩又死纏爛打。貌似某人筆下的人物都有些悶sao,都喜歡把話憋在肚子里,嗯……估計作者本身也是這樣的緣故吧……望天~起初最頭疼的是給人物取名字,陸相的名字很早就想好了,小皇帝的名字卻遲遲都定不下來,怎麼都覺得有些拗口。結果是在去年圣誕夜的時候,一個人坐地鐵回學校,很怨念地看到滿街都是手拉手的情侶,想沖進一家小店給自己買件小首飾做禮物,結果發現滿店都是幸福漂亮的女孩,男士們都在收銀臺前排隊……沒有男朋友又沒有錢的人淚奔著沖出了店TAT在校門口買了杯酸酸甜甜的什錦羹,捧在手里邊暖手邊喝,一下子覺得幸福了許多,小皇帝的名字一躍而出。呵呵……也算是圣誕夜的一個收獲。具體成文是在今年一月的時候,那個時候放假在家,整個心情已經與十二月份時十分不同,於是故事的走向也與當時的構思有了很大的差異。不過依舊很高興自己能完成這篇文章,也非常非常感激一直支持我的朋友們,沒有他們的鼓勵,也許就沒有了這篇文章,真的非常感謝……啊……發現自己越來越羅嗦了……默……於是,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喜歡這個故事^_^──公子歡喜其他網絡版番外:庸君番外之昔年昔年,慶帝隆景十一年,春寒料峭。彗星落于東北,丞相陸予末逝世,寧氏王朝驟失依輔。三月初,太子寧允縝奉旨赴相府吊唁。香煙繚繞里,素白靈前抬起一張文雅秀氣的臉,眉目疏淡,沉沉一雙墨黑的眼瞳。一時間,喃喃經聲仿佛潮水般涌來,齊齊附在耳邊又紛紛自耳際擦過。“謝吾皇隆恩?!彼┥硐掳?,黑色發絲落于白色肩頭??c白衣袖下,十指修長,關節處有著經年握筆的痕跡。“這是陸相的獨子,陸明持?!?/br>陸明持,相府的公子,那么將來就是……心中驀然一動,寧允縝上前一步去扶他的臂膀:“陸公子節哀?!?/br>掌心一路從陸明持的手臂滑到手腕,相較長年騎馬射箭的自己,掌中的手腕稍顯纖細,透出讀書人的文弱。“能得殿下屈尊前來,陸氏感恩不盡?!标懨鞒值?,后退半步,手腕順勢掙脫。寧允縝掌中落空,偏過頭去仔細打量他,但見他雙目微紅,卻不見淚痕,面容似是憔悴,神態間卻倨傲從容。顯然雖經大慟,但仍未失方寸。不由贊道:“陸相果真教子有方?!?/br>陸明持一言不發,只是躬身謝禮,抬起眼來,也悄悄打量著眉目飛揚的當朝儲君。彼時,一個尚不是明君,一個還未成賢相,寧允縝初見陸明持,裊裊云煙里,你看我,我看你,彼此記住一張鮮明的面孔。隆景十四年,一代頑主慶帝駕崩,留下一片慘淡山河。寧允縝未行冠禮先登大寶,尊太祖皇帝祖訓,拜陸氏一族陸明持為相;偱慶帝遺命,齊、梁、楚、魏四位叔王輔政,同輩諸兄弟各占六部。老臣少帝,諸王坐大,看似江山穩固,實則結朋營黨,群狼環肆。“齊王暗中接掌京中防務;魏王匆匆出京,名為巡視,實則一路直往邊關,恐是要奪邊關大軍;梁王狂妄,獨斷專行,群臣莫不敢言……”御書房里,陸明持微皺雙眉。寧允縝端坐書桌后,撫著自己的脖子似笑非笑:“那愛卿你說,朕這顆頭顱會被誰拿去?”“陛下玩笑了?!标懨鞒置嫔o。寧允縝見他不悅,笑問道:“古來可有善終的廢帝?”“無?!?/br>“那可有善待廢帝的新君?”“無?!?/br>“那么廢帝的歸處是?”“死?!?/br>仿佛又見到那個雖經大慟卻不失方寸的倨傲少年,寧允縝笑笑地看著他倏然繃緊的神色:“朕可舍不得你這個丞相?!?/br>兩年,奪嫡之爭愈烈。寧允縝韜光養晦,冷眼看四大輔政王各自為政。昌慶三年,齊王年邁,精力不濟,早一步遭三王罷黜,莫名暴斃于府中。其余三王一時如日中天,朝中暗潮洶涌,宮墻外血流成河。昌慶四年五月,寧允縝行冠禮。同樣被漠視的少年丞相陸明持應仕林疾呼,上疏重審齊王一案,舉朝嘩然。十月,楚王伏法。六部官員盡遭貶謫,接任者莫不是無名英才。眾臣愕然之際,寧允縝以獨斷橫行、忤逆犯上十大罪誅梁王;依賴老臣秦氏一族鞏固軍心,壓制魏王。后,魏王于流放途中病歿。前后四年,殺叔王,斬手足,骨rou相殘,泰半皇家子弟或流放或罷黜,寧允縝的帝王路走得鮮血淋漓。“在相府,你不是吾皇萬歲,也不是輔